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贵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界 B.门 C.属 D.种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故答案为:D。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据此答题。
2.(2020八上·长春期中)如图六种植物,如果将它们分成①②⑤与③④⑥两类,则分类的依据是( )
A.是否有根 B.是否有茎和叶
C.能否产生种子 D.能否形成果实
【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①是玉米,②是向日葵,⑤是油松都是靠种子繁殖后代,③是葫芦藓,④是肾蕨,⑥是水绵,都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可见两者的分类依据是能否产生种子,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3.(2015八上·三台期中)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水稻 B.蝗虫
C.金色葡萄球菌 D.家兔
【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解:A、水稻属于植物,是真核生物;
B、蝗虫属于动物,是真核生物;
C、金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
D、家兔属于动物,是真核生物;
故选:C
【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如噬菌体、SARS病毒、HIV等)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4.(2020七上·奈曼旗期中)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它们依靠其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答案】D
【知识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海带是藻类植物,它没有真正的根,依靠根状物固着在浅海岩石上,A错误。
B.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B错误。
C.银杏是裸子植物,它的种子叫白果,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C错误。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5.(2020八上·蚌埠月考)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
B.真菌可以独立生活,自己制造有机物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构成,A不符合题意。
B.真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B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有寄生的也有腐生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可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2、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的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营养方式属于异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靠孢子繁殖后代。
6.(2020八上·黑龙江期末)下列各项中,都具有脊柱的是( )
A.鲫鱼、章鱼、龟、鲸 B.海蜇、带鱼、珊瑚、海葵
C.鱿鱼、鲍鱼、章鱼、鲸 D.鲤鱼、龟、娃娃鱼、鲸
【答案】D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A.鲫鱼、龟和鲸分别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爬行类和哺乳类,体内都有脊柱;而章鱼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A不符题意。
B.海蜇和海葵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体内没有脊柱;而带鱼是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体内有脊柱;珊瑚不属于生物,B不符题意。
C.鱿鱼、鲍鱼、章鱼属于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体内没有脊柱;鲸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类,体内有脊柱,C不符题意。
D.鲤鱼属于鱼类,龟和娃娃鱼属于两栖类,鲸属于哺乳类,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7.(2020七上·昂昂溪期中)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
【答案】D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影响蝗虫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别的种类的动物再加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8.(2020七上·二连浩特期中)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干旱会使植物萎蔫,说明水对植物的生活有影响
B.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物因素
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A.干旱会使植物的叶萎蔫,主要是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
B.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体现了树这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
C.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又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C错误。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9.(2020七上·张掖期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类已经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长久可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
B.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C.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生物圈2号是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 约翰 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5亿美元。生物圈2号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未能顺利循环是导致生物圈二号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致使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此外生物圈二号中降雨失控、多数动物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等也是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A错误;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只包括生物部分的生产者,不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B错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C正确;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D错误。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据此解答。
10.(2020七上·兰州期末)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 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A.①②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
【答案】D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使生态平衡失调;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以及烟气中的二噁英类剧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喷药灭虫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残留的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剧毒不易降解的农药还会沿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因此这些活动都会对生物圈造成不利的影响。而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可见③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 植树造林、 养花种草 ;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等等。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
11.(2020七下·揭西期末)目前,世界各地再次出现了“麻疹”疫情,下列关于引起“麻疹”的致病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微生物的细胞与动植物的细胞的差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该微生物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生命特征
C.该微生物的细胞由蛋白质衣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该微生物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属于传染源
【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A、麻疹是由于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说法错误。
B、麻疹是由于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B说法正确。
C、麻疹是由于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衣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说法错误。
D、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流行起来要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散播病原体的人与动物,麻疹病毒在该传染病中是病原体,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基本环节、病毒的基本结构,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是能引起人与动物患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12.(2020·怀柔模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COVID-19),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预防,市民上街时纷纷带上口罩,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张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C.康复者捐献自己的血浆,利用其中的抗体可以救治新患者,此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引起此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因此戴口罩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A正确。
B.张某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进行隔离,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B正确。
C.治疗新冠肺炎其中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对重症患者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清,因为康复者体内含有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3.(2018·益阳模拟)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低龄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只要合理膳食、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B.白酒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C.遇到突发心脏病的患者,不需要采取急救措施,直接送医院就医
D.心血管疾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A、合理膳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预防,如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与遗传有关,即使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也无法预防。现在心血管疾病出现低龄化倾向,青少年也时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A不符合题意;
B、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舒筋活血、御寒壮骨,B不符合题意;
C、遇到突发心脏病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C不符合题意;
D、人的心血管健康状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14.(2020·九江模拟)健康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及急救的有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绿色底OTC,乙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红色底OTC
B.患流感时只要服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C.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为“A-B-C”,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脑外按压
D.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急救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30:2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急救常识
【解析】【解答】A.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图案分为红色和绿色,红色专有标识用于甲类非处方药药品,绿色专有标识用于乙类非处方药药品和用作指南性标志,A错误。
B.抗生素是用来治疗因病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对于病毒性的等其他疾病无疗效,B错误。
C.2010年,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在联合制定的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将心肺复苏顺序规定为:首先实行胸外按压,再实行开放气道,接着是人工呼吸,C错误。
D.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结合时,要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2)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15.(2017八下·辽阳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生物技术也能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B.利用生物技术不能开发生物能源
C.生物技术可以克隆动物不能用于克隆植物
D.培育成功的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答案】A
【知识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生物技术产业是新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创新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引发新的技术革命,A正确.
