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1.2区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1.2区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29 14: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中水、气、植被相互作用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区域差异性
B.区域整体性
C.区域关联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甲、乙、丙、丁四幅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景观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中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B.乙图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图所在地形区季风气候显著
D.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植被少,土地荒漠化严重
4.关于甲图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
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
D.经济作物以大豆和油菜为主
我国南、北方自然特征存在差异,导致建筑物景观明显不同。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有关我国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弱
B.北方民居的墙体薄,南方民居的墙体厚
C.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南方的小
D.北方民居的屋檐较南方的宽
6.地理环境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南、北方建筑物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下列有关北方建筑物特点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强——平原地形
B.墙体严实厚重(保温御寒)——冬季寒冷漫长
C.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量大
D.房屋进深和高度大(利于通风、纳凉)——夏季湿热
读我国某年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人口及耕地比例对照图,完成第7~8题。
7.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8.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读甲、乙两区域简图,完成第9~10题。
9.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乙区域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两区域河湖众多,河流径流季节变化都较小
D.甲区域矿产资源贫乏,乙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10.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  )
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B.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
C.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D.城市高度密集,城镇化速度快
11.读甲、乙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甲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25°经线以东地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
(2)简述图乙中所示国家的地形特征。
(3)填表完成图中①②两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造成的汛期差异。
河流 补给类型 汛期差异比较
①河流
②河流
(4)说出甲、乙两图中A、B两地的农业类型,并列举二者在农业分类中的共同点。
二、能力提升
下图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源、土壤 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
2.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热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面积大
3.下列地区中,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完成第4~5题。
4.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提供(  )
A.工业原料和动力
B.生活水源
C.生产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水产品
5.目前,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粮仓”地位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人口稠密,粮食商品率低
C.国家政策的调整
D.技术落后,被东北、华北超越
6.读我国两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试比较图1、图2所示区域的自然特征。
自然特征 图1 图2
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矿产资源 丰富,以     为主 较少
(2)与图1所示区域相比,图2所示区域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3)图1中甲地附近多风蚀地貌,该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层后再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原因。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结合该区域农业系统中水、气、植被相互作用图所反映的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可判断各环节名称。第2题,该图反映了区域内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是区域整体性的表现。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从图中信息来看,甲图所在地形区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乙图所在地形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壳相对稳定,地震活动较少;丙图所在地形区为内蒙古高原,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丁图中长城以北地区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第4题,甲图所在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
答案:5.C 6.B
解析:南方和北方民居建筑风格的差异反映了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上的差异,南方湿热、北方干冷。第5题,北方地区降水少,屋顶坡度比南方小。第6题,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与南方相比墙体严实厚重,利于保温御寒。
答案:7.C 8.B
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我国人口比重南方大于北方,耕地面积北方多于南方;估算知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北方水资源比重远小于耕地资源比重,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第8题,我国北方水资源总量与南方差异大,主要是北方降水偏少引起的。
答案:9.D 10.B
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的海陆轮廓和重要的城市分布判断,甲表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表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受气候影响,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甲区域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故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为资源和能源不足,而乙区域附近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第10题,甲区域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热条件充足;两区域都位于河流下游地区,且沿海,水陆交通便利,利于区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限制性条件为资源和能源不足,故加工制造业主要为市场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两区域的城市高度密集,但乙区域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速度慢。
答案:(1)等温线数值东部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西部由南向北递减;东部沿海较为稠密,西部内陆较为稀疏。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北部以平原、盆地为主。
(3)
河流 补给类型 汛期差异比较
①河流 以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春汛和夏汛
②河流 以雨水补给为主 无明显汛期
(4)A——种植业,B——畜牧业。共同点:商品农业、现代农业、密集农业。
解析:第(1)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可从数值和疏密两方面分析。第(2)题,根据经纬度与轮廓判断该国家为法国,其地形特征的判断主要依据河流的流向。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甲为东北亚地区,①河流域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积雪春季融化,一年有两个汛期;②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无明显汛期。第(4)题,A地位于我国东北三江平原地区,农业类型主要为种植业;B地位于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不宜发展种植业,经济发达,是世界重要的畜牧业分布区。
答案:1.C 2.C 3.A
解析:第1题,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的差异受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最大。第2题,与①区相比,③区纬度低,降水多,水热资源丰富。③区人均耕地面积、机械化水平均不如①区。两地土壤均较肥沃。第3题,华北平原多旱涝、盐碱,故应进行盐碱地改良,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长江中游地区冬季气温较高,不必发展大棚农业;华南地区应保护热带森林,发展特色林果业和旅游业;西部地区增加牲畜数量会造成草场超载,破坏生态环境。
答案:4.C 5.B
解析:第4题,工业化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密集的河网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生产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第5题,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迅速减少,粮食商品率降低,且河网阻隔不利于规模化、机械化耕作,导致其“粮仓”地位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答案:(1)
自然特征 图1 图2
地形 以盆地、山地为主
气候类型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河网密集,水量大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
(2)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3)当地气候干旱、多风沙,蒸发旺盛。覆盖砾石层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了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积累;减少风对土壤的侵蚀。
解析:第(1)题,新疆地形呈现“三山夹两盆”的特点,故地形是以山地和盆地为主;结合图例可判断新疆的资源以石油和天然气(即能源资源)为主。读图2可以看出,安徽省位于淮河的南北两侧,据此可以推断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安徽河流较多,结合气候特点中的降水较多可以推断河流径流量大。第(2)题,农业生产的条件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劳动力、种植经验等方面分析。安徽纬度较低,位于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地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种植粮食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第(3)题,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层后种植西瓜产量高的原因,要根据当地气候特征,从水、肥和昼夜温差等方面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