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上4-4科学物质的比热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浙教版七上4-4科学物质的比热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0-31 20:13:14

文档简介

《物质的比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量的初步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知道物体吸放热量对温度的影响
2了解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物质的特性----比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式研究“物质的比热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收集实验证据,交流和总结让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通过对比热容的定性应用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比热容”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过程。
难点:探究过程中的实验设计 ;指导学生运用比热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学习方式] 学生用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讨论,归纳应用的方法,寻求新知,进一步掌握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烧杯、温度计。
教学过程:
引入:渐入深秋,天气转冷,人们常用搓手的动作来取暖,让学生通过此活动来重温对热的体会。
学生分组实验,体会热传递的过程
让学生边做边思考:1,两烧杯的水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在热传递中,那杯水发热,那杯水吸热?
热传递过程 :
高温物体 (放热) 降温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板书): 热
等温
升温
低温物体 (吸热)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热量(Q)单位:焦耳(J) kJ
1 kJ=1000J
师: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用电水壶把一壶水烧开与烧成温水需要的时间一样多吗?
(2)用电水壶烧水时, 烧开一壶水与烧开半壶水需要的时间一样多吗?

生:……… 温度升高多少(温差)

老师总结(板书):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影响因素 物体质量

牛刀小试:学生思考与讨论(ppt),让学生加深对温差和质量影响物体吸收热量多少的理解。
师:当你漫步在正午沙滩上,你会感觉沙子很热而海水很凉快,在同一个时刻,为什么两者的温度会有所不同呢??
生:………
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进行科学探究。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表格设计
进行实验(视频)
得出结论 质量相等的砂石和水加热相同时间,砂石比水升高温度快,升高相同温度时砂石加热时间,砂石比水吸收的热量少。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降低相同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这种特性叫做比热容
温度升高多少(温差)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板书):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影响因素 物体质量

物质种类 比热容


解释;烈日下河边上砂石和河水温度不同。
应用:水稻育秧。
作业:作业本
课件11张PPT。为什么在同样阳光的照射下,水泥马路和水的 会有如此悬殊的差异呢?温度一、热量 如图4-32所示,小烧杯里装着75克热水,大烧杯里装着150克冷水。
1.分别测出热水和冷水的温度。
2.将小烧杯放到大烧杯内,过2分钟,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
3.再过2分钟,再次分别测出两个烧杯中的水温。测测测表4-7 记录表4.分析引起两个烧杯中水温变化的原因。一、热量1.定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符号为Q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图4-33 关于热量的一些数值(单位:焦)——————————一、热量1.定义: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符号为Q2.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为J3.注意:热量是过程量,而非状态量温度与其相反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温度的改变量有关2.物体吸引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多少有关今天,你又收获了什么?将10℃的冷水和90℃的热水混合后,水的温度为什么会高于10℃低于90℃ ?冬天我们在室外晒太阳取暖时是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温度如何变化?_有人认为,90℃的热水和10℃冷水混合后,水温一定是50℃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