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顺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顺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30 10: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顺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4题66分)
1. 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西周初年的“中国”位于今天的
A. 河北 B. 山东 C. 河南 D. 湖北
2. 史学家认为:禹治水时将各部落征调劳动人手治水的公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分散的公权力变成了集中的公权力,当禹用这一公权力对付甚至斩杀不服从命令者的时候,国家政权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开始用公权力对付甚至斩杀不服从命令者的实质是
A. 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的产生 B. 王位世袭制的创立
C. 奴隶制国家机构的完善 D. 国家机器的初步建立
3. 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治国策略。该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子
4.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5. 郭希汾在《中国体育史》中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体育最为发达,“尚武之观念,遂深入于人心,忠勇义侠之士,蔚然为一代之光,则政治为之也。”郭希汾认为当时体育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 诸侯纷争,战争频繁
C. 生产力有了极大提高 D. 诸侯王重视体育娱乐
6. 战国时期韩宣王置三川郡,以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丞相李斯长男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弗能下。当时的李由
A. 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 B. 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
C. 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国家的封地 D. 享有世袭的职权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
7. 汉制,诸侯贡金以助祭宗庙称酎金。诸侯献酎金时,皇帝亲临受金。如发现黄金的分量或成色不 足,则要受罚,诸侯王削县,列侯免国。这种有关酎金的法令称为“酎金律”。“酎金律”的出现
A. 有助于大一统国家的维护 B. 拓宽了中央政府的税收来源
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强了中央对全国的货币管理
8. 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内重外轻”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内重外轻”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内外相制”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A. 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 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 D. 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
9. 唐太宗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唐太宗思虑科举制
A. 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B. 忽视对品行的考察 C. 未能提高行政效率 D. 考试内容脱离实际
10.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元史学会会长李治安先生说:“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即使上述演化完成以后,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这表明
A. 行省具有二元化特点 B. 行省是临时性机构 C. 行省不是地方政府 D. 行省与郡县无异
11.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 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 彻底解决了决策失误的问题 D. 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12.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 B. 汉朝的“中朝” C. 隋唐的三省六部 D. 宋朝的枢密院
13. 如果将“名正言顺”当做立国之宪的话,中国古代以下机构设置明显“违宪”的是
A. 清朝的军机处 B. 宋代的枢密院 C. 唐朝的中书省 D. 汉代的外朝
14. 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15. 仰韶文化最初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以后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所发现类型相近的众文化遗址岩以仰韶文化命名。仰韶文化遗址可出土
A. 彩绘陶器 B. 水稻和蚕 C. 蛋壳陶 D. 精美玉器
16.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A.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 王权逐渐走向集中 D. 开始实行分封制
17. 如图为一位同学在学习历史时做的笔记,其中③指的是
A. 礼乐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18.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至琅邪山时所立《琅邪台刻石》上书:“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对于“书同文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将文字由隶书、籀文统一为小篆 B. 夸大了秦始皇的功绩和作用
C.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D. 不利于各地文化的快速发展
19. 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A. 北庭都护府 B. 安西都护府 C. 西域都护府 D. 宣政院
20. 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由此可见
A. 九品中正制全面严格举荐人才 B. 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C. 九品中正制导致世族势力扩张 D. 九品中正制推动了儒学发展
21. 魏晋时期南方城市迅速崛起:会稽被誉为“晋之关中”,建康的繁华可与长安、洛阳媲美,番禺(今广州)成为进出口商人云集的大都市。这一时期南方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B.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C.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 政治中心逐步南移
22.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 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 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 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 D. 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23. 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说明唐朝
A. 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 中枢权力机构完备 C. 宰相权力遭到削弱 D. 君相矛盾得到缓解
24. 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 弱化了对地方控制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5. 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
A. 民族交融助推文化趋同 B. 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
C. 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 D. 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
26. 据统计,两宋三百年间,通过科举录取进士人数超过10万人,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 导致了文化重心南移
