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53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凡是违背禁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和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要是他的一个同事到教堂参加祈祷式去迟了,或者是他听到了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慎重,那种多疑,那种纯粹套子式的论调,简直压得我们透不出气。他说什么不管男子中学里也好,女子中学里也好,年轻人都不安分,教室里闹闹吵吵——唉,只求这种事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去才好,只求不出什么乱子才好。他认为如果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那才妥当。您猜怎么着?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种苍白小脸儿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到后来把他俩开除了事。我们教师都怕他,信不信由您。我们这些教师都是有思想的、很正派的人,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辖制了足足五年!可是光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呢!……
1、“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句描写的作用是( )
A.说明别里科夫虽有保守思想,但很有责任心。
B.说明别里科夫胆怯心虚,害怕任何事物牵连到自己。
C.说明别里科夫整天六神无主,害怕新生事物。
D.说明别里科夫总要用套子去限制别人。
2、这段文字后半部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
A.形象地写出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腐朽势力貌似强大,实际上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B.生动地写出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腐朽势力的力量在当时还很强大,而“我们”的力量则是软弱无力的。
C.形象地写出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腐朽势力力量貌似强大,“我们”的力量表面看是渺小的。
D.生动地写出了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腐朽势力的力量在当时虽然强大,但实际上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3、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里科夫最害怕的是所谓的人们违背法令,脱离常规,做不合规矩的事。
B.别里科夫的论调是套子式的,他的性格是多疑的,“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是他的口头禅。
C.别里科夫亲自把二年级的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以后,方才停息了整天的唉声叹气。
D.别里科夫虽然是个小人物,却辖制了整个中学足足五年,说明了别里科夫之流的思想在当时控制着社会潮流。
二、文言文阅读( 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易,父肩吾,并《南史》有传。
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
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父肩吾,梁武帝时,为梁太子中庶子,
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
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绝,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
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累迁通直散骑侍郎,聘于东魏,文章
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健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
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
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侍郎,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
安。江陵平,累迁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践祚,封临清县子,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
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
为政简静,吏人安之。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
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
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托焉。唯王褒颇与
信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大象初,
以疾去职。隋开皇元年,卒。有文集二十卷。文帝悼之,赠本官,加荆、
雍二州刺史。
(节选自《北史·文苑传》)
4、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时后进,竞相模范 范:效法
B.梁元帝承制 承:沿袭
C.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 雅:高雅
D.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逮:赶上
5、下列选项中直接体现庾信文采出众的一项是( )
①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②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都下莫不传诵
③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
④武帝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
⑤明帝、武帝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
⑥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武帝时,庾肩吾为太子中庶子,庾信任抄撰学士。庾氏父子与徐摛父子出入太子宫中,受到极高的恩宠和礼遇。
B.“侯景之乱”爆发,简文帝派庾信率领宫中文官武将上千人守朱雀航,侯景兵到,庾信率领众人先行撤退。
C.梁元帝派庾信出使西魏还未完成使命回到梁朝,就赶上西魏率兵南下。江陵被评定后,庾信留在北方,再也没能重返江南故乡。
D.庾信出使长安,本出于皇帝之命,出仕北朝也实属无奈之举,但作者对此还是流露了不满和讥讽。
三、翻译鉴赏填空(20分)
7、把文言文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
⑵信虽位望通显,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
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6分)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⑴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⑵诗中第三、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9.古诗文填空(8分)
⑴实迷途其未远, 。木欣欣以向荣, 。
⑵山原旷其盈视,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⑶茕茕孑立, 。乌鸟私情, 。臣生当陨首, 。
四、随笔类文本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他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来看,“推”似乎比“敲”更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沉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样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字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10、本段文字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形成了怎样的结论?
⑴请把作者提出的观点概括为不超过25字的句子。(5分)
⑵作者形成的结论是什么?(概括不超过20个字)(4分)
11、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下得好,理由是什么?(整合原文信息,答案不超过40字)(6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67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及文化常识(27 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与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异彩纷呈的游戏世界让许多人与之结下不解之缘,一些玩家用他们的智慧和执着让游戏本身变得更加精彩和绚丽。
B.鲁迅的小说是小说,也是诗,意境幽深,外冷内热,其运用民族语言的功力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C.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D.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对多项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情况,结果什么也抓不住。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处分设警告、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五种,对于极个别屡教不改、影响极坏的学生可留校察看(半年)和开除学籍。
B.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们的祖国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C.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管理,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严格评审标准,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坚决防止弄虚作假。
D.中宣部负责人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灰色的色彩感不强,可以视为不是色彩的色彩。灰色是最具普遍适应
性的色彩,因为它可以和所有色彩搭配。 ,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
②灰色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他的普遍适应性,显示他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
⑤因此,灰色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⑥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A.①②⑤⑥④③ B.②⑤①⑥③④
C.④⑤⑥①②③ D.①④③⑤⑥②
15、下列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
A.重阳节 元宵节 春节 七夕节 端午节
B.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冬至 清明
C.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七夕节 冬至
D.元宵节 春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七夕节
16、填空( 9 分)
①清代的宋端己,字耻夫,其名和字与孟浩然的“ ”
这一句诗有关。
②十二地支包括
③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份冠以 以示区分。
17、把下面的词语组合为一副意义明确,对仗工整的对联( 6分)
崇高 情怀 淡雅 山 如 水 若 品格
上联 下联
六、作文(4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的学生。”4月4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的贫穷者意味着耻辱与失败。此言一出,立刻在微博上掀起了波澜,引发一场针对成功观的大讨论。5019人参与人民网的调查,47﹒2℅的网友对这位教授的标准表示反对。
对此你有何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
参考答案
(单选题 每题3分 共30分)
译文: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父庾易,父亲庾肩吾,都在《南史》中有传记。
庾信年幼时就才识卓越,聪颖无比,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高大健壮,行为举止都很恭顺,有超过一般人的地方。父亲庾肩吾,在梁武帝时是太子的侍从,做掌管书记的文职。东海人徐摛是太子东宫的护卫军。徐摛的儿子徐陵和庾信都是太子的抄撰学士。父子都侍奉东宫,出入宫中,受到的恩宠没有人能比他们更多。庾信和徐陵的文章文辞华美,因此被当时文坛称为徐、庾体。当时的后生,都互相争着效法,常常刚有文章一出来,都城的人们都纷纷传诵。庾信多次升迁做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到东魏,文章辞令被邺下的人们广为称道。回来后又做东宫学士,兼任太康令。
侯景之乱时,梁简文帝命庾信率领宫中文武官员一千多人扎营在朱雀航。等侯景到达时,庾信率领众人先撤退。台城陷落后,庾信逃到江陵。梁元帝沿袭以前的制度,命令庾信为御史中丞。等梁元帝登基,庾信改任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兼任散骑侍郎,出使西魏。恰好西魏大军向南方征讨(杀梁元帝),于是庾信被扣留长安。江陵被平定后,庾信多次升迁做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继位,封庾信为临清县子,任命他为官司水下大夫。出任弘农郡守。又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不久后又授任庾信为洛州刺史。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