沪粤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B卷(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体积之比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若将甲截去一半,乙截去三分之一后,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甲物质的密度是______ ;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比:为______ 。
导体导电是靠______。自动照相机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种光敏电阻,它是由______选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造的。
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字样,已知瓶中油密度为,则该瓶油质量为______,如果油用去一半,密度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体积为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的氧气,某次电焊用去了其中,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______,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
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____。
质量为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增加了 。
小志把装满水的玻璃瓶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的水结冰,且玻璃瓶破裂,这是因为水变成冰过程中质量______,密度______,体积变大导致的,反之,的冰化成水后体积为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9-12小题为单选题,13-14为多选题,共14.0分)
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盐水和煤油,根据杯中液面的相对位置可以判定
A. 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 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 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 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甲、乙两种金属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的密度之比是
B. 甲和乙制成合金材料的密度大于
C. 甲和乙制成合金材料的密度小于
D. 甲、乙的密度之比是
甲物质的密度为,乙物质的密度为,丙物质的密度为,丁物质的密度为,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雅琦将体积相同的铁球与铜球分别放入已经调节好的天平的左右托盘上没有超过天平的量程,已知,天平恰好平衡,则
A. 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 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C. 两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 两球可能都是实心的
关于密度与社会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装下水的瓶子也一定能能装下酒精
B. 航天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C. 酒精和煤油的密度相同,因此无法鉴别
D. 由于纯水的密度为,因此对于纯水而言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标本的质量不变
B. 大石块的质量大于小铁块的质量,所以石块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C. 蜡的密度是,表明的蜡的质量是
D. 拍摄影视剧房屋倒塌镜头,常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确保演员安全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某货运汽车的车厢最大容积是,每次最多可运质量为的货物。
若用它来运送密度为的沙子,装满车的话会超出货车运送的最大质量吗?
若用它来运送的沙子需要运多少趟?
有一铜球,体积是,质量是。水问:
试通过计算证明,此球是空心的。
球的空心体积是多少?
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铜球的质量为多少?
如图所示,一个容积、质量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的水。
求:水的密度,石块密度。
瓶中水的体积为多少;
乌鸦若想喝到水,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至少为多少;
乌鸦投石块至水平刚好到瓶口时,求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8.0分)
小明使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_________;
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
实验中,与小明所用托盘天平配套的砝码盒中有、、、、的砝码各一个以及的砝码两个。小明用它测量质量约为的物体。测量时,下列四种加减砝码的顺序中,认为最合理的是“”表示向右盘中加入砝码,“”表示取出砝码________
A.游码 游码
C.游码 游码
小明测完以上实验后,想知道一粒米质量有多大呢?较好的办法是________
A.认真仔细地直接多次测量,然后求均值
B.先称一粒米与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测铁块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质量计算求得
C.先称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
D.先称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
小明想了解不溶于水的化工原料石英粉的密度,已知水的密度为水,他利用天平含砝码,一个玻璃杯、足量的水,就能完成测量石英粉密度的实验.下面是小明的实验步骤:
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尖对准分度标尺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玻璃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空玻璃杯的质量______。
给玻璃杯中装适量石英粉,使其表面水平,并在该水平面对应杯壁处做标记,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质量。
将石英粉全部倒出,给玻璃杯装水至标记处,测量出____________的总质量。
写出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这种测量方式所测得石英粉的密度比实际值______选填“大”或“小”
小红利用托盘天平最大测量值,分度值、量筒、水、食盐,烧杯、白纸、滴管、勺子等器材配置盐水,步骤如下:
调节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刻度线处,为称量出盐,小红先将一张白纸放在天平左盘上,仅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时,游码示数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该先将游码移至______ 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用量筒量取的水,并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盐全部倒入烧杯中假设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为______ 。
小红发现可以用实验中的天平和烧杯制作“密度计”。她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然后在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并在水面位置处做好标记,如图乙所示。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方便使用该“密度计”,小红做了如下的使用说明:
图丙中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待测液体密度,请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图像。
该“密度计”能测出的最大值为______ 。
理论上,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不小于______ 的液体。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