B、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B错误.
C、广义的克隆包括扦插枝条、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出幼苗、培育出多利羊、嫁接等,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等等生物技术克隆后代,C错误;
D、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看法,如今的科学技术检测技术还不能肯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无害性,但随着工夫的展开和科学技术的不时进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辩论大概会有一个后果,我们当今的科技技术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将来的损害,D错误.
故选:A.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6.(2020·海淀模拟)新冠疫情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和饮食健康的关注。围桌聚餐时,使用公筷夹取食物, 既能保留聚餐的氛围,又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1)为了探究使用公筷是否能降低细菌对菜品的污染,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由 11 名实验者共同食用 6 道菜。每道菜被均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就餐时,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检测结果如下表。
①餐前检测发现,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这是因为蒸煮炒等环节, 起到了 作用,使菌落数减少。
②A 处是 就餐组。
③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将菜品均分为两份,本实验中研究者还采取的措施有 。
④ A 就餐组的每道菜品中菌落数均高于公筷组,原因是不同菜品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交叉污染,以及 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品中。
(2)由此推测,使用公筷可避免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病原体随食物传播的风险。 这种就餐方式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 。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聚餐时的健康倡议 。
【答案】(1)高温灭菌;不使用公筷;让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口腔
(2)切断传播途径
(3)聚餐用公筷,文明又安全
【知识点】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①蒸煮炒过程中的高温可以使大部分的细菌灭活,所以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
②本实验采用对照实验,不使用公筷就餐组为对照组,使用公筷就餐组为实验组,实验变量为是否使用公筷,故A处是不使用公筷就餐组。
③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将同一菜品均分为两份,同时要求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避免由于实验者个人偏好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④食用菜品过程中,实验者的筷子会与口腔、不同菜品接触,所以会导致不使用公筷每道菜品中菌落数均高于公筷组就餐组。(2)预防传染病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使用公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病菌传播到人体的概率。(3)实验表明,使用公筷可以大大降低病菌的传播,所以:聚餐用公筷,文明又安全。
【分析】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使用公筷是否能降低细菌对菜品的污染,采用对照试验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不使用公筷就餐组为对照组,使用公筷就餐组为实验组,单一变量为是否使用公筷,观察两组菜品中细菌数目的变化,分析结果得到结论。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7.(2020七上·高州月考)资料分析
仔细阅读并观察图示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图示,图中的序号表示在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生理过程 。
材料二 :下图是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考察时,采集的一些植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并尝试将这些植物根据他们的特征进行了分类 。
(1)材料一中,②过程为 ,在此过程中 , 复制后形成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到两个新细胞中,经过③过程形成的是 ,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
(2)材料一中,假若经历了图一的各个生理过程形成了G这个结构层次,然后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植物体
,则该植物属于 植物 。
(3)材料二中将六类植物进行了分类,则②是指 ,⑤是 ,图中能终生生活在水里的植物类型是 (填字母 ),这类植物没有 的分化 。
(4)材料二中④⑤⑥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 繁殖后代
。
(5)上述六类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填字母 )
【答案】(1)细胞分裂;遗传物质(或染色体);组织
(2)被子(或绿色开花)
(3)DE;C;F;根茎叶
(4)孢子
(5)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1)图中可以看出,经过②过程,细胞数量增多了,所以这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的过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在分裂时,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经过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有不同的组织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所以图中的G结构是器官,该器官为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所以判断该植物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3)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②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D向日葵和E玉米都属于被子植物,⑤没有真正的根,根为假根,是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C葫芦藓属于裸子植物,F是水绵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比较低等的植物类群。
(4)④⑤⑥都不能产生种子,属于孢子植物,主要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
(5)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根为假根,起固着作用,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即图中的C葫芦藓。
故答案为:(1)细胞分裂、遗传物质(染色体)、组织;(2)被子(绿色开花);(3)DE、C、F、根茎叶;(4)孢子;(5)C。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生物的分类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解答此题还需要熟记植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根据绿色植物的生殖特点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着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
18.(2020·江门模拟)下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生物的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
(1)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 (填字母)
(2)图 (填字母)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
(3)善于观察的某同学一眼就认出[B]是 ,因为它的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而且还知道[B]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即用 繁殖
(4)图中生物营养方式都是 (填“自养”或“异养”),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 (填字母)。
(5)D的主要生殖方式是 生殖。
(6)图中的B能产生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答案】(1)E
(2)A;分裂;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青霉;孢子
(4)异养;A、D
(5)出芽
