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标志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3.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 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 天然气、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4.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
B. 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 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D. 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5.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风能属于“绿色能源”
B. 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
C. 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
D. 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6.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
A. 火力发电
B. 风力发电
C. 氢燃料客车
D. 太阳能电池路灯
7.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转化为无毒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 )
A. 只有C
B. 只有N
C. C和O
D. C和N
8.建造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美丽毕节,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 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
B.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C. 大力植树造林,保固水土
D. 对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9.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D.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10.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B. “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
C. 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D. 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11.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 )
A. 燃放烟花爆竹
B. 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 露天焚烧落叶
D. 燃煤火力发电
12.2015年6月5日是第44个“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以下做法不符合主题的是( )
A. 提倡使用私家车
B. 使用太阳能路灯照明
C. 绿化先行,富美漳州
D. 拆除九龙江两岸养殖场
13.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间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阳光动力2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
B.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 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 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
14.201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B. 室内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C. 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
D.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15.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 现象②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 现象①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D. 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时的现象:
(1)写出甲烷爆炸时的化学表达式______;
(2)若在有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点燃时的现象为______;
(3)煤矿的矿井中常含有甲烷,你认为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
17.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1)液化天然气(LNG)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可为氢动力汽车提供能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我市倡导自行车“低碳出行”.采用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这应用了碳纤维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自行车采用铝合金材料,金属铝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 。
18.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______.当雨水的pH______5.6(填“>”、“<”或“=”)时,就被称为酸雨。
(2)化石燃料——煤的燃烧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在人们尽可能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显黄色或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______(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或调小气灶________(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
(3)在汽油中掺入一定量乙醇制成乙醇汽油,燃烧时会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是回收标志;B是节水标志;C是禁止烟火;D是节能标志。
2.【答案】A
【解析】A.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物质的体积就变大,遇冷时缩小,物质的体积就变小。所以,水的沸腾现象是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在这一变化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分子本身都没有变化,故错误;
B.水蒸气从铜管中冒出时温度较高能够使火柴达到着火点,故正确;
C.在铜管口水蒸气多,而氧气少,所以移离蒸气是为了有充足的氧气,从而燃烧,故正确;
D.火柴中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3.【答案】C
【解析】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A是错误的;
B.白磷在冷水中,温度达不到着火点,通入空气后也不会燃烧,B错误;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是正确的;
D.乙醇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不是可再生能源,错误。
4.【答案】B
【解析】A、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此项正确;B、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酸、碱、盐、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可使农作物被污染,不能用于浇灌农田。此项不正确;C、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此项正确;D、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可将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隔离,从而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此项正确。所以应选B项。
5.【答案】A
【解析】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故A正确;B.化石燃料的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错误;D.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碳理念,故D错误。
6.【答案】A
【解析】火力发电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7.【答案】D
【解析】比较反应前后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碳是+2价,反应后是+4价,反应前氮是+2价,反应后是0价,反应前后氧都是-2价,所以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碳、氮。
8.【答案】A
【解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导致空气污染,增加大气中的PM2.5,形成酸雨等,所以A大力开发使用化石能源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9.【答案】C
【解析】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故A正确;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时电器发生爆炸,故B正确;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水,损坏图书,故C不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得到控制,故D正确;故选C。
10.【答案】C
【解析】乙醇可由植物种子或果实酿制,沼气可由植物发酵沤制,氢气可由水分解制得,它们都属于可再生能源,A正确;“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B正确;石油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加速开采不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C错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是防止水污染的有效措施之一,D正确。
11.【答案】B
【解析】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焚烧落叶和燃煤火力发电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ACD三个选项都增加大气中的PM2.5,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烟尘。
12.【答案】A
【解析】所谓的绿色生活,就是指消耗较少的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者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植树造林、利用太阳能、拆除养殖场,都符合绿色生活的标准。提倡使用私家车会增加含碳燃烧的使用量,不低碳、不绿色,A错误。
13.【答案】C
【解析】煤主要含有C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 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煤完全燃烧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C是错误的。
14.【答案】C
【解析】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燃气燃烧容易生成一氧化碳,引起中毒。
15.【答案】C
【解析】A.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所以A是错误的;B.现象②③都不燃烧,不能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由现象①②可得出白磷比红磷更易燃烧,即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②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16.【答案】(1)CH4+O2CO2+2H2O (2)爆炸 (3)保持通风(或严禁烟火等)
【解析】(1)甲烷爆炸即甲烷燃烧,故化学表达式为:CH4+O2CO2+2H2O;
(2)若在有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6的体积比混合,则混合气体中甲烷的体积分数=×100%=14.3%在10%~15%之间,故点燃时的现象为爆炸;
(3)煤矿的矿井中常含有甲烷,故煤矿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是:保持通风(或严禁烟火等)。
17.【答案】(1)CH4+2O2CO2+2H2O
(2)2NO+2CO2CO2+N2
(3)MgH2+2H2O═Mg(OH)2+2H2↑
(4)物理;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解析】(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N2,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氢化镁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4)碳纤维材料的自行车轻便、机械强度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这应用了碳纤维的物理性质。
18.【答案】(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雨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2)空气;燃气;
(3)C2H5OH+3O22CO2+3H2O;
【解析】(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正常雨水的PH小于7;其pH约为5.6,而酸雨是pH小于5.6的与水;
(2)天然气不完全燃烧而产生黑烟,如果调大空气的量(增加氧气的量)或减小天然气的进入量,两种方式都可以使天然气充分燃烧,可以减少黑烟的产生,对环保有一定好处;
(3)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