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
经计算,矿石的密度约是________从图到图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小明不小心把量筒摔破了,一时找不到新的量筒,老师又给小明一个烧杯,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并测出矿石的密度: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并称出;
将矿石轻放入烧杯内,标记此时水面位置;
将石块取出后,加水至标记处,称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由此可得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已知;
得到矿石的密度表示式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已知;
由于矿石吸入部分水产生误差,所以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若此实验中将矿石拿出后带了一部分水,此过程对实验结果__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试卷 第2页,共2页
试卷 第1页,共1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密度之比的计算和密度的特性,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
知道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比,根据求出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
由可得,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
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部分后,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不变,仍为:。
故答案为::;:。
2.【答案】 :
【解析】解:由图知,甲的体积为时,质量,
甲的密度,
由图可知,当乙的体积为时,质量,
乙的密度,
根据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所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比为:
。
故答案为:;:。
在图象上找出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乙的密度;
根据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据此算出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比。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及分析图象的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能够从图象中分析出重要的信息。
3.【答案】自由移动的电荷 半导体
【解析】解: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光敏电阻的特点是其阻值随光照强度而变化,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故答案为:自由移动的电荷;半导体。
不同物质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容易导电的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称为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光敏电阻的特点是其阻值随光照强度而变化,它是由半导体制成的。
深入理解导体导电的原因和半导体材料的应用,是一点基础题题。
4.【答案】 不变
【解析】解:由,
调和油的质量为:
;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油用去一半,质量、体积减小一半,但密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已知调和油的体积和密度,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油的质量;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密度的特性,是一道基础题目。
5.【答案】
【解析】解:由可得,原来钢瓶内氧气的质量:,
某次电焊用去了其中的,则钢瓶内剩余氧气质量:;
剩余氧气的体积不变,则剩余氧气的密度:。
故答案为:;。
知道钢瓶内氧气的密度和容积,根据求出氧气的质量,进一步求出电焊用去了其中的后剩余氧气的质量;
钢瓶的容积不变,剩余氧气的体积和钢瓶的容积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判断剩余氧气的密度。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消耗氧气前后,氧气的体积不变都等于钢瓶的容积。
6.【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本题关键一是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状态,装入瓶子后,质量变化,体积保持不变;二是水结冰,状态变化、质量不变。
氧气用掉一半,质量减半,氧气还充满整个氧气瓶,体积保持不变,根据密度公式求得剩余氧气的密度;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可求冰的体积。
【解答】
一瓶氧气的密度为,给人供氧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而体积保持不变,
根据可得氧气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为:;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由得冰的体积:
。
7.【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及其特性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此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明确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地点、形状、状态的变化而改变,即水结冰时质量是不变的。
已知水的质量,根据公式可求水的体积;
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可求冰的体积;
然后利用冰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的水结成冰,体积增大了多少。
【解答】
已知,,
由得水的体积:;
质量为的水,结成冰后,从液态变为固态,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是没变的,;
冰的体积,
变化的体积
故答案为:。
8.【答案】不变 变小
【解析】解: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即胀破体积变大,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
水结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公式知,密度变小。
根据可得,冰的质量,
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则,
故水的体积。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质量一定的物质,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冰的质量,根据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可得水的质量,然后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水的体积。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关键是知道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9.【答案】
【解析】解:因为三个相同的杯子装有质量相同的液体,由题给条件可知,根据可知,.
10.【答案】
【解析】解:根据图像数据可计算得出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是,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故甲和乙制成合金材料的密度要大于、小于。
【易错总结】
解决图像分析题时,首先应明确各图像中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的物理量是什么,再分析图像,并利用相关物理知识进行解答。
若要根据“图像”比较物质的密度,则应在图像上找出一组能从坐标轴上直接读出其
质量和对应体积的点,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密度进行比较。
11.【答案】
【解析】解:比较它们的大小,首先要统一单位: , ,故乙物质的密度最小.
