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三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走进花果山 信息窗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0-31 18:5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课本37-4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和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花果山”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活动中体会加法的含义,熟练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练习,并在运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和计算得数是6、7的加法。
难点: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花果山太美了!今天又有一群小朋友到花果山去游览,我们一起去看看!
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探索新知。
出示主题图。
仔细观察,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先同桌的小朋友互相交流,在全班交流。
你能看图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教师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解决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教师: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一共有几只小猴?
先让学生说说有关小猴的信息,再独立列式和计算。
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
找一找,数一数,左边的树上有几个桃子?右边的树上有几个桃子?一个也没有用哪个数表示?
怎么列式?你认为6+0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还可以解决那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自主练习。
1、第一题:看图整理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以第一个算式为例,引导学生结合图说一说算式的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算式。
2、第二题: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对于计算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用铅笔摆一摆,集体订正。
第三题:看图列式计算。
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找一找,有什么不认识的东西?
教师板书大括号:小朋友们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叫“大括号”,在这里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谁来说说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
第四题。(青蛙跳)
引导理解题意: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青蛙两次一共跳了多远?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第五题。(一图二式)
观察鱼缸图,说说图的意思。
这道题要我们看一幅图列几道算式?你会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第二幅图。
第六题:计算。(巩固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第一组算式,你能看上面的算式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
第二组算式怎么算比较快?
第三组算式可以怎么填?
第七题:比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提问:你是怎样比较圆圈两边的大小的?(学生:先选出左边算是的得数,再与右边的数比较大小)
告诉学生: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把左边算式的得数记在心里,也可以在算式下面画一条横线,把得数写在横线下面,再跟右边的数比较。
第八题:涂卡片。(巩固得数是7的加法)
引导理解题意:第一张卡片上的数量跟那张卡片上的数量尅合成7?第二张和第三章?(学生独立完成,涂一涂)
第九题:讲数学故事。
出示主题图,引导:图上的小朋友根据这幅图讲了一个故事。左边有4朵花,右边有3朵花,一共有几朵花?你能列式解决她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列式解决。
根据这幅图,你还能讲一个数学故事吗?
引导讲故事:还可以这样讲,有3朵黄花,有4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学生列式解决。
(4)学生在小组内讲身边的数学故事,全班汇报。
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