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通过的位移一定等于路程
B.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C.在市区对汽车限速,不得超过60km/h,这是指平均速度
D.时刻是指运动过程中的某一瞬间,对应着一个位置及瞬时速度;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对应着一个运动过程及平均速度
2.国庆黄金周高速路上经常出现堵车现象。小明开车前往太原途中,听到导航仪提示,“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30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3公里指的是位移
B.汽车将匀速率通过前方路段
C.通过前方3公里路段,汽车的平均速率约为6km/h
D.若此时汽车距离目的地还有六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一个小时
3.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10m/s B.5m/s C.4.8m/s D.0
4.下面有关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车以80km/h的速度从萧山开往嘉兴,这里的80km/h是指瞬时速度
B.子弹以7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里的700m/s是指平均速度
C.小球在4s末的速度是6m/s,这里的6m/s是指平均速度
D.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这里的36km/h是指瞬时速度
5.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若物体在第1 s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若物体在10 s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其中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 m/s
6.下列所说物体的速度通常指平均速度的是
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
B.物体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时的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D.物体下落后第2秒末的速度
7.如图所示,某汽车内的仪表显示了汽车行驶的相关数据,则此时汽车的
A.速率约50 m/s B.瞬时速度约50 m/s
C.速率约50 km/h D.平均速度约50 km/h
8.好消息:坐着最新的“复兴号”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风驰电,从杭州东站到北京南站,最快只需4小时23分……下表是“杭州东开往北京南G40次火车时刻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车次类型 发站/到站 出发/到达时间 耗时/里程 参考票价
G40(高速) 始 杭州东 终 北京南 19:00 23:23 04:23 1279公里 一等座934 二等座555
A.研究G40次火车从杭州东开到北京南的时间,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
B.消息中的“350公里的时速”是指火车从杭州东开到北京南的平均速度
C.表中“19:00、23:23、04:23”都指时刻
D.表中“1279公里”是指杭州东到北京南的位移大小
9.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10s末到达终点,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8m/s C.5m/s D.12m/s
10.以下哪一项是物理学中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速度( )
A.蔓延速度 B.步行速度 C.腐蚀速度 D.生长速度
二、填空题
11.下图表示AB两个球在运动过程中的频闪照片,数字表示频闪的时刻的顺序,每次连续频闪的时间间隔相等,则由图可知
(1) 其中_______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2) 两球速度相等的时刻在与数字______和数字______对应的时刻之间.
12.(1)10m/s= ________km/h (2)54km/h=_________ m/s.
13.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
14.某校举行田径运动会,刘老师绕400m环形跑道跑一圈用时80s,则他在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平均速率是______ .
15.一质点沿x轴方向运动,开始时位置为,第1s末位置为,第2s末位置为,若规定x轴正方向为正,则第1s内质点的位移为______m,第2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三、解答题
16.一质点在x轴上并只朝着x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t/s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x/m 2 4 6 8 8 8 12 16 20 24
(1)质点在前10 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
(2)质点在8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3)质点在0到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
17.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18m、14m、10m、6m、2m.求:
(1)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2)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
18.一短跑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跑到50m时速度的大小是,在12s末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求这名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物体如果做单方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如果做往复的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不相等,所以A错误;
B.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B错误;
C.在市区对汽车限速,不得超过60km/h,这个速度是汽车运行中的最大瞬时速度,不是平均速度,所以C错误;
D.时刻对应的是时间点,瞬时速度对应某个时刻末位置的速度;时间对应的是时间段,平均速度对应某个时间段内在某个过程的速度,所以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A.位移是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3公里指的是路程,故A错误;
B.前方拥堵,速度将会发生变化,汽车不可能做匀速运动行驶,故B错误;
C.根据平均速率公式可知,平均速度约为:
,
故C正确;
D.经过拥堵路段后,汽车的速度不确定,故此后的运动时间无法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人往返一次通过的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为零,故选D.
4.D
【详解】
A. 火车以80km/h的速度从萧山开往嘉兴,此速度是根据萧山开往嘉兴的距离和运行时间得出的速度,表示平均速度。故A项错误;
B. 子弹以7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枪口是一个位置,所以此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故B项错误;
C. 小球在第4s末的速度是6m/s,4s末是一个时刻,此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故C项错误。
D. 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36km/h,站牌是一个位置,所以此速度表示瞬时速度。故D项正确。
5.A
【详解】
A、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m/s,根据知,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在这1s内的位移不一定是5m,故B错误;
C、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在其中1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5m/s,则位移不一定等于5m,故C错误;
D、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不一定是2.5m/s,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
根据去求物体的位移,某段时间内的位移除以这段时间就是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6.A
【详解】
试题分析: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为一过程的速度,为平均速度,故A正确;物体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某一位置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B错误;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某一位置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C错误;物体下落后第2秒末的速度为某一时刻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A.
考点: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
【名师点睛】瞬时速度对应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平均速度对应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在学习中,要经常利用所学物理概念、规律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C
【详解】
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是汽车的瞬时运动快慢,由于不明确运动方向,故只能说显示的是汽车的速率约为50km/h.故C正确,ABD错误.
8.A
【详解】
A.从杭州东到北京南的距离远大于火车的长度,可以把火车看成质点,A正确;
B.从杭州东到北京南轨迹不是直线,是一段路程,对应的 “350公里的时速”是平均速率,B错误;
C.表中“19:00、23:23、”指时刻,“04:23”指的是时间间隔,C错误;
D.表中“1279公里”是指杭州东到北京南的路程,D错误;
故选A。
9.A
【详解】
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①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运动快;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短运动快。为了更好的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引入了速度这个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只有步行速度表示运动快慢;
故选B。
11.A 3 4
【解析】
(1)在相同的时间内B球的位移越来越大,所以B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A球的位移不变,所以A球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2)根据图可知在数字3和4之间的B球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A球的速度大小,故在3和4之间某一时刻B球速度大小可能和A球速度大小相等.
12.36; 15;
【详解】
(1)10m/s= 36km/h
(2)54km/h=15m/s.
13.
【详解】
设总时间为2t,则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x1=v1t,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x2=v2t;
则平均速度;
14.0; 5
【详解】
刘老师绕400m环形跑道跑一圈的位移x=0,路程s=400m,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点睛】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15.5 -2
【详解】
第1s内质点位移:△x1=x1-x0=[3m-(-2m)]=5m
在第2s内质点位移△x2=x2-x1=(1m-3m)=-2m;
第2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点睛】
在直线坐标系中位移的计算需注意:坐标之差、末减初.符号代表方向.
16.(1)6m (2)0 (3)m/s
【详解】
(1)质点在前10 s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x=8 m-2 m=6 m
(2)质点在6~8 s处于静止状态,所以速度为零.
(3)质点在0到18 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m/s≈1.2 m/s
17.(1)汽车前1s、前2s、前3s、前4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8m/s、16m/s、14m/s、12m/s、10m/s.
(2)汽车运动的最后2s的平均速度为4m/s.
【详解】
(1)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可知,汽车在前1s的平均速度为
在前2s的平均速度为
在前3s的平均速度为
在前4s的平均速度为:
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2)汽车在最后2s的平均速度为
18. .
【详解】
由平均速度公式,有 ,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