12.【答案】
【解析】解:铁球与铜球的体积相同,天平平衡表明两球的质量也相同,但是,质量相同时,铜球的体积应该更小,当两球的外观体积相同时,则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13.【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等,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
根据进行分析判断;
航空器材需要质量小、强度高;
通过分析材料知道通过密度能鉴别物质,但这不是唯一方法,有的物质还要进行深入鉴别;
体积和质量是不同的物理量。
【解答】
A.装满一瓶子的水和酒精,则它们的体积相等,根据可知道,酒精的密度更小,则酒精的质量更小,因此不能装下的酒精,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航空器材需要质量小、强度高,要减小航空器材的质量,在体积一定时,需要减小材料的密度,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酒精和煤油都是液体,它们的密度都是,它们的气味不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它们的气味来鉴别出酒精和煤油。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体积和质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因此与不能建立等式,故D错误,符合题意。
14.【答案】
【解析】解:、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其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标本的质量不变,故A正确;
B、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大石块的质量大于小铁块的质量,不能说明石块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故B错误;
C、蜡的密度是,表明的蜡的质量是故C错误;
D、真实的砖瓦石块质量很大,会把人砸伤甚至砸死,而拍摄影视剧时不可能牺牲演员,要换用质量小、体积相同的假砖瓦石块作道具,所以选择密度小的材料做道具,以确保演员安全。故D正确。
故选:。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它不随物质的状态、位置、形状、温度而改变。
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某种物体的质量。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材料,密度越小,质量就越小。
本题考查密度概念、特性以及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是属于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要特别注意。
15.【答案】解:已知车厢最大容积,沙子的密度,
则所装沙子的质量为:,
因此装满车的话不会超出货车运送的最大质量;
已知货运汽车每次最多可以运送的沙子,
若用它来运送的沙子需要运的趟数:。
答:装满车的话不会超出货车运送的最大质量;
若用它来运送的沙子需要运趟。
【解析】已知车厢最大的容积和沙子的密度,利用可求出所装沙子的质量,与货车最多可运的质量比较即可;
已知货车每次最多可以运送沙子的质量,则需要运送的沙子总质量与单次可以运送的沙子的质量的比值即需要运的趟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运用,要注意车厢最大的容积是所装沙子最大的体积。
16.【答案】解:,
等质量铜的体积:
,
则铜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
;
,
水的质量:
,
铜球的总质量:
。
答:这个铜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水,则铜球的质量为克。
【解析】本题考查了判断球是否为空心的、求空心部分的体积、求球的总质量,应用密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注意单位换算。
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等质量铜的体积,然后判断铜球是否是空心的;
铜球体积与等质量铜的体积之差是空心部分的体积;
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空心部分注满水时水的质量,水的质量和铜的质量是铜球的总质量。
17.【答案】解:
由得瓶内水的体积:
;
乌鸦若想喝到水,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至少为:
;
由得石块的质量:
,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
答:瓶中水的体积为;
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至少为;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为。
【解析】知道瓶内水的质量利用求瓶内水的体积;
石块总体积等于瓶子容积减去水的体积;
利用求石块的质量,可求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石块总体积加上水的体积等于瓶子容积是本题的关键。
18.【答案】游码调零;
右;
;
;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天平的调节剂使用,同时考查了累积法的运用,难度不大。
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即游码调零;
调节平衡螺母,调节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左右摆动格数相等,此时天平平衡,调节方法:若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调节;若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 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口诀:先估后测,左物右码,由大到小,后移游码;
累积法指测量微小质量或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多测一些求平均值。比如测量邮票的质量,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等。
【解答】
使用天平时,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即游码调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而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了游码调零这一步骤;
甲图中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横梁就平衡了,如果将游码调零,则指针会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要使横梁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由图乙知,小石块的质量:,