(6)青霉素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E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主要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进行复制、繁殖新的病毒。(2)图A是细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所以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3)曲霉和青霉都属于多细胞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其中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生有成串的孢子;而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球状,因此图中B是青霉,C是蘑菇也属于多细胞真菌,都靠孢子来繁殖后代。(4)图中的A细菌; B青霉,C蘑菇,D酵母菌,都属于真菌;E病毒。细菌、真菌、病毒都不含叶绿体,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其中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5)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生长迅速,这时,可以看到所有细胞上都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所以酵母菌主要通过出芽进行生殖。(6)图B青霉发酵能产生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分析】图中的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DNA集中的区域,是细菌;图B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是青霉,属于真菌;图C有菌盖和菌柄构成,是蘑菇,属于真菌;图D有细胞核和大液泡,是酵母菌,属于真菌。图E是病毒。
19.(2019七上·蒙阴期中)自然界因动物的存在而更加活泼有趣,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统计了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动物一生中的平均活动时间(用百分比表示),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动物 休息 进食 与其它物种关系 其他活动
物种甲 20% 55%
吃种子 15%
追逐、捕食物种乙 10%
物种乙 20% 45%
吃种子 25%
被物种甲追逐、捕食 10%
物种丙 75% 15%
吃物种甲
10%
物种丁 70% 20%
吃物种丙
10%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 ,它们参与构成 条食物链,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 。
(2)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 ; 同时,其他各种植物、细菌和真菌等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3)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 和 就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地流动。
【答案】(1)消费者;2;丁
(2)植物(或种子);物种乙和物种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3)物质;能量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消费者,它们参与构成2条食物链,即植物→物种甲→物种丙→物种丁;植物→物种乙→物种甲→物种丙→物种丁,因此,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丁。(2)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物种乙、物种丙和植物;同时,其他各种植物、细菌和真菌等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3)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例如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将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来自于无机环境,在食物链中,物种甲吃植物的种子,物种丙吃物种甲,物种丁吃物种丙。可见,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地流动。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0.(2020八下·高明期末)请根据材料内容,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该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该疾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近日称,近200个新冠肺炎疫苗研制计划中,有4支疫苗即将进入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其中包括中国医学机构正在研发的疫苗。
6月1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称,其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试验接种后安全、有效,接种疫苗组受试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18-59岁组中按照相应程序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达100%。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是 ,该病原体的结构主要由 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是: 。
(3)请你根据其传播途径,提出可以切断新冠肺炎传播的2种方法:① ② 。
(4)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该疫苗属于 (抗原/抗体),检测体内是否产生 (抗原/抗体),如果产生该物质,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可以对抗病毒了。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5)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在国外的部分国家还处在暴发期,作为中国公民,请你用一句话抒发此时的感想。 。
【答案】(1)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
(2)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
(3)常洗手和戴口罩;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消毒
(4)抗原;抗体;特异性
(5)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从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到社会各方捐款捐物,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到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强化攻关,从基层组织群防群治构筑严密防线到防控物资相关生产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中华儿女以实际行动凝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国公民,我要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中华儿女点赞!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由题意可知,该疾病是由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2)传染源是指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能够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因此传染源是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发病之初我国果断的采取了封城、要求民众戴口罩、勤洗手,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消毒,等一系列措施,这在传染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4)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疫苗属于抗原,要定期接受抽血检测,检测体内是否产生抗体,如果产生该物质,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对抗病毒了。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5)面对疫情,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科学战“疫”,现在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国外的部分国家还处在暴发期。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从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到社会各方捐款捐物,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到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强化攻关,从基层组织群防群治构筑严密防线到防控物资相关生产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中华儿女以实际行动凝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国公民,我要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中华儿女点赞!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备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的流行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异物等进入人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进入人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
21.(2018八下·灵石期末)下图表示张贞和李雨所使用的急救方法,请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图表示张贞和李雨正在对小王进行急救,该急救技术是人工呼吸和 ,在进行人工呼吸急救前,应先解开小王的衣领,清除口鼻中的异物,保持 畅通。
(2)张贞发现小王上肢外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张贞采取B图的指压止血法急救。请你判断:小王上肢损伤的血管类型是 ,血管的伤口在 端(a或b)。
(3)张贞和李雨对小王急救成功了,如果你在旁边,接下来,你将怎样帮助?
