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34-3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并读出减法算式。
2、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摆一摆中体会减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计算与生活的练习,在计算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体会加法的意义。
难点:体会剪发的意义。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课件《四幅主题图》,引导:今天,我们继续到花果山去玩。大家看着四幅图,谁能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学生观察每幅图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把四幅图的内容串起来,请小组代表起来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探索新知。
1,、出示第一幅主题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看图思考,汇报:山坡上有4只小猴,草地上有1只小猴,一共有几只小猴?
追问: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可以用加法解决,列式4+1=5(只),一共有5只小猴。
2、再出示第二幅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联系第一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树上原来有5个桃子,小猴摘走了3个,还剩下几个?提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让学生用手中的铅笔代替桃子摆一摆,算一算。
引导:从5个里面拿走3个,可以用一种新方法-----减法来计算。
3、出示第三、四幅主题图,引导观察:根据这两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画上还有几只蝴蝶?
学生汇报:画上原来有4只蝴蝶,飞走了2只。
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在小组内说一说。
引导:你能列出算式并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列式,尝试计算,集体展示。
4、引导学生再看第三、四幅主题图,提问: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学生观察,完成汇报:岸上原来有2只青蛙,跳走了2只,现在一只也没有了。
引导:一直也没有了用什么表示?你能列出算式并解答吗?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指两名学生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的意义及整个算式的意义。
提问:算式3-3呢?你能很快说出来嘛?5-5呢?你还能说出机组这样的算式?
5、想一想:2-0等于几?
引导:如果用铅笔来摆,这个算式该怎么摆?0表示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最后明确:2-0=2。
提问:算式3-0呢?你能很快说出来嘛?4-0呢?你还能说出机组这样的算式?
自主练习
1、第一题。
让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中的虚线框表示什么意思,再说是从几个里面去掉几个,最后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强调书写规范。
2、第二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在完整叙述图意,最后列式计算。
3、第三题:先化纤,在填得数。
(1)斜线表示什么意思?(表示去掉)
(2)画多少个?
(3)说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4)学生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
4、第四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5、第五题:先说图的意思,在列式计算。
6、第六题。
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同桌两人拿出算式卡片,一人随意抽出一张,另一人计算卡片上算得的得数。答完后交换角色做。比一比,看谁答得又对又好。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学生交流,全班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