C. 造成官僚机构急剧膨胀 D. 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
27. 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它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表明科举制
A. 提高了官员素质 B. 实现了社会公平 C. 推动了教育发展 D. 有利于中央集权
28. 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知,纸币( )
A. 产生时就注重其“防伪”功能 B. 容易导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
C.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得货币 D.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29. “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出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材料主要说明“澶渊之盟”
A. 使宋辽出现了和平交流的局面 B.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C. 完全消除了宋辽间的民族隔阂 D. 是一个完全平等的盟约
30. 两宋时期制定下列法律条文意
宋代部分法律条文节选
A. 偿付对辽“岁币” B. 拓展海上丝路
C. 推行禁榷政策 D. 规范海洋贸易
31. 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 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 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 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 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32. “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清末黄遵宪诗中提到的“大错”实际指的是
A. 打击了出口商品生产,导致中国海外贸易停顿
B. 镇压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阻碍了中国国家统一
C. 禁止官民出海贸易,动摇了中国社会稳定性
D.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中国与世隔绝而落后于时代潮流
33. 如图是明清时期的权力空间布局示意图,明朝内阁距皇帝寝宫乾清宫1000米,清朝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养心殿50米,几乎形成一条直线,同时也暗含了一条隐秘的政治轴线。这条“隐秘的政治轴线”是指
A.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行政中心逐渐北移 D. 官员地位不断提升
34. 军机处是一个顾问应对的智囊机构,起草谕旨,管理机密档案的秘书班子。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承旨”,其使命是承认和服从这种权力。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 避免了皇帝任意妄为 B. 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 未影响中央机构职权 D. 完善了皇帝独裁机制
35. 明朝把全国分为北京,南京和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并设置掌握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和掌司法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司,三者互不统属,直接面对中央。布政使司之下基本上是以府统县。这一体制
A. 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 继承了宋朝时期的三司制度 D. 否定了前代地方治理模式
36. 毛泽东说过:“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这反映出
A. 列强经济侵略推动中国的进步 B. 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
C.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具有必然性 D. 中国近代经济传承了封建经济
37. 王守仁说:“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该主张
A. 否定了先秦的孔孟儒学 B.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特点
C. 顺应了专制时代的需要 D. 肯定了个人的主体意识
38. 19世纪前期,清朝统治者说:“制夷要策首在封关,无论何国夷船,概不准其互市,而禁绝茶叶、大黄,有以制伏其命”,“中华能制外夷者在此,而外夷受制于中华者也在此。”据此推知,清朝统治者
A. 世界认知贫乏 B. 推行朝贡贸易 C. 禁绝海外贸易 D. 防范侵略得当
39. 明代万历年间的浙江《桐乡县志》记载当地植桑有蚕的利润是种稻的4倍,有时甚至可高达5倍。此现象在浙江北部地区很常见。这一现象
A. 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B. 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推动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D. 瓦解了小农经济生产模式
40. 天启、崇祯之际,内阁票拟由首辅秉笔制转变为由众阁臣分别秉笔的“分票制”,是与首辅独掌票拟有别的一种内阁权力运作方式。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阁臣权力分配改变 B. 内阁权势走向衰落 C. 中央决策效率降低 D.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41. 有学者认为,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昆曲而言,京剧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由此推知,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
A. 文人品味发生变化 B.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 京剧艺术发展成熟 D.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42. 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清朝的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据统计,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这一状况的出现
A. 导致了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B. 根源于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加重了中国劳动人民的负担 D. 将改善中国外贸的不利局面
43. 《明会典)所载的明代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根本没有“银法”。正统时期,宝钞逐渐绝迹于民间土地大宗交易;发展至成化年间,海外白银的大量流人及普遍使用,白银成为清一色土地大宗交易的货币。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 海外贸易成为国家主要财源 B. 宝钞制度阻碍白银的自由流动
C. 市场需求推动了白银货币化 D. 民间贸易改变明政府货币政策
44. 明代嘉靖初,王文显墓志铭中记述其训示子侄:“商与士,异术而同心。”王文显不仅早年弃儒就贾,而且能站在士商相通互识的高度理解义利之辨。由此可知明朝
A. 礼教束缚破除,传统观念改变 B. 提倡求实精神,经世思想普及
C. 商人地位上升,传统社会解体 D. 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念变化
二、非选择题(34分)
45. 民族问题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一贯重视处理民族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秦汉时期的最高统治者,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并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秦汉时期的思想家也全力以赴地弘扬“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文成公主的入藏,不仅保证了唐蕃间在政治上的长久友好关系,还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也传入了大唐,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张继文《从现存若干文物文献看文成公主入蕃对唐蕃经济文化的影响》
材料三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四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及作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构筑了统一的制度文化”而采取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措施。(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表现。(4分)