【答案】(1)胸外心脏挤压;呼吸道
(2)动脉;b
(3)拨打120求救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解答】(1)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
(2)平时说的外伤出血是指体动脉和体静脉出血。体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而体静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体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而体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流回心脏的血管,压力小,血流较缓。题中外伤出血,血色鲜红,从伤口喷出,可以判断是动脉出血,因而应该在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
(3)要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22.如图是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这项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3)由此推断,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填“性状”或“基因”)。
(4)在这项实验中,出生的超级鼠的变异 (填“会”或“不会”)遗传给后代。
(5)以上研究过程主要利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中的 技术。
【答案】(1)个体大小(或“大小”);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控制(或“决定”)性状
(3)基因
(4)会
(5)转基因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题图可知,在这项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或“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控制(或“决定”)性状。
(3)由此推断,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基因作为遗传物质可以传下去。
(4)由于该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所以在这项实验中,出生的超级鼠的变异会遗传给后代。
(5)以上研究过程主要利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
故答案为:(1)个体大小(或“大小”);大鼠生长激素基因;(2)基因控制(或“决定”)性状;(3)基因;(4)会;(5)转基因
【分析】(1)用显微注射技术,成功地将大鼠生长激素重组基因导入一个小鼠的受精卵里面去,结果使出生的小鼠变成了大鼠。这是因为小鼠获得了大鼠的重组生长激素基因,它与其同胞兄妹完全不一样,它生长迅速,体积大了1倍,被称为转基因超级鼠。
(2)该实验中:
①被研究的性状:鼠的个体大小(体积大小是一种性状)。
②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③转基因方法:显微注射法。
④实验结果:转基因超级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幼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
⑤该实验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⑥实验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
1 / 1初中生物北京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贵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A.界 B.门 C.属 D.种
2.(2020八上·长春期中)如图六种植物,如果将它们分成①②⑤与③④⑥两类,则分类的依据是( )
A.是否有根 B.是否有茎和叶
C.能否产生种子 D.能否形成果实
3.(2015八上·三台期中)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水稻 B.蝗虫
C.金色葡萄球菌 D.家兔
4.(2020七上·奈曼旗期中)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它们依靠其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5.(2020八上·蚌埠月考)下列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由细胞构成的
B.真菌可以独立生活,自己制造有机物
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和真菌主要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6.(2020八上·黑龙江期末)下列各项中,都具有脊柱的是( )
A.鲫鱼、章鱼、龟、鲸 B.海蜇、带鱼、珊瑚、海葵
C.鱿鱼、鲍鱼、章鱼、鲸 D.鲤鱼、龟、娃娃鱼、鲸
7.(2020七上·昂昂溪期中)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
8.(2020七上·二连浩特期中)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干旱会使植物萎蔫,说明水对植物的生活有影响
B.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物因素
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9.(2020七上·张掖期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类已经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长久可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
B.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C.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10.(2020七上·兰州期末)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 )
① 围湖造田 ②排放污水 ③植树造林 ④焚烧垃圾 ⑤养花种草
A.①②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
11.(2020七下·揭西期末)目前,世界各地再次出现了“麻疹”疫情,下列关于引起“麻疹”的致病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微生物的细胞与动植物的细胞的差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该微生物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生命特征
C.该微生物的细胞由蛋白质衣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该微生物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属于传染源
12.(2020·怀柔模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COVID-19),席卷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该病能通过飞沫在空气中传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预防,市民上街时纷纷带上口罩,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B.张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隔离治疗,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C.康复者捐献自己的血浆,利用其中的抗体可以救治新患者,此种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引起此传染病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
13.(2018·益阳模拟)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低龄化,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只要合理膳食、就不会患心血管疾病
B.白酒会导致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变稠,加重心脏负担
C.遇到突发心脏病的患者,不需要采取急救措施,直接送医院就医
D.心血管疾病既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14.(2020·九江模拟)健康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关于安全用药及急救的有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绿色底OTC,乙类非处方药标识为红色底OTC
