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29 18:2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美)莫顿·亨特
14.走一步,再走一步
部编版七上
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领悟文中体现的生活哲理。
1
2
3
品味文中的人物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的过程。
酷热( ) 灼人( ) 厌倦( )
寻觅( ) 附和( ) 突兀( )
臭椿( ) 怦怦( ) 滑稽( )
嘘声( ) 晕眩( ) 恍惚( )
挪动( ) 凌乱( ) 抽噎( )


















chūn

zhuó
juàn
huǎnɡ
línɡ
pēnɡ



xuàn
nuó
读准字音
气喘吁吁( ) 参差不齐( )
哄然大笑( ) 天旋地转( )






cēncī
hōnɡ
xuán
意为“叹气”时,读“xū”;意为“为某种要求而呼喊”时,读“yù”,如“呼吁”。
读准字音

( )哄然大笑
哄骗( )
( )起哄

hōnɡ
hǒnɡ
hònɡ
( )滑稽
( )稽首



( )扒住
( )扒窃



词语解释
【耸立】
【附和】
【恍惚】
【凌乱】
【抽噎】
【惊慌失措】
高高地直立。
(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不整齐;没有秩序。
一吸一顿地哭泣。
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词语解释
【天旋地转】
形容眩晕时的感觉。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翼翼,谨慎、严肃。
【小心翼翼】
【哄堂大笑】
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词语辨析
厌倦 厌烦
词 语
求 同
辨 异
都有“讨厌,不愿再做”的意思。
厌烦:嫌麻烦而讨厌。
例句:他早就厌烦了那种日复一日的工作。
厌倦: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去做。
例句:下围棋,他早厌倦了。
默读感知
默读课文,快速找到本文的记叙六要素,完成下表。
记叙文六要素 文中体现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56年前,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美国费城的一个悬崖
6个男孩、“我”父亲
冒险: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遇险:中途落单,进退两难
脱险:父亲指点,摆脱困难
默读感知
请大家结合以上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提示:
1.以第一人称做主语,注意人物的身份。
2.复述故事就是以陈述性的语言说出故事的大致情节,去掉其中的描述性成分、抒情性成分。
默读感知
示例:在费城七月的一个闷热的日子里,我和五个小伙伴在一个悬崖边玩耍,我们厌倦了现在的游戏,决定冒险去爬悬崖。小伙伴们爬下了悬崖,我因为害怕在悬崖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险境,最后在爸爸的鼓励和指导下,一步一步爬下了悬崖,成功脱险。
请大家结合以上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精读细研
精读16—17段,思考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心理的。圈点勾画出相应语句进行分析,并有感情地读出来。自己思考好后,在组内交流。
提示:
心理刻画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直接描写人物心理;
二是间接描写人物心理,即借助描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环境来刻画心理。
精读细研
“第几段第几句用了……描写,写出了……内容,表现了作者……的心理,我这样读……”的形式进行展示。
我往下看,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感觉天旋地转。我想掉头回去,但知道我绝对回不去了。这太远,也太危险了;在悬崖的中途,我会逐渐感到虚弱、无力,然后松手,掉下去摔死。但是通向顶部的路看起来更糟——更高,更陡,更变化莫测,我肯定上不去。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精读细研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环境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1.回顾课文,思考:写“我”攀爬山崖的处境的同时也提到其他的孩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将“我”的艰难处境与其他孩子的顺利攀爬形成对照,突出“我”的体质弱,也表现了那些孩子对弱者的漠视和嘲讽。
合作探究
2.在爬下悬崖的过程中,“我”曾哭了两次,这两次的原因一样吗?
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合作探究
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第一次:小声地哭,真切传神地写出了特定情况下的恐惧心理。
第二次:百感交集,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欢欣,有先前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有战胜困难后的巨大成就感。
3.课文最后一段中的“一小步”与脱险时的“一小步” 一样吗
脱险时的“一小步”指的是在父亲的指引下“我”走出的一小步;最后一段中的“一小步”是比喻义,指人生中的近期目标、小目标。
合作探究
4.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教子有方。他没有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儿子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儿子的勇气和毅力。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如果他对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这位父亲是一位对孩子负责、真正爱孩子的好父亲。
合作探究
悟读深思
阅读最后一段,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说说你对本文主题的认识。
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记叙“我”童年时一次“冒险”“遇险”“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困难和危险,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逐一击破,最终一定能战胜困难,收获成功,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坚持不懈,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
拓展阅读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莫顿·亨特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害怕,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莫顿·亨特终于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孤胆英雄,并受到盟军的奖励。后来,莫顿·亨特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作家,著作颇丰。
他回忆说:“在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每当我遇到一个遥不可及、令人害怕的情境,并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应付——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自己上过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
拓展阅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
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
寒冬再走一步是春天
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
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咫(zhǐ)尺天涯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了下一步
于是就没了路
路尽天绝处
不妨尝试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业布置
仿照本文的记叙要素,写一次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运用一到两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
感谢聆听
欢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