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章末测试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吉林模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兔的黑毛和直毛 D.人有耳垂和无耳垂
【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番茄的红果与黄果,表示番茄的颜色的不同表现,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豌豆的茎的高度的不同表现,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家兔毛的黑色与毛的直曲不是生物的同一性状,所以不属于相对性状,故C符合题意。
D、人的耳垂的有无属于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属于相对性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相对性状,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相对性状的概念,在区别一对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需要紧扣三个点: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变现类型。
2.(2020七上·定远月考)在细胞中,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是 ( )
A.染色体内的DNA B.染色体内的蛋白质
C.线粒体内的核糖 D.叶绿体中叶绿素
【答案】A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基因是决定生物的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一个基因只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可见,在细胞中,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是染色体的DNA ,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知: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是基因。
3.(2020·大庆)同一胎出生的三只小猫,在毛色上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适应
【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属于变异,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进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volution,原义为“展开”,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渐变化、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因此“同一胎出生的三只小猫,在毛色上并不完全相同”不是进化现象,更不是适应环境的现象。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现象叫生物的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4.(2020·福建)正常男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
A.22对+XX B.22对+XY C.22条+X D.22条+Y
【答案】B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如图所示:
因此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5.(2020·新疆)以下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有一定数量的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C.染色体在任何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D.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遗传物质是DN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核,如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NA或RNA),没有染色体,错误。
C.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即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错误。
D.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遗传物质是D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据此解答。
6.(2020八下·交城期末)下列哪种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 )
A.珠被细胞 B.表皮细胞 C.卵细胞 D.受精卵
【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珠被细胞、表皮细胞、受精卵都属于体细胞,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故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
故答案为:C。
【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即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
7.(2019·彭水模拟)患有遗传性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若为女孩,则100%为佝偻病,后代若为男孩,则100%正常,请判断此遗传病是属于(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B.常用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C.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D.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该病性别差异大,且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则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8.(2019八上·江门期末)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b传给他儿子的概率是( )
A. B. C. D.0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儿子的染色体中Y一定来源于父亲,X一定来源于母亲。男子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b,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因此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b传给儿子的概率是O。
故答案为:D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9.(2020·西宁)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与图示相符的是( )
A.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DNA④基因 B.①细胞核②DNA③染色体④基因
C.①细胞核②基因③染色体④DNA D.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基因④DNA
【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五者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因此1表示细胞核、2表示染色体、3表示DNA,4表示基因。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分析】生物的的性状、基因、DNA、染色体及细胞核的关系:在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条DNA分子,DNA分子上有许多的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是基因。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10.(2020八上·德城期末)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 )
A.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C.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D.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环境决定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这是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形状受环境的影响,但是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说明环境影响的形状改变没有遗传,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B正确。环境改变可引起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甘蓝具有遗传性,也具有变异性,C错误;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11.(2020·青岛)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相似性
