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7.2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7.2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29 20:4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2022年春人教版数学
五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课件
复式折线统计图
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情景导入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要想了解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怎么变化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调查,统计
怎样统计
新课讲解
预设1:先调查一下近几年中国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数据,然后再做分析。
预设2:全国的数据肯定很大,我们可以从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上海开始调查。
预设3:要想了解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怎么变化的,应该多调查一些年份,至少要10年。
预设4:用折线统计图能更好地体现变化的情况。
新课讲解
下面是一个小组调查的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并且制作了折线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上海出生人口数折线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这幅折线统计图给我们呈现了哪些信息呢?
新课讲解
请你们仔细观察,把自己获得的信息与组里同学交流一下。
谁愿意把你们获得的信息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名称是什么、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每一年的数据、整体变化趋势、增长快、慢、预测等
新课讲解
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每个年龄的数据、整体变化趋势、增长快、慢、预测、和出生人口数据进行比较。
新课讲解
仔细观察看看你能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谁能把你获得的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他说的是什么?是不是这样呢?一起回顾。
新课讲解
他不仅关注了死亡人口的数据,还把它和出生人口数据对比进行分析,这种在对比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意识值得大家学习。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的比较更方便更清晰?
新课讲解
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新课讲解
把你的想法画在下图中。(学生独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5.5
6
6.5
7
7.5
8
0
8.5
9
9.5
10
10.5
11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统计图
年份
人口数/万人
确定图例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
先描一组数据的点

5.76









6.2
5.73
8.09
8.25
8.12
10.08
9.67
9.23
10.02
标数据
连线
再描另一组数据的点










标数据
9.34
9.67
10.07
9.65
10.23
9.8
10.22
10.07
10.67
10.87
连线
①对比有图例的和没有图例的,讨论得出:要用图例区分开两组数据。②修改统计图的名称。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观察这个全新的折线统计图,你还能分析出什么信息?
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总体趋势,每一年的死亡人口都比出生人口多。
新课讲解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差是人口自然增长数。上海 人口从1995年开始负增长。
新课讲解
刚才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它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突出优势: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 变化趋势。
知识运用
2015 年龙潭湖庙会和地坛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1)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2)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3)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4)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知识运用
介绍生活中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堂游戏
同学们,看一下书上第109页练习题第5题,前三个画出正确折线统计图的同学就可以获得一次拆红包的机会哦,快来试试吧!
拆 红 包
课堂游戏
萝卜蹲3个
零食一份
拆红包啦
+5分
课堂游戏
唱首歌
做鬼脸
拆红包啦
一颗糖
课堂小结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不同点:
突出优势: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