B.患流感时只要服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C.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为“A-B-C”,即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脑外按压
D.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急救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是30:2
15.(2017八下·辽阳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生物技术也能引发新的技术革命
B.利用生物技术不能开发生物能源
C.生物技术可以克隆动物不能用于克隆植物
D.培育成功的转基因食品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6.(2020·海淀模拟)新冠疫情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和饮食健康的关注。围桌聚餐时,使用公筷夹取食物, 既能保留聚餐的氛围,又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1)为了探究使用公筷是否能降低细菌对菜品的污染,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由 11 名实验者共同食用 6 道菜。每道菜被均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就餐时,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检测结果如下表。
①餐前检测发现,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这是因为蒸煮炒等环节, 起到了 作用,使菌落数减少。
②A 处是 就餐组。
③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将菜品均分为两份,本实验中研究者还采取的措施有 。
④ A 就餐组的每道菜品中菌落数均高于公筷组,原因是不同菜品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交叉污染,以及 中的细菌通过筷子传到菜品中。
(2)由此推测,使用公筷可避免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病原体随食物传播的风险。 这种就餐方式在预防传染病措施中属于 。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请提出一条聚餐时的健康倡议 。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7.(2020七上·高州月考)资料分析
仔细阅读并观察图示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为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图示,图中的序号表示在植物体器官形成的过程中不同的生理过程 。
材料二 :下图是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考察时,采集的一些植物,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并尝试将这些植物根据他们的特征进行了分类 。
(1)材料一中,②过程为 ,在此过程中 , 复制后形成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到两个新细胞中,经过③过程形成的是 ,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
(2)材料一中,假若经历了图一的各个生理过程形成了G这个结构层次,然后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植物体
,则该植物属于 植物 。
(3)材料二中将六类植物进行了分类,则②是指 ,⑤是 ,图中能终生生活在水里的植物类型是 (填字母 ),这类植物没有 的分化 。
(4)材料二中④⑤⑥不能产生种子,它们用 繁殖后代
。
(5)上述六类植物中,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指示植物的是 (填字母 )
18.(2020·江门模拟)下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生物的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
(1)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 (填字母)
(2)图 (填字母)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
(3)善于观察的某同学一眼就认出[B]是 ,因为它的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而且还知道[B]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即用 繁殖
(4)图中生物营养方式都是 (填“自养”或“异养”),其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 (填字母)。
(5)D的主要生殖方式是 生殖。
(6)图中的B能产生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19.(2019七上·蒙阴期中)自然界因动物的存在而更加活泼有趣,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统计了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动物一生中的平均活动时间(用百分比表示),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动物 休息 进食 与其它物种关系 其他活动
物种甲 20% 55%
吃种子 15%
追逐、捕食物种乙 10%
物种乙 20% 45%
吃种子 25%
被物种甲追逐、捕食 10%
物种丙 75% 15%
吃物种甲
10%
物种丁 70% 20%
吃物种丙
10%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 ,它们参与构成 条食物链,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 。
(2)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 ; 同时,其他各种植物、细菌和真菌等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3)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 和 就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地流动。
20.(2020八下·高明期末)请根据材料内容,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该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该疾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近日称,近200个新冠肺炎疫苗研制计划中,有4支疫苗即将进入第三阶段临床试验,其中包括中国医学机构正在研发的疫苗。
6月16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称,其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试验接种后安全、有效,接种疫苗组受试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18-59岁组中按照相应程序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达100%。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是 ,该病原体的结构主要由 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是: 。
(3)请你根据其传播途径,提出可以切断新冠肺炎传播的2种方法:① ② 。
(4)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该疫苗属于 (抗原/抗体),检测体内是否产生 (抗原/抗体),如果产生该物质,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可以对抗病毒了。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5)目前,我国的新冠肺炎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在国外的部分国家还处在暴发期,作为中国公民,请你用一句话抒发此时的感想。 。
21.(2018八下·灵石期末)下图表示张贞和李雨所使用的急救方法,请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A图表示张贞和李雨正在对小王进行急救,该急救技术是人工呼吸和 ,在进行人工呼吸急救前,应先解开小王的衣领,清除口鼻中的异物,保持 畅通。
(2)张贞发现小王上肢外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张贞采取B图的指压止血法急救。请你判断:小王上肢损伤的血管类型是 ,血管的伤口在 端(a或b)。
(3)张贞和李雨对小王急救成功了,如果你在旁边,接下来,你将怎样帮助?