B.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C.生物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D.转基因超级鼠实验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生物的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而不包括子代个体间的相似性,A错误。
B.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则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
C.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C错误。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转基因超级鼠,是在普通鼠的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注射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再使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结合,这样才能使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两到三倍,体积大一倍。转基因超级鼠与普通鼠对照,表明生物的基因控制性状,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耳垂、皮肤的色泽、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这些属于形态特征;人的血型、植物见光后叶绿体产生叶绿素,这些属于生理特性。(3)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12.(2020·岳阳)获取下列优质农产品,需要有新基因产生的是( )
A.高产抗倒伏小麦 B.杂交水稻
C.嫁接水蜜桃 D.太空椒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经过多次杂交,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A错误。
B.杂交、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个体,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
C.嫁接水蜜桃属于无性繁殖,没有新基因产生,C错误。
D.经过带种子遨游太空及培育,得到太空椒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2019·山西)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BarbaraMcClintock)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种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座子”中不含遗传信息
B.“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无关
C.每条染色体上均只有一个基因
D.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因此“转座子”中含有遗传信息,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有关,B不符合题意;
C、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DNA分子很长,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每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不符合题意;
D、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
2、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成对存在的染色体(如人的体细胞核中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
3、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4.(2017八下·景泰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③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⑤变异主要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①正确;
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②错误;
③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材料,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③正确;
④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④错误;
⑤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⑤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5.(2020八下·简阳开学考)我国法律禁止近亲结婚的理由是( )
A.近亲结婚使其后代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
B.近亲结婚生育的孩子都不健康
C.近亲结婚造成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出现的频率高
D.近亲结婚会造成后代不育
【答案】A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近亲有共同的祖先,并遗传共同基因的可能性更大,携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故答案为:A。
【分析】每个人的染色体上都有可能携带一些致病基因,当这些致病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人体表现出来时,人会患某种遗传病。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6.探究实验:在探索“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品种花生袋和乙品种花生袋中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各取出1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然后统计绘制成表,并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
品种 测量结果 甲品种花生 a
长轴长度(毫米) 12 14 16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 b 毫米 24毫米
(1)实验中,你们是如何取样( )
A.在大、小两个品种中各自随机取样30粒
B.在大中挑大,小中挑小30粒
C.在大中选出大、小两组30粒
D.在小中选出大、小两组30粒
(2)小组成员对两个品种花生进行了测量分析,下表是小组测量的记录结果.请在表格ab处填上适当词语以完善表格.
品种 测量结果 甲品种花生
长轴长度(毫米) 12 14 16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 毫米 24毫米
(3)请根据表中平均值数据将右侧直方图绘完整.
(4)如果将乙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5)比较大、小分布范围和平均值,我们知道,大花生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平均值,说明长短性状受 控制.
(6)小花生果实之间长度也有差异,说明长短发生也受 影响.
【答案】(1)A
(2)乙品种花生;15.7或者16
(3)
(4)不能
(5)遗传物质
(6)环境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奶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能够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抽取一定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的种子作样本.
(2)a表示:乙品种花生.b表示:甲品种花生长轴长度平均值=(12×2+14×4+16×20+18×4)÷30≈15.7(毫米)
(3)直方图:见右图
(4)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花生果实的大小是比较出来的,不光和选种有关,因此引起食物变异的原因不仅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还可能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5)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控制.
(6)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也有短,这主要是环境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由是不能遗传的.
故答案为:(1)A;
(2)乙品种花生;15.7或者16;
(3)
(4)不能;
(5)遗传物质;
(6)环境.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 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 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7.(2019八下·江津月考)科学家们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
(2)根据图可以判断,甲为 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其染色体表示为 。
(3)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共含有 条染色体,其中染色体的组成表示为 。
【答案】(1)成对
(2)女;22对+XX
(3)23;22条+X或22条+Y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1)在图中很明显地就能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的。