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要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试加,中间没有加和砝码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B.没有试加和的砝码,并且没有试加到最小砝码就读数,含有一定的侥幸,不合题意;
C.没有试加、和的砝码,并且没有试加到最小砝码就读数,带有猜的性质,不合题意;
D.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试加,并在试加了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操作合理,符合题意。
故选D;
由于粒米的质量远远小于托盘天平的感量,根本无法测量出来,所以说法是错误的;虽然用天平可以测出一块铁块的质量,但再加上一粒米后,铁块与米的总质量变化不大,托盘天平的读数不会发生变化,所以选项所述方法不可行;先称出质量的米,再数粒数,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由于粒米的质量远小于,这样称出的米粒个数很多,与选项D中所述的先数粒米,再称质量相比,选项D更好些。故选D。
故答案为:游码调零;
右;
;
;
。
19.【答案】右;
;
玻璃杯和石英粉;
玻璃杯和水;
;
小
【解析】
【分析】
本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找到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这里合理运用等效替代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这也是实际应用中较为常见和实用的一种方法。
【解答】
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空玻璃杯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与游码对应刻度值之和:;
根据等效替代法的测量思路,在给玻璃杯装适量石英粉后,应测出玻璃杯和石英粉总质量,记作;
根据杯子的容积不变,可将石英粉倒出,再装水至标记处,同样测出玻璃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作;
根据测量结果,石英粉的质量;石英粉的体积就等于水的体积:;将石英粉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密度的公式得 石英粉密度的表达式:;
若小明在中将石英粉装入玻璃杯中时没有压紧,则测得石英粉的体积将偏大,由可得,测得石英粉的密度会偏小。
故答案为:右;;玻璃杯和石英粉;玻璃杯和水; ;小。
20.【答案】
【解析】解:由甲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则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要称量出盐,可以先将游码移至处,再用勺子向左盘的白纸上逐渐加盐,直至天平再次平衡;
水的体积,由可得,水的质量,
则盐水的质量,盐水的体积,则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
由题意可知,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加水,使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则烧杯内水的质量,烧杯内水的体积,
测量液体密度时,将待测液体加至“标记”处,用天平称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则液体的体积,
则烧杯内液体的质量,液体的密度,
所以,待测液体的密度与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的关系为一次函数,
当烧杯内没有液体时,,液体的密度,
当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时,液体的密度,
当托盘天平称量达到最大测量值时,液体的密度最大,即,
则图像如下图所示:
;
由托盘天平的分度值可知,该“密度计”可以鉴别液体质量的差异为,
则该“密度计”可以鉴别密度差异。
故答案为:;;如上图所示;;。
根据标尺的分度值结合游码的位置读出横梁平衡时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然后加上所测盐的质量即为游码移动到的位置;
知道水的体积和密度,根据求出水的质量,然后加上盐的质量即为盐水的质量,假设加盐后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变,利用求出小红所配置的盐水密度;
知道空烧杯的质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两者的差值即为烧杯内水的质量,根据求出烧杯内水的体积即为待测液体的体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可求液体的质量,根据出液体的密度,然后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与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的关系,根据表达式求出烧杯内没有液体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时、托盘天平称量达到最大测量值时,对应液体的密度,然后做出图像;
根据托盘天平的分度值得出该“密度计”可以鉴别液体质量的差异,根据求出该“密度计”可以鉴别液体密度的差异。
本题考查了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涉及到托盘天平的使用和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等,利用好最后一问中待测液体的体积和水的体积相等是关键,有一定的难度。
21.【答案】;偏小;
;
;
无影响;
无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调节、量筒读数、天平的读数、固体密度的测量方法等,是一道常见题。
【解答】
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游砝所对的刻度值为,则矿石的质量;
量筒中水的体积为,倒出水后水的体积为,则石子的体积;
则矿石的密度:;
矿石从水中取出,矿石上会沾有一部分水,使倒入烧杯中水的体积大于矿石的体积,会使矿石体积测量值偏大,密度会偏小由密度公式可判断所测矿石密度偏小;
。
加水的质量:;由得石块的体积:;
矿石的密度为:;
用此方法进行体积测量的过程中,利用水的体积等于矿石的体积这一方法,矿石吸入部分水,倒水又倒到标记处,矿石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测量值无影响;
重新加水的时候带出来的一部分水又会重新添加进去,对整体实验没有影响,所测密度相等。
故答案为:;偏小;;;无影响;无。 答案 第2页,共2页
答案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