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新垦区位置图,完成第1~2题。
1.该流域新垦区( )
A.区域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一致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无相似性
C.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
D.与非农垦区相互独立
2.图中伊宁市与新垦区的关系表现为( )
①新垦区是相对较低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小 ②伊宁市是相对较高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大 ③伊宁市和新垦区两个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④伊宁市和新垦区是独立发展的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图1
图2
3.图1、图2划分的分别是( )
A.地形区、自然区
B.行政区、工业区
C.自然区、行政区
D.地形区、工业区
4.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各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图2所示各区域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
C.图1所示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D.图2所示各区域有大有小,可分为不同层级的区域
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水源
6.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弱 B.降水少
C.多大风 D.易出现低温冻害
第6题,荔枝生长过程中,冬季不耐低温霜冻,而图中Ⅰ区在三个区域中纬度最高,则该区域划分为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冬季易出现低温冻害。
2018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10月29日,2018“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介绍会在海南博鳌召开。据此完成第7~8题。
7.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划定的指标是( )
A.气候 B.经济
C.文化 D.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
8.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
B.保护传统文化
C.增强文化创新能力
D.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图。读图,完成第9~11题。
9.甲、乙两盆地中河流( )
A.①河流域属于自然区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流域的边界是不明确的
10.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
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
C.天然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
11.关于甲、乙两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盆地层级比乙盆地高
B.甲盆地所在省级行政区界线明确
C.乙盆地是根据人文特征划分出来的
D.两盆地具有相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
12.区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下面为世界两个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个地区面积较大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比较甲、乙两地区的自然条件。
区域因素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3)比较甲、乙两地区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① ②
二、能力提升
读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该图所表达的区域特征是( )
A.图中各区域的划分依据不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降水量是划分干湿地区的唯一指标
D.区域的面积、范围和界线都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耕区,这反映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间有着从属关系
B.各区域是按照特定指标划分的
C.各区域没有任何联系
D.各区域间有明确的界线
4.图示各个区域( )
A.是按人文要素划分的
B.空间尺度较小,描述内容较宏观
C.面积、范围经常变化
D.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第5~7题。
5.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苏浙一带
6.该景观主要分布区的发展可以促进较高层级区域的发展,该较高层级区域为( )
A.环渤海城市群 B.雄安新区
C.京津冀地区 D.长江三角洲地区
7.该景观主要分布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15世纪新航路开辟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区位优势明显。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列,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材料二 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图甲)和深圳所在地区简图(图乙)。
(1)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据图说明喀什所在地区和深圳所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
(2)作为同一尺度的区域,两地在农业方面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比较喀什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特色农业及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完成下表。
地区 喀什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
特色农业 基塘农业
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
(3)深圳和喀什经济特区都是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区域。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答案:
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因此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C项正确。读图可知,新垦区的界线与行政边界不一致,A项错误;区域内部农业生产都靠近水源地,B项错误;新垦区与非农垦区河流是相互联系的,D项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伊宁市是相对较高层级的区域,空间尺度较大,新垦区相反,两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图1所示各区域反映了非洲西北部地区从北向南植被的地域分异,故划分的是自然区;根据区域轮廓及国界线可以确定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故划分的是行政区。第4题,图1所示为非洲西北部植被类型的划分,图中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各植被区之间区域特征差异较大;图2为非洲西北部国家分布图,图中区域有些是依照经纬线划分的,有些是以河流、山脉为自然标志划分的,图2中的区域虽有大有小,但为同一个层级,即国家。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依据材料可知,荔枝生长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则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气候。
答案:7.D 8.D
解析:政府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划定了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答案:9.A 10.C 11.B
解析:第9题,结合经纬网可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结合区域的分类和特点及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判断出答案。第10题,两盆地都是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11题,甲、乙两盆地均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属于同一层级的区域;甲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界线明确;乙盆地是根据自然特征中的地形特征划分出来的;两盆地由于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
答案:(1)乙 乙所跨经纬度大
(2)
区域因素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地理位置 都濒临海洋 濒临太平洋 濒临大西洋
地形 均以平原为主 地处长江三角洲 西欧平原和中欧平原
气候 均为湿润的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河流 河网稠密 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径流平稳
(3)
相同点 不同点
甲地 乙地
①交通便利②市场广阔 劳动力充足 资源丰富、技术发达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度在120°E附近,东西约跨4°,纬度在30°N以北,南北约跨3°;乙为中欧平原和西欧平原,经度在10°E附近,东西约跨20°,纬度在50°N附近,南北约跨纬度15°。第(2)题,两地区都濒临海洋,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河网稠密,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但甲地区濒临太平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乙地区濒临大西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径流平稳。第(3)题,甲、乙两地区相比较,甲地区劳动力资源更丰富,乙地区矿产资源更丰富,技术更发达。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干湿地区是根据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来划分的。各区域内体现了内部特定性质的相对一致性。该图是说明干湿地区划分方法的示意图,干湿区的界线不是明确的,因而其面积和范围也不明确。第2题,在不同的干湿地区,产生了不同的生产类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研究区域和划分区域的目的之一。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图中气候区是按照降水和气温的特征(特定指标)划分的,B项正确;各区域间不存在从属关系,A项错误;区域具有开放性特点,彼此间并非没有联系,C项错误;气候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D项错误。第4题,气候区一般是在降水和气温的基础上按照自然要素划分的,A项错误;区域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内容越宏观,B项错误;区域面积和范围相对固定,内部特征也相对一致,C项错误,D项正确。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5.D 6.D 7.D
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剪纸表现的内容可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图中反映出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水乡——苏浙一带的景观,故选D项。第6题,不同层级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该景观主要分布区位于苏浙一带,其发展会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第7题,文化在不同区域有不同表现,川剧主要流行于四川等地,豫剧主要流行于河南等地,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等地,越剧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故选D项。
答案:(1)共同点:多沿铁路线分布。
不同点:喀什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和绿洲上;深圳所在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沿海。
(2)绿洲农业 水资源不足 人均耕地少(耕地不足)
(3)深圳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是我国著名侨乡;劳动力丰富。喀什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地处我国联系中亚、西亚和南亚的枢纽位置。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两城市分布特点的异同。第(2)题,喀什地区气候干旱,依靠冰雪融水形成绿洲农业;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丰沛,发展了基塘农业。第(3)题,分析材料可回答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