(2)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相同,其性染色体为XX,因此图甲表示的是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其体细胞染色体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X。
(3)乙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一样,是XY染色体,为男性的染色体组成。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为23条,男性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常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18.(2020·天水)番茄的果皮颜色有红色、黄色。下表是关于番茄果皮颜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一代的性状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 黄果 105 109
2 红果 红果 248 0
3 红果 红果 305 102
(1)在组合3中,亲本是红果,子代中出现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组合 可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组合1中红果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
(4)组合1中红果亲本与组合3中红果亲本杂交,得到红果子代的概率是 。
【答案】(1)变异
(2)3;红果
(3)Aa
(4)75%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子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有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所以,根据题干所述,亲本是红果,子代中出现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组合3中,亲本性状红果X红果,子代性状出现了黄色,则表明黄色是隐性性状,红色是显性性状。
(3)组合1中,亲代为红果 X黄果,子代中的红果与黄果所占的比例为1:1,所以可以得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红果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4)根据题意,组合1中红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组合3中红果的基因型为Aa,两者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后代得到红果的概率为75%,
故答案为:(1)变异;(2)3、红果;(3)Aa;(4)75%。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性状的遗传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理解: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一对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19.(2020·菏泽)我国大约有20%~25%的人患有不同种类的遗传病,遗传病一般不能根治,但可以预防。为达到优生的目的,我国开展优生工作的措施主要有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等。请分析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一中2表示 。
(2)分析图二所示的遗传情况图解,可根据 (填序号)判断出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3)请写出图二中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4)若图二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新婚夫妇,该夫妇希望生一个肤色正常女孩的概率是 。
(5)图二中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通过 随染色体传递给8号个体。
【答案】(1)基因
(2)1、2、6
(3)Aa
(4)25%
(5)精子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因此,图一中2表示基因。(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分析图二所示的遗传情况图解,可根据 1、2、6判断出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肤色正常为显性性状,白化病为隐性性状。(3)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性状,肤色正常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用A表示,白化病是隐性状性状,由隐性基因用a表示。3号是白化病,其基因组成是aa,8号是白化病,其基因组成是aa,必来自于亲代各一个基因a,这样4号肤色正常,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分析可知,图二中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Aa。(4)通过(3)分析可知,7号肤色正常,其基因组成是Aa,又因为6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其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综上分析可知,若图二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新婚夫妇,该夫妇希望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50%,生男生女概率均等,因此,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为25%。(5)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图二中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通过精子随染色体传递给8号个体。
【分析】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20.(2019八下·重庆月考)我省二孩政策逐步放开。有一对夫妇符合“二孩”生育政策,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对夫妇男为双眼皮,女为单眼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一个新生命的起点,一般情况下,①形成的场所为 。
(2)父亲产生的正常精子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3)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 染色体上。
(4)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中,其中一对如图丙所示,这人的性别是 。
(5)已知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若乙图是控制女孩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则父亲是双眼皮,母亲是单眼皮,则该女孩是单眼皮的几率是 。
(6)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为男孩的几率是 。
(7)若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这种性状 (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1)输卵管
(2)23条
(3)Y
(4)男性
(5)50%
(6)50%
(7)不能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受精过程;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1)观察图示可知:①为受精卵,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2)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3条。
(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
从图中看出男性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Y染色体上。
(4)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还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如图丙所示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人的性别是男性。
(5)由题干可知,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受基因B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受基因b控制。这对夫妇男为双眼皮,女为单眼皮。双眼皮父亲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BB或Bb,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bb;通过乙图可以看出女孩的基因组成为bb,并且她的这对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Bb。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则该女孩是单眼皮的几率是50%。
(6)从(3)题遗传图解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为男孩的几率是50%。
(7)若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而体内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没有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她的双眼皮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其原因是她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1.(2020·赤峰)请根据下面有关资料完成问题。