22.如图是转基因鼠的研制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这项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 。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3)由此推断,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填“性状”或“基因”)。
(4)在这项实验中,出生的超级鼠的变异 (填“会”或“不会”)遗传给后代。
(5)以上研究过程主要利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中的 技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单位
【解析】【解答】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故答案为:D。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把生物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据此答题。
2.【答案】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①是玉米,②是向日葵,⑤是油松都是靠种子繁殖后代,③是葫芦藓,④是肾蕨,⑥是水绵,都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可见两者的分类依据是能否产生种子,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分类,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3.【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解:A、水稻属于植物,是真核生物;
B、蝗虫属于动物,是真核生物;
C、金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是原核生物;
D、家兔属于动物,是真核生物;
故选:C
【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如噬菌体、SARS病毒、HIV等)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4.【答案】D
【知识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海带是藻类植物,它没有真正的根,依靠根状物固着在浅海岩石上,A错误。
B.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B错误。
C.银杏是裸子植物,它的种子叫白果,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C错误。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5.【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构成,A不符合题意。
B.真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B不符合题意。
C.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有寄生的也有腐生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可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2、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有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的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营养方式属于异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靠孢子繁殖后代。
6.【答案】D
【知识点】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A.鲫鱼、龟和鲸分别属于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爬行类和哺乳类,体内都有脊柱;而章鱼身体柔软,体表有外套膜,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A不符题意。
B.海蜇和海葵都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体内没有脊柱;而带鱼是脊椎动物中的鱼类,体内有脊柱;珊瑚不属于生物,B不符题意。
C.鱿鱼、鲍鱼、章鱼属于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软体动物,体内没有脊柱;鲸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类,体内有脊柱,C不符题意。
D.鲤鱼属于鱼类,龟和娃娃鱼属于两栖类,鲸属于哺乳类,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而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都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7.【答案】D
【知识点】环境的组成和生态因素
【解析】【解答】影响蝗虫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别的种类的动物再加田野里的其他蝗虫。
故答案为:D。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解答】A.干旱会使植物的叶萎蔫,主要是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A正确。
B.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体现了树这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
C.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又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C错误。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9.【答案】C
【知识点】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结构
【解析】【解答】美国建于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生物圈2号是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因把地球本身称作生物圈1号而得此名。它由美国前橄榄球运动员 约翰 艾伦发起,并与几家财团联手出资,委托空间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承建,历时8年,耗资1.5亿美元。生物圈2号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氧气未能顺利循环是导致生物圈二号失败的重要原因。由于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致使氧气含量下降,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此外生物圈二号中降雨失控、多数动物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等也是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A错误;
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只包括生物部分的生产者,不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不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B错误;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C正确;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D错误。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据此解答。
10.【答案】D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垃圾等,不断排放到环境中,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使生态平衡失调;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以及烟气中的二噁英类剧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喷药灭虫会直接破坏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导致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残留的农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剧毒不易降解的农药还会沿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因此这些活动都会对生物圈造成不利的影响。而植树造林、养花种草可以提高绿化面积,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可见③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如, 植树造林、 养花种草 ;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又可分为二大类:一是直接破坏,如过度的砍伐、开垦、放牧、狩猎、捕捞等,二是间接地破坏,如:工业的排污、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大气变暖等等。其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
11.【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A、麻疹是由于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说法错误。
B、麻疹是由于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B说法正确。
C、麻疹是由于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衣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说法错误。
