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期末复习专练
一、选择题
1.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 )
A.一定是平行光 B.一定会聚于一点
C.一定是发散光线 D.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
2.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
A. 只有b B. 只有a、c、d、e
C. 只有a、b、c D.a、b、c、d、e均可
3.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虚像不能
B. 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 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 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4.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一个光学器件,却可以取火。这块用冰磨制成的光学器件相当于下面的(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近视眼镜片
5.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A.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像距大于2倍焦距
C.品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D.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
6.下列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
B.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
C.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
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物体,成像都在视网膜的后面
7.正午时,太阳光直射水平地面.取一圆形薄凸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透镜直径的一半.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大.透镜的焦距是( )
A.5cm B.10cm C.15cm D.30cm
8.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9.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10.如图所示的透镜中最适合用来观察细小物体的是( )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各种透镜中 ______是凹透镜均选填字母。当光经过透镜后,传播方向 ______改变。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12.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选填“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儿”或“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儿”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13.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_____(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
14.人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它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它能把来自物体的光___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填“实”或“虚”)像。
15.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三、画图题
16.如图,是点光源。正确画出从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射向凸透镜光线,以及其通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要求两条光线不能重复。
17.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平行光经过凹透镜后,光线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如图,点既是图示凸透镜的焦点,也是图示凹透镜的虚焦点,请画出图中两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
18.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小伟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
(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下移动一些
C.将光屏向透镜靠近一些 D.以上方法都可以
(5)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小伟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可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答案
1-10. DAABB BBDAD
11.BDF 一定
12.将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儿 能
13.靠近 增大
14.凸透 会聚 实
15.凸透 显微镜
16.图略17.图略
18.同一高度 放大 照相机 靠近 D 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