(1)在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研究人员培育出的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仔顺利降生。如图为荧光猪繁殖过程示意图。
Ⅰ.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Ⅱ.研究人员说,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这种荧光猪变异类型属于 。
(2)猪的耳型有垂耳和立耳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T、t控制),下表为3组猪的交配实验结果。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① 甲(垂耳)×乙(垂耳) 12(垂耳):4(立耳)
② 丙(立耳)×丁(垂耳) 8(垂耳):9(立耳)
③ 戊(立耳)×己(立耳) 全为(立耳)
Ⅲ.由交配组合 可以判断垂耳是显性性状。
Ⅳ.交配组合②中亲本丁的基因组成为 。组合②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为垂耳的雌雄猪相互交配后,后代产生立耳猪的概率是 。
【答案】(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可遗传的变异
(2)①;Tt;25%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Ⅰ.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而未注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普通猪,通过对比可知猪是否发绿色荧光是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的,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这一实验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是转基因生物技术运用的结果。Ⅱ.荧光猪是遗传物质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2)Ⅲ.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从表中所示遗传结果,亲代都是垂耳×垂耳,而后代中出现了立耳的个体,说明立耳是隐性性状,垂耳是显性性状。所以由交配组合①可判断垂耳是显性性状。Ⅳ.交配组合②丙(立耳)×丁(垂耳),子代个体中出现了立耳,说明丁(垂耳)个体中存在隐性基因t,丁的基因型为Tt,丙的基因tt,丙、丁交配组合②tt×Tt后代有两种基因型为垂耳Tt和立耳tt,比例为1:1。
组合②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为垂耳(Tt)的雌雄猪相互交配后,遗传如图:
所以后代产生立耳猪的概率是25%。
【分析】(1)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生物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22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章末测试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吉林模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C.兔的黑毛和直毛 D.人有耳垂和无耳垂
2.(2020七上·定远月考)在细胞中,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是 ( )
A.染色体内的DNA B.染色体内的蛋白质
C.线粒体内的核糖 D.叶绿体中叶绿素
3.(2020·大庆)同一胎出生的三只小猫,在毛色上并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 )
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适应
4.(2020·福建)正常男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
A.22对+XX B.22对+XY C.22条+X D.22条+Y
5.(2020·新疆)以下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就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每种生物的细胞内都有一定数量的结构相同的染色体
C.染色体在任何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
D.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6.(2020八下·交城期末)下列哪种细胞中基因成单存在( )
A.珠被细胞 B.表皮细胞 C.卵细胞 D.受精卵
7.(2019·彭水模拟)患有遗传性佝偻病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若为女孩,则100%为佝偻病,后代若为男孩,则100%正常,请判断此遗传病是属于( )
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B.常用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C.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D.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8.(2019八上·江门期末)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b传给他儿子的概率是( )
A. B. C. D.0
9.(2020·西宁)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与图示相符的是( )
A.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DNA④基因 B.①细胞核②DNA③染色体④基因
C.①细胞核②基因③染色体④DNA D.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基因④DNA
10.(2020八上·德城期末)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从甘蓝引种过程可看出( )
A.环境改变可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不遗传
C.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D.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环境决定
11.(2020·青岛)下列关于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相似性
B.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C.生物的所有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
D.转基因超级鼠实验说明基因控制性状
12.(2020·岳阳)获取下列优质农产品,需要有新基因产生的是( )
A.高产抗倒伏小麦 B.杂交水稻
C.嫁接水蜜桃 D.太空椒
13.(2019·山西)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BarbaraMcClintock)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种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转座子”中不含遗传信息
B.“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无关
C.每条染色体上均只有一个基因
D.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14.(2017八下·景泰期末)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变异对生物都是有害的
③可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
④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⑤变异主要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
15.(2020八下·简阳开学考)我国法律禁止近亲结婚的理由是( )
A.近亲结婚使其后代获得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
B.近亲结婚生育的孩子都不健康
C.近亲结婚造成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出现的频率高
D.近亲结婚会造成后代不育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6.探究实验:在探索“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从甲品种花生袋和乙品种花生袋中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各取出10粒花生果实做样品,进行样品果实长轴长度的测量,然后统计绘制成表,并由此得出探究结果,请回答:
品种 测量结果 甲品种花生 a
长轴长度(毫米) 12 14 16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 b 毫米 24毫米
(1)实验中,你们是如何取样( )
A.在大、小两个品种中各自随机取样30粒
B.在大中挑大,小中挑小30粒
C.在大中选出大、小两组30粒
D.在小中选出大、小两组30粒
(2)小组成员对两个品种花生进行了测量分析,下表是小组测量的记录结果.请在表格ab处填上适当词语以完善表格.
品种 测量结果 甲品种花生
长轴长度(毫米) 12 14 16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 毫米 24毫米
(3)请根据表中平均值数据将右侧直方图绘完整.
(4)如果将乙花生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小花生,这种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5)比较大、小分布范围和平均值,我们知道,大花生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平均值,说明长短性状受 控制.