(4)如何认识材料四的观点?(6分)
46. 经济关系的变动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
图二废井田开阡陌
材料二 这个大文人(王安石)实在是一个不错的改革者,它能够考虑到“青苗法”,在政府和农民间建立了庞大的债权关系,还有“免役法”,即资金和劳役的替代法,这就更加大胆了。这些改革使国家富裕了…
——摘编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八课堂》
(1)分別提取材料一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3分)
(2)模仿下面的示例,简介两税法。(7分)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
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1. 【答案】C 【详解】由材料中“西周初年”“‘中国’一词”“仅指‘中央之国’或‘中央之城’”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西周分封制下能够称之为“中央之城”的也就只能是周王室的政治中心了。西周的都城有两个,一个是位于仅陕西的西京镐京,一个是位于今河南的东都洛邑。故答案为C项。AB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河北、山东、湖北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2.【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大禹建立了镇压反抗者的国家机器,说明国家的建立,D项正确;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的产生是在秦朝,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的创立者是启,排除B项;材料中涉及的是国家机构的建立而不是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
4.【答案】B 【详解】据材料,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华夷之辨的意识已经形成,以华夏和蛮夷之间的区别来强化华夏族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感,故B正确;材料并来体现出国家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民族冲突,故C项不符合题;材料没有体现血缘纽常作用,故D项排除。
5. 【答案】B
6.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郡县制度,A项错误,郡县受到中央的垂直管理,没有自治权;B项正确,因为郡县长官是由皇帝亲自任免的;C项错误,郡县长官是没有封地的;D项错误,郡县长官并没有世袭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的政治制度·郡县制
7. 【答案】A
8.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内重外轻”的局面,地方权力过小,最终在农民起义中灭亡。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引发七国之乱。东汉末年又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说明中央和地方要适度分权,C选项符合题意。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说法错误,秦朝就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不是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平衡关系,D选项排除。
9.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科举制中只看重参考士人文笔,不看重德行,最终会让百姓受害,选项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唐太宗对科举考试考察内容方面的弊端的思考,而非对科举制度监督体系的考量,选项A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考试内容不注重德行考察和考察内容脱离实际概念不同,因此选项D排除。
10.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分析元代行省制“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行省仍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某些原有性质……并非纯粹的地方官府”,根据分析得出元代行省制具备地方最高地方官府和朝廷派出机构的双重特性,这正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专制表现,故A项正确;行省制是元代地方行政制度,而且是中国省制的开端,非临时机构,故B项错误;行省制是地方一级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行省与郡县均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两者所处时代不同,题目中并未提到郡县制,故D项错误。
11. 【答案】B
12. 【答案】B 【详解】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此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或内朝”,此即“逐渐获得权力”;以削弱相权,此即“压倒了政府的大臣”,这与题干中的描述相符。故B正确;“三公九卿”中的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之下,秦代中央政府还有很多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他们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三公九卿本身就是手握重权的国之重臣,并不是皇帝左右的微臣,这与题干所述不符。故A错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是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以加强皇权,这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错误;北宋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枢密院负责军事,主要是为了分割宰相职权,与题干所述信息不符,D错误。
13.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强调立国之宪是“名正言顺”,那么违背“名正言顺”这个原则的是清朝的军机处。军机处名义上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但实际上成为了清朝的政治中枢机构,秉承皇帝旨意处理一系列政务,所以选A项。BCD项都属于国家正式机构,符合“名正言顺”的原则。
14. 【答案】D 【详解】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解答。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的.终身的;实行官僚政治,中央与地方官员一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D项正确。ABC三项无从体现。
15. 【答案】A
16. 【答案】A 【详解】材料中商王将自己说成是“帝”神的嫡系子孙,这是为了神化王权,反映了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政治特点,故选A;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体现了宗法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渐变的过程,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分封制开始于周朝,排除D。
17. 【答案】A 【详解】从材料“权力认同,天下归序”可得出,其强调的是西周的礼乐制,维护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故A项正确;BC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
18. 【答案】C 【详解】根据“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统一文字加强了各地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故选C;秦代“书同文”是指将原六国的文字统一为小篆,隶书出现于小篆之后,排除A;材料中的说法没有夸大秦始皇的功绩和作用,排除B;统一文字有利于各地文化的快速发展,排除D。
19. 【答案】C
20. 【答案】D 【详解】九品中正制衡量官吏的唯一标准是儒学的仁义忠孝,由此促成“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兴盛,这有利于儒学的发展,D正确;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权力在中正之手,标准相对主观,并不严格,排除A;九品中正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题干并未涉及到世家大族势力的扩张,排除C。
21. 【答案】A
22. 【答案】A
23. 【答案】A
24. 【答案】A
