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旨在救亡图存的戊戌维新运动,下启本单元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由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的拯救国家、改造旧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了解辛亥革命的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全面评价辛亥革命
四、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历史合力论来全面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进程。
史料实证:通过展现文字材料,图像史料等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展现最新的学术观点,运用史料来提高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时空观念:通过运用时间轴来梳理辛亥革命的背景和过程。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感受到民族卑弱之殇,叹今强国复兴之路
五、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组浮雕作品?思考它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哪一事件?
学生:武昌起义
教师:判断的理由是?
学生:图中黄雀楼说明地点发生在武昌、画面中冲锋的起义军脚下践踏着大清帝国的龙旗,湖广总督部堂的牌匾瞬间落下,这说明起义军正在攻打湖广总督府,所以它反映的是武昌起义。
教师:武昌起义因为发生在旧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也被称为辛亥革命。当然广义的辛亥革命是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 革命者为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那么,武昌起义为什么会在1911年爆发,我们不妨进入历史现场,一探究竟。
板书:辛亥革命
一、探革命之因:偶然与必然
材料1:1911年10月10日,工程营排长陶启胜查房时,恶声责问士兵金兆龙晚上为何擦枪,是否想造反?战士程正瀛举枪便射。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从材料“瞬时武昌城内外枪炮齐鸣,起义不经意间突然变成了现实。”说明这场起义带有偶然性。
材料2:武昌起义为什么会爆发,归根到底是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变了的时代,变了的社会诉求,势必引起整个社会的更大变化,而且将一切矛盾聚矢于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历史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革命高潮这一幕,因为时机和条件已经具备。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从材料“历史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革命高潮这一幕,因为时机和条件已经具备”说明这场起义的爆发又带有必然性。
学习任务一:从时代变化、社会诉求来探讨革命爆发的时机和条件。
(师)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时代主题是什么?
(生)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在不断的加深,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
(师)为了救亡图存,先进的中国人先后开展了哪些活动?结局如何?
(生)农民阶级先后开展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证明会党起事救不了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失败,证明军事改革救不了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救不了国,这些活动的失败呼唤革命。
(师)我们再把把目光聚焦到革命的前十年,请看以下材料。
材料3:
材料4: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清朝中央政府的威信和对全国的控制一再下降。八国联军在北方横行之时,南部中国“东南互保”,免除了列强的南顾之忧。地方坐视朝廷危机,而不发兵勤王,事后也未追究,可见中央威信下降到极点。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问题:20世纪初中国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清政府是如何“自救”的?
让学生结合教材了解清末新政的背景和内容,同时提供以下两段材料来分析新政的影响。
材料5:
编练新军是清末新政的内容之一。清朝统治者想依靠这些新军来镇压革命、维护统治,然而多数地区的新军却成为革命党人活动的对象,是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的主要战斗力量,与清朝统治者原来所设想的完全相反。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6:
20世纪初,中国逐渐出现新型知识分子。在不同程度上掌握西方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其中部分人以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为理想。他们是当时各项政治运动的先锋和主力,构成清末革命党人的主体,也是这一革命的领导力量。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从材料可知,新政客观上为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例如新军成了革命党人的活动对象,是武昌起义和各省响应的主要战斗力量。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遣留学生,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促进了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他们构成了革命党人的主体。奖励实业,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为中国社会变革积蓄了社会力量。
(师):在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同时,中国社会存在哪些阶层,其诉求是什么?
(生):主要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以及普通民众…….
1、革命派的诉求
革命派,顾名思义,就是要暴力推翻清政府统治,以民主共和为诉求。课堂中笔者设置了以下学习任务。
请同学们通读教材第一目,找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实现革命目标都做了哪些准备?如下图所示:
同时笔者对三民主义进行了重点解读,通过补充以下材料,与学生一起完成表格。通过知识梳理让学生掌握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为之后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打下基础。
材料7: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与此同时,笔者利用教材涉及的史料阅读林觉民的《与妻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
材料8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问题4:你认为作者为何“勇于就死”?这反应了以林觉民为代表的革命者怎样的革命精神?
通过史料阅读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党人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2、立宪派的诉求
立宪派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知之较少,故笔者在课堂作了以下补充。
材料9:
立宪派是指20世纪初期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由维新派转化而来,包括部分地主、绅商。代表人物有国内为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和绅士张謇。 ——百度百科
问题5:如何理解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立宪运动也造成很大声势?
日俄战争中,“立宪”日本击败“专制”俄国。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随着清政府《钦定宪法大纲》到皇族内阁的出台,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3、普通民众的诉求
展示以下漫画,该漫画反映了民众怎样的生活?会有什么后果?