(6)小花生果实之间长度也有差异,说明长短发生也受 影响.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7.(2019八下·江津月考)科学家们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
(2)根据图可以判断,甲为 性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其染色体表示为 。
(3)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共含有 条染色体,其中染色体的组成表示为 。
18.(2020·天水)番茄的果皮颜色有红色、黄色。下表是关于番茄果皮颜色的三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一代的性状和植株数目
红果 黄果
1 红果 黄果 105 109
2 红果 红果 248 0
3 红果 红果 305 102
(1)在组合3中,亲本是红果,子代中出现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组合 可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组合1中红果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
(4)组合1中红果亲本与组合3中红果亲本杂交,得到红果子代的概率是 。
19.(2020·菏泽)我国大约有20%~25%的人患有不同种类的遗传病,遗传病一般不能根治,但可以预防。为达到优生的目的,我国开展优生工作的措施主要有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等。请分析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一中2表示 。
(2)分析图二所示的遗传情况图解,可根据 (填序号)判断出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
(3)请写出图二中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4)若图二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新婚夫妇,该夫妇希望生一个肤色正常女孩的概率是 。
(5)图二中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通过 随染色体传递给8号个体。
20.(2019八下·重庆月考)我省二孩政策逐步放开。有一对夫妇符合“二孩”生育政策,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这对夫妇男为双眼皮,女为单眼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一个新生命的起点,一般情况下,①形成的场所为 。
(2)父亲产生的正常精子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3)假如一个性状总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决定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 染色体上。
(4)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中,其中一对如图丙所示,这人的性别是 。
(5)已知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B)决定的。若乙图是控制女孩眼皮性状的一对基因,则父亲是双眼皮,母亲是单眼皮,则该女孩是单眼皮的几率是 。
(6)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为男孩的几率是 。
(7)若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这种性状 (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
21.(2020·赤峰)请根据下面有关资料完成问题。
(1)在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研究人员培育出的首例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猪仔顺利降生。如图为荧光猪繁殖过程示意图。
Ⅰ.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
Ⅱ.研究人员说,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这种荧光猪变异类型属于 。
(2)猪的耳型有垂耳和立耳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T、t控制),下表为3组猪的交配实验结果。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① 甲(垂耳)×乙(垂耳) 12(垂耳):4(立耳)
② 丙(立耳)×丁(垂耳) 8(垂耳):9(立耳)
③ 戊(立耳)×己(立耳) 全为(立耳)
Ⅲ.由交配组合 可以判断垂耳是显性性状。
Ⅳ.交配组合②中亲本丁的基因组成为 。组合②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为垂耳的雌雄猪相互交配后,后代产生立耳猪的概率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解析】【解答】A、番茄的红果与黄果,表示番茄的颜色的不同表现,属于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豌豆的茎的高度的不同表现,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家兔毛的黑色与毛的直曲不是生物的同一性状,所以不属于相对性状,故C符合题意。
D、人的耳垂的有无属于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叫相对性状,属于相对性状,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查生物的相对性状,为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相对性状的概念,在区别一对性状是否是相对性状,需要紧扣三个点: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变现类型。
2.【答案】A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
【解析】【解答】基因是决定生物的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一个基因只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可见,在细胞中,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的是染色体的DNA ,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需要熟知: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是基因。
3.【答案】B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析】【解答】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属于变异,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生物进化是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进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volution,原义为“展开”,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渐变化、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因此“同一胎出生的三只小猫,在毛色上并不完全相同”不是进化现象,更不是适应环境的现象。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亲代和子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相似特征现象叫生物的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生物的变异。
4.【答案】B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如图所示:
因此正常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
【分析】人的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5.【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A.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遗传物质是DNA,错误。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核,如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NA或RNA),没有染色体,错误。
C.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即减少一半,因此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错误。
D.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遗传物质是DN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的细胞核中有携带遗传物质的结构-染色体,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是DNA,每个DNA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才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据此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解析】【解答】珠被细胞、表皮细胞、受精卵都属于体细胞,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故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卵细胞属于生殖细胞,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
故答案为:C。
【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即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
7.【答案】C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该病性别差异大,且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则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
故答案为:C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8.【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儿子的染色体中Y一定来源于父亲,X一定来源于母亲。男子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b,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因此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色盲基因b传给儿子的概率是O。
故答案为:D
【分析】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决定着人的性别.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女性的卵细胞只有一种类型: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X精子和Y精子,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发育成男孩.