25.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风靡一时“霓裳羽衣舞”源于印度传入中国的婆罗门曲,经过一系列中国化的加工修改而成,说明中外文化交融推动了艺术创新,故选D;“趋同”的说法有误,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不是三教合一,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丝绸之路成就盛唐气象”,排除C。
26. 【答案】A
27. 【答案】D
28. 【答案】A
29. 【答案】A
30.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宋代部分法律条文规定,“旧明州括索自来入高丽商人财本及五千缗以上者,令明州籍其姓名……”和“海舶擅载外国入贡者,徒二年,财务没官”,可得出,两宋时期通过相关法律对海洋贸易进行规范,故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偿还对辽“岁币”,故A项错误;“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只提及禁榷货,其他不禁,故C项错误。
31. 【答案】D
32.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实际上是要求指出“海禁”政策产生的实质性影响。“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使中国失去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而且使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先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故D项正确。A项表述不准确,中国的海外贸易被限制,而不是被禁止导致停顿;B项说法错误,明清之际的海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的;C项说法错误,动摇社会稳定这层影响并不明显。所以答案选D。
33. 【答案】B
34. 【答案】D
35. 【答案】B
36.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中“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由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必然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经济解体也具有必然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列强经济侵略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作用,排除A项;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影响巨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近代经济与封建经济的传承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37.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王守仁提出学关键是合乎本心。与本心不一致,即便是孔子的言论,也不能认同,王守仁之意,并不以孔子的言论作为标准,这样肯定了个人的主体意识,D项正确;该主张肯定了个人的主体意识,没有涉及先秦的孔孟儒学,排除A项;经世致用是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的主张肯定了个人的主体意识,没有体现“顺应了专制时代的需要”,排除C项。故选D项。
38. 【答案】A 【详解】根据“无论何国夷船,概不准其互市,而禁绝茶叶、大黄,有以制伏其命”可知清政府认为通过限制海外贸易就能对外国形成制约,这说明清朝统治者对当时的世界形势缺乏正确的认知,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意图通过限制海外贸易以制约列强,并不是要推行朝贡贸易,排除B项;“禁绝”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清朝统治者的这一做法并不得当,排除D项。故选A项。
39. 【答案】C 【详解】材料“浙江《桐乡县志》记载当地植桑有蚕的利润是种稻的4倍,有时甚至可高达5倍”体现的当时的种桑养蚕的利润远高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这显然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排除A项;该现象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C项。
40. 【答案】D 【详解】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票拟由“首辅秉笔制”转变为“由众阁臣分别秉笔的‘分票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说明内阁首辅权力受到牵制和削弱,实质上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内阁运行方式的变化,而且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权力始终来源皇帝,排除A项;内阁权力运行方式变化并不代表内阁权势走向衰落,排除B项;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决策权在皇帝手中,内阁分票制一定程度上只会降低行政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
41. 【答案】B
42.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随着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了银贵钱贱的局面,而清政府规定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这直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C正确;材料所述现象是白银大量外流的结果,逻辑关系错误,排除A项;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排除B项;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不可能改善中国外贸的不利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
43. 【答案】C 【详解】材料“有‘钞法’‘钱法’,根本没有‘银法’”可知,明政府建立宝钞货币制度,禁用金银交易,白银不是合法货币。由“白银成为清一色土地大宗交易的货币”可知,白银货币化源于市场需求的推动,C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数据可以证明海外贸易成为国家财税的主要来源,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白银虽遭到政府抑制,但仍然在民间自由流动,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明政府决策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44. 【答案】D 【详解】明代士大夫对商人、商业的正当社会职能有着充分认识,他们肯定商业的会通资用之功,注重商民平等同视,表明人们逐步形成重利和重商的价值观念,故选D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封建社会礼教束缚并未解除,“重农抑商”等传统观念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和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的现象,并未体现经世思想普及,排除B项;传统社会并未解体,依旧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排除C项。
45. (24分)
【答案】(1)时代精神:“大一统”。
作用: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措施:政治上建立皇帝制、郡县制、察举制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等;文化上统一文字,罢黜百家,逐步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 (8分)
(2)意义: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传播了中原地区的风俗与文化;促进了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或西藏地区封建化);使中华文化愈加丰富多元;促进了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6分)
(3)表现: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4分)
(4)认识: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入中原后,必然会被中原的文明所征服。这一过程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有利于民族交融,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6分)
46. (10分)
【答案】(1)图一:铁农具的使用;图二:井田制废除,土地私有制确立。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3分)
(2)唐中期的税制改革。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分夏、秋两次征收。两税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7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