D、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流行起来要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散播病原体的人与动物,麻疹病毒在该传染病中是病原体,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传染病的基本环节、病毒的基本结构,比较简单,熟记即可,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是能引起人与动物患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
12.【答案】C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A.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因此戴口罩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A正确。
B.张某在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医院马上对其进行隔离,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该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B正确。
C.治疗新冠肺炎其中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对重症患者注射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的血清,因为康复者体内含有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2)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13.【答案】D
【知识点】生活方式病
【解析】【解答】A、合理膳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但不能完全预防,如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与遗传有关,即使改变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也无法预防。现在心血管疾病出现低龄化倾向,青少年也时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A不符合题意;
B、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促进血液循环,还能舒筋活血、御寒壮骨,B不符合题意;
C、遇到突发心脏病患者要迅速拨打“120”,同时采取胸外心脏挤压以及人工呼吸进行救助,不能搬运送往医院抢救,C不符合题意;
D、人的心血管健康状除了受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这三个因素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所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节制糖、盐和动物脂肪的摄入,不抽烟,经常体检并在必要时调节血压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14.【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药;急救常识
【解析】【解答】A.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图案分为红色和绿色,红色专有标识用于甲类非处方药药品,绿色专有标识用于乙类非处方药药品和用作指南性标志,A错误。
B.抗生素是用来治疗因病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对于病毒性的等其他疾病无疗效,B错误。
C.2010年,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在联合制定的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将心肺复苏顺序规定为:首先实行胸外按压,再实行开放气道,接着是人工呼吸,C错误。
D.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结合时,要先做30次心脏按压,并保持气道通畅,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复进行,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2)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
15.【答案】A
【知识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生物技术产业是新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创新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出来的,引发新的技术革命,A正确.
B、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B错误.
C、广义的克隆包括扦插枝条、植物组织培养产生出幼苗、培育出多利羊、嫁接等,植物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等等生物技术克隆后代,C错误;
D、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看法,如今的科学技术检测技术还不能肯定其对人类和环境的无害性,但随着工夫的展开和科学技术的不时进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辩论大概会有一个后果,我们当今的科技技术不能确保转基因食品将来的损害,D错误.
故选:A.
【分析】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16.【答案】(1)高温灭菌;不使用公筷;让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口腔
(2)切断传播途径
(3)聚餐用公筷,文明又安全
【知识点】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①蒸煮炒过程中的高温可以使大部分的细菌灭活,所以烹饪过的菜品中菌落数少于“凉拌黄瓜”。
②本实验采用对照实验,不使用公筷就餐组为对照组,使用公筷就餐组为实验组,实验变量为是否使用公筷,故A处是不使用公筷就餐组。
③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将同一菜品均分为两份,同时要求每名实验者对同一道菜的两份交替取食,避免由于实验者个人偏好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④食用菜品过程中,实验者的筷子会与口腔、不同菜品接触,所以会导致不使用公筷每道菜品中菌落数均高于公筷组就餐组。(2)预防传染病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使用公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病菌传播到人体的概率。(3)实验表明,使用公筷可以大大降低病菌的传播,所以:聚餐用公筷,文明又安全。
【分析】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使用公筷是否能降低细菌对菜品的污染,采用对照试验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不使用公筷就餐组为对照组,使用公筷就餐组为实验组,单一变量为是否使用公筷,观察两组菜品中细菌数目的变化,分析结果得到结论。
17.【答案】(1)细胞分裂;遗传物质(或染色体);组织
(2)被子(或绿色开花)
(3)DE;C;F;根茎叶
(4)孢子
(5)C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细胞分裂
【解析】【解答】(1)图中可以看出,经过②过程,细胞数量增多了,所以这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的过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在分裂时,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经过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改变,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有不同的组织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所以图中的G结构是器官,该器官为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所以判断该植物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3)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②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属于被子植物,D向日葵和E玉米都属于被子植物,⑤没有真正的根,根为假根,是苔藓植物的基本特征,C葫芦藓属于裸子植物,F是水绵属于藻类植物,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比较低等的植物类群。
(4)④⑤⑥都不能产生种子,属于孢子植物,主要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后代。
(5)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根为假根,起固着作用,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即图中的C葫芦藓。
故答案为:(1)细胞分裂、遗传物质(染色体)、组织;(2)被子(绿色开花);(3)DE、C、F、根茎叶;(4)孢子;(5)C。
【分析】此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生物的分类等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解答此题还需要熟记植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根据绿色植物的生殖特点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着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
18.【答案】(1)E
(2)A;分裂;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青霉;孢子
(4)异养;A、D
(5)出芽