9.【答案】A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五者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因此1表示细胞核、2表示染色体、3表示DNA,4表示基因。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分析】生物的的性状、基因、DNA、染色体及细胞核的关系:在细胞核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条DNA分子,DNA分子上有许多的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是基因。基因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的。
10.【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天津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只有3.5kg,但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叶球可重达7kg左右,这是生物的变异,生物的形状受环境的影响,但是再引种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说明环境影响的形状改变没有遗传,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B正确。环境改变可引起不可遗传的变异,A错误;甘蓝具有遗传性,也具有变异性,C错误;甘蓝叶球的大小仅由由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
【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
11.【答案】D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性状和相对性状;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生物的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而不包括子代个体间的相似性,A错误。
B.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如果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则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
C.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C错误。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决定性状的表达,一个基因对应一个性状。转基因超级鼠,是在普通鼠的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注射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再使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核结合,这样才能使其中携带着转入的基因。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两到三倍,体积大一倍。转基因超级鼠与普通鼠对照,表明生物的基因控制性状,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2)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都称为性状。如耳垂、皮肤的色泽、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这些属于形态特征;人的血型、植物见光后叶绿体产生叶绿素,这些属于生理特性。(3)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
12.【答案】D
【知识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解析】【解答】A.经过多次杂交,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A错误。
B.杂交、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个体,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
C.嫁接水蜜桃属于无性繁殖,没有新基因产生,C错误。
D.经过带种子遨游太空及培育,得到太空椒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答案】D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A、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因此“转座子”中含有遗传信息,A不符合题意;
B、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转座子”与生物的性状有关,B不符合题意;
C、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DNA分子很长,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DNA分子上,每条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C不符合题意;
D、由基因跳动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具有遗传效的DNA片段。
2、DNA (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在每种生物的体细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成对存在的染色体(如人的体细胞核中有23对,即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在每个DNA上有许多个基因。
3、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14.【答案】D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解: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①正确;
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②错误;
③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材料,对生物的进化有意义,③正确;
④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④错误;
⑤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⑤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5.【答案】A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解析】【解答】近亲有共同的祖先,并遗传共同基因的可能性更大,携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故答案为:A。
【分析】每个人的染色体上都有可能携带一些致病基因,当这些致病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人体表现出来时,人会患某种遗传病。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
16.【答案】(1)A
(2)乙品种花生;15.7或者16
(3)
(4)不能
(5)遗传物质
(6)环境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奶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能够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抽取一定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的种子作样本.
(2)a表示:乙品种花生.b表示:甲品种花生长轴长度平均值=(12×2+14×4+16×20+18×4)÷30≈15.7(毫米)
(3)直方图:见右图
(4)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因而能够遗传给后代;不可遗传的变异指的是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花生果实的大小是比较出来的,不光和选种有关,因此引起食物变异的原因不仅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还可能由环境引起的变异.
(5)在相同条件下种植的大小花生,正常情况下,大花生果实长度的平均值应大于小花生果实的平均值.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控制.
(6)基因组成相同的大花生,果实的长度有长也有短,这主要是环境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仅由是不能遗传的.