材料10:
1902年到1911年,各地起伏生灭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911年5月,清政府发布的“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严重损害了民众的利益,尤其是士、绅、商的经济利益,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廷派湖北新军前去镇压,造成武昌空虚,为辛亥革命首役武昌起义奠定了基础。
材料11:
由上可见,当年武昌起义之爆发绝非偶然,当年卷起革命风暴不属于意外,因为历史的合力已经汇流成河到达了那一步,所以即使不在这里发生也会在那里发生,即使不在这个时候也一定会在那个时候,总之一定会发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做法、某件事情的突发所能遏制、避免和扭转。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问题6:试着用历史合力论来解释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最后师生合作,用历史合力论来解释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具体结果如下图所示:
就像学者冯天瑜所说,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划时代历史事变,正是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相互作用,造成的“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二、走革命之路:低烈度革命
学习任务二:梳理革命过程中的大事件,分析辛亥革命低烈度的原因,知道革命成果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材料12:
武昌起义……打死了一些人。在湖北省之外,有8个省是靠武装起义打下来的……另有5个省是和平独立。不过,8个武装起义的省,加上上海,也没有死多少人。湖南省起义一共才打死4个人……有的省根本就没有打死一个人。
—杨天石《辛亥革命若干问题》
材料13:
从湖南、陕西、江西(10月22、23日)开始,时未逾月,全国便有13省独立,而策动独立的主要分子往往不是革命党,而是各该省内,由立宪(保皇)党所掌握的民意机关——咨议局……无用的满族王公应付不了,清廷乃召回已被摈斥的袁世凯来撑持危局,而袁氏则养寇自重——一面“进剿”,一面又与革命党人私通款曲。他向武汉三镇反攻,也只取二城,留个武昌给黎元洪、黄兴这架两头马车去慢慢拖延。
———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P384
问题8: 武昌起义有什么特点 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人员伤亡少,说明战斗不是很激烈,故辛亥革命是一场低烈度的革命。革命派力量小、立宪派转向革命、清廷无力应付、袁世凯养寇自重、革命各派的内部矛盾。
2、南北议和
1911年12月至1912年2月,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胁迫南方革命政权进行的和平谈判。会议在上海召开。孙中山在妥协势力包围下,曾致电袁世凯表示“虚位以待”,表示如果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后,加紧逼迫清帝退位。
问题9:袁世凯为什么能窃取革命胜利果实?
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替袁世凯撑腰。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趁机攻击革命党人。孙中山被迫妥协......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P64
袁世凯取得政权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扶持②立宪派、旧官僚的支持
③革命派 的妥协④袁世凯掌握大量军队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问题10:辛亥革命最终收官于议和,且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故有人认为低烈度,不彻底,甚至以此否定革命。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可以结合革命目标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低烈度不等于不革命,暴力仅仅是革命的手段与方法之一,它不代表革命的全部,更不意味暴力程度越高对抗程度越强革命就变得越彻底,相反低烈度恰恰说明辛亥革命是理性的,不盲目,不冲动,审时度势,适可而止。革命不代表一往无前,迂回转移未必不是一种策略。辛亥革命除了暴力行动,还包括谈判妥协等和平方式,但前提是实现共和,推翻帝制。它的结果也是历史合力的影响。
从革命目标来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目标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从实际结果来看,清政府被推翻了,中华冥国成立了,但是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依然没有完成。
原因何在?
通观历史全过程,辛亥首义及其演进与终局,是革命党人与立宪派、从清朝离析出来的汉官、袁世凯集团、清廷满洲亲贵、西方列强等几种力量相互博弈的产物,背后更受国内、国际局势所左右。 冯天瑜:《辛亥革命——历史合力》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辛亥革命在武昌起义后不到三个月就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冲突多方通过谈判、协商、彼此间利益让渡解决了当时的矛盾和冲突,其业绩是巨大的,主要有哪些呢?
三、议革命之果:革命大业绩
学习任务三:梳理辛亥革命成果,分析辛亥革命大业绩的表现
1、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
国都
国旗
临时大总统
纪年
五色旗(五种颜色依次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着“五族共和”)
2、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今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大中华民国。
说明了由王朝到中华民国,革命退场宪法登场,被称为 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3、《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等等。
③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年代 新建 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数(家) 新投资(万元) 平均增长(万元)
1895—1900年 104 17 2300 383.3
1901—1911年 326 30 8620 783.7
1912—1919年 470 60 9500 1187.5
5、思想观念
以上图片说明了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反映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民国新风尚
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
活动探究1:低列度的革命如何引发大业绩的变革?
◆孙中山的辛亥反思
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
活动探究2:你认为把武昌起义被列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原因?
最后,以习近平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会讲话结束,让学生去感悟辛亥革命。
1911年,在他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虽然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
一、 探革命之因:偶然与必然
二、 走革命之路:低烈度革命
三、 议革命之果:革命大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