(6)青霉素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E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主要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进行复制、繁殖新的病毒。(2)图A是细菌,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所以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3)曲霉和青霉都属于多细胞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其中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生有成串的孢子;而曲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球状,因此图中B是青霉,C是蘑菇也属于多细胞真菌,都靠孢子来繁殖后代。(4)图中的A细菌; B青霉,C蘑菇,D酵母菌,都属于真菌;E病毒。细菌、真菌、病毒都不含叶绿体,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其中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5)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生长迅速,这时,可以看到所有细胞上都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所以酵母菌主要通过出芽进行生殖。(6)图B青霉发酵能产生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分析】图中的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DNA集中的区域,是细菌;图B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是青霉,属于真菌;图C有菌盖和菌柄构成,是蘑菇,属于真菌;图D有细胞核和大液泡,是酵母菌,属于真菌。图E是病毒。
19.【答案】(1)消费者;2;丁
(2)植物(或种子);物种乙和物种丙;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3)物质;能量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1)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所以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消费者,它们参与构成2条食物链,即植物→物种甲→物种丙→物种丁;植物→物种乙→物种甲→物种丙→物种丁,因此,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丁。(2)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物种乙、物种丙和植物;同时,其他各种植物、细菌和真菌等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3)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例如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将能量贮存在有机物中,制造有机物的原料来自于无机环境,在食物链中,物种甲吃植物的种子,物种丙吃物种甲,物种丁吃物种丙。可见,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地流动。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0.【答案】(1)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
(2)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
(3)常洗手和戴口罩;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消毒
(4)抗原;抗体;特异性
(5)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从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到社会各方捐款捐物,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到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强化攻关,从基层组织群防群治构筑严密防线到防控物资相关生产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中华儿女以实际行动凝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国公民,我要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中华儿女点赞!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由题意可知,该疾病是由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简单,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组成的,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2)传染源是指携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能够在人和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因此传染源是新冠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传染病发病之初我国果断的采取了封城、要求民众戴口罩、勤洗手,对所处的环境进行消毒,等一系列措施,这在传染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4)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疫苗属于抗原,要定期接受抽血检测,检测体内是否产生抗体,如果产生该物质,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对抗病毒了。志愿者接种了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5)面对疫情,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科学战“疫”,现在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国外的部分国家还处在暴发期。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从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到社会各方捐款捐物,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到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强化攻关,从基层组织群防群治构筑严密防线到防控物资相关生产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中华儿女以实际行动凝聚起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中国公民,我要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中华儿女点赞!
【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疾病,它具备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的流行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病原体、异物等进入人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进入人体内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
21.【答案】(1)胸外心脏挤压;呼吸道
(2)动脉;b
(3)拨打120求救
【知识点】急救常识
【解析】【解答】(1)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
(2)平时说的外伤出血是指体动脉和体静脉出血。体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而体静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体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而体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流回心脏的血管,压力小,血流较缓。题中外伤出血,血色鲜红,从伤口喷出,可以判断是动脉出血,因而应该在近心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止血。
(3)要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
【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22.【答案】(1)个体大小(或“大小”);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控制(或“决定”)性状
(3)基因
(4)会
(5)转基因
【知识点】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题图可知,在这项实验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或“大小”),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基因控制(或“决定”)性状。
(3)由此推断,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基因作为遗传物质可以传下去。
(4)由于该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所以在这项实验中,出生的超级鼠的变异会遗传给后代。
(5)以上研究过程主要利用了现代生物技术中的转基因技术。
故答案为:(1)个体大小(或“大小”);大鼠生长激素基因;(2)基因控制(或“决定”)性状;(3)基因;(4)会;(5)转基因
【分析】(1)用显微注射技术,成功地将大鼠生长激素重组基因导入一个小鼠的受精卵里面去,结果使出生的小鼠变成了大鼠。这是因为小鼠获得了大鼠的重组生长激素基因,它与其同胞兄妹完全不一样,它生长迅速,体积大了1倍,被称为转基因超级鼠。
(2)该实验中:
①被研究的性状:鼠的个体大小(体积大小是一种性状)。
②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③转基因方法:显微注射法。
④实验结果:转基因超级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幼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1倍。
⑤该实验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⑥实验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控制性状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