故答案为:(1)A;
(2)乙品种花生;15.7或者16;
(3)
(4)不能;
(5)遗传物质;
(6)环境.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 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 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7.【答案】(1)成对
(2)女;22对+XX
(3)23;22条+X或22条+Y
【知识点】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解析】【解答】(1)在图中很明显地就能看出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两种物质组成的。
(2)分析图示可知:甲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相同,其性染色体为XX,因此图甲表示的是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其体细胞染色体表示为22对常染色体+XX。
(3)乙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不一样,是XY染色体,为男性的染色体组成。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为23条,男性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
【分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常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
18.【答案】(1)变异
(2)3;红果
(3)Aa
(4)75%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子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有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所以,根据题干所述,亲本是红果,子代中出现黄果,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组合3中,亲本性状红果X红果,子代性状出现了黄色,则表明黄色是隐性性状,红色是显性性状。
(3)组合1中,亲代为红果 X黄果,子代中的红果与黄果所占的比例为1:1,所以可以得出,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红果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下:
(4)根据题意,组合1中红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组合3中红果的基因型为Aa,两者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后代得到红果的概率为75%,
故答案为:(1)变异;(2)3、红果;(3)Aa;(4)75%。
【分析】此题考查变异、性状的遗传等基础知识,为基础题,难度不大,需要理解: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一对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19.【答案】(1)基因
(2)1、2、6
(3)Aa
(4)25%
(5)精子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因此,图一中2表示基因。(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分析图二所示的遗传情况图解,可根据 1、2、6判断出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肤色正常为显性性状,白化病为隐性性状。(3)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性状,肤色正常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用A表示,白化病是隐性状性状,由隐性基因用a表示。3号是白化病,其基因组成是aa,8号是白化病,其基因组成是aa,必来自于亲代各一个基因a,这样4号肤色正常,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分析可知,图二中4号个体的基因组成Aa。(4)通过(3)分析可知,7号肤色正常,其基因组成是Aa,又因为6号是白化病,基因组成是aa,其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综上分析可知,若图二中6号和7号个体是一对新婚夫妇,该夫妇希望生一个肤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50%,生男生女概率均等,因此,生下正常女孩的概率为25%。(5)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图二中3号个体将白化病基因通过精子随染色体传递给8号个体。
【分析】染色体是指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20.【答案】(1)输卵管
(2)23条
(3)Y
(4)男性
(5)50%
(6)50%
(7)不能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受精过程;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1)观察图示可知:①为受精卵,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2)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成对的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3条。
(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
从图中看出男性传给儿子的性染色体一定是Y,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位于Y染色体上。
(4)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还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如图丙所示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人的性别是男性。
(5)由题干可知,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受基因B控制;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受基因b控制。这对夫妇男为双眼皮,女为单眼皮。双眼皮父亲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BB或Bb,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bb;通过乙图可以看出女孩的基因组成为bb,并且她的这对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Bb。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则该女孩是单眼皮的几率是50%。
(6)从(3)题遗传图解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这对夫妇生育第二胎为男孩的几率是50%。
(7)若母亲实施了双眼皮美容手术,而体内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没有改变,因此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故她的双眼皮性状不能遗传给后代,其原因是她体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1.【答案】(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可遗传的变异
(2)①;Tt;25%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Ⅰ.注射过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绿色荧光猪,而未注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发育成普通猪,通过对比可知猪是否发绿色荧光是由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控制的,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这一实验说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这是转基因生物技术运用的结果。Ⅱ.荧光猪是遗传物质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因此荧光猪的后代也能发光。(2)Ⅲ.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从表中所示遗传结果,亲代都是垂耳×垂耳,而后代中出现了立耳的个体,说明立耳是隐性性状,垂耳是显性性状。所以由交配组合①可判断垂耳是显性性状。Ⅳ.交配组合②丙(立耳)×丁(垂耳),子代个体中出现了立耳,说明丁(垂耳)个体中存在隐性基因t,丁的基因型为Tt,丙的基因tt,丙、丁交配组合②tt×Tt后代有两种基因型为垂耳Tt和立耳tt,比例为1:1。
组合②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为垂耳(Tt)的雌雄猪相互交配后,遗传如图:
所以后代产生立耳猪的概率是25%。
【分析】(1)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2)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