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答案必须填涂在机读卡上。)
1.商代的畿外(王畿四周)是众多方国、部族分布的地区,大小方国要向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讨,遵守一切礼仪制度,成为王室统治下的臣属之邦。每一方国,都仿照王室建立地方性的政权机构,组织军队,设置监狱,征收贡赋,直接统治它所属的人民。据此判断
A.商王朝加强了中央集权 B.商形成了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C.商王直接控制畿外地区 D.商朝国家组织形式日趋完善
2.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文书用印方面做出规定:惟天子之印称“玺”,且完全由玉制成;百官的印章统称为“印”或“章”,由铜料或木头制成。这一规制意在
A.巩固国家统一 B.加强文书管理 C.凸显皇权独尊 D.节约行政成本
3.秦统一后在岭南设立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拆毁战国时期各国所建的城郭,决通雍阻河道的堤防,拆除关隘险阻。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游,并在许多地方立碑。这些措施旨在
A.促进农耕文明发展 B.解决国家边患问题
C.增进国家的认同感 D.建立大一统的国家
4.唐朝三省是三个政府机关,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与皇帝一起在政事堂讨论国家大事并作出决定、制定政策,皇帝不能越过三省直接发布“最高指示”。据此可知,唐朝
A.君主专制得到有效遏制 B.君权相权矛盾得以解决
C.政府工作效率亟待提高 D.中央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5.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宋朝演变为台谏合一,到明清行使监察权的机构变为科道。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集权的加强 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
C.台谏分置的弊端 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
6.明朝时,皇帝遇到有不清楚的事,可以随时询问内阁学士,以便决策。奏章批答,由皇帝口授,内阁学士只照皇帝意见写下来,即所谓“传旨当笔”。据此可知,明内阁能
A.直接统领六部百司 B.是听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
C.成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D.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
7.有学者指出:“(唐朝)天子对臣下的奏章批示时,所用的文字,都很友好温和,决不用命令的口吻。然而到了明清时代的批文,就完全使用对仆从一样的粗鲁的词语,成了命令。”这一现象体现了
A.纲常伦理逐渐淡薄 B.君主素质不断降低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君臣矛盾日益激化
8.1895年4月23日,三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发出以下通知:“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这体现了
A.是瓜分中国的开始,中国民族危机更严重了
B.《马关条约》对中国危害太大,引起三国不满
C.三国反对日本侵华,维护国际正义的行为
D.中国沦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深渊
9.晚清时期光绪帝曾下诏令:“北洋要隘,大沽门户,海军各舰应在此往来梭巡,严防死守,不得远离,勿令一船闯入,若有疏虞,定将丁汝昌从重治罪!”据此判断,下诏令时正值爆发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把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6年9月,又将“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这一变化旨在
A.为了名字更好听 B.为了更加的民主
C.争取革命的胜利 D.适应抗日救亡的需要
1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大体架构是:在具有战略性的大区(如晋察冀边区)建立类似省级的政权,其下建立县、乡级政权;在大区和县政权之间,视情形建立管理若干县份的“行署”或“专署”,在县之下设管理若干乡镇的“区署”。这
A.适应了革命统一战线的需要 B.探索了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道路
C.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D.建立了与国民政府对峙的政权
12.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太原会战 D.淞沪会战
13.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试图按照古代大同思想来改造中国社会。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仿制火车、轮船,意图效法西方。这反映出
A.中体西用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B.时局变化影响农民运动
C.农民革命实践推动理论发展 D.太平天国不断走向成熟
14.中国近代,“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这一观点反映的是
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儒教 B.洋务运动存在矛盾现象
C.太平天国挑战清廷统治 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出现了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黄兴、陈天华、宋毅仁领导的华兴会,蔡元培、陶成章等领导的光复会等团体。这些团体的出现
A.促进了清末“新政”的开展 B.标志了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
C.适应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需要 D.推动了国内留学教育的发展
16.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对此组图片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①到图②反映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图②具有民族团结的寓意
C.图③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D.①②③的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17.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这种变化最能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8.湖南是《新青年》较早进入的地区之一,但直到五四前夕,《新青年》在湖南仍“销行极少”。五四运动后,“湘人亦相起研究新文化”,《新青年》销量才大増,半年之内,该省销售《新青年》达两千本。回此可见,五四运动
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推动民主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C.促使湖南成为了新思潮的中心 D.激发了国人寻求新的救国道路
19.1923年,孙中山曾说:“我们的革命运动……人数极少……现在中共组织工农运动,群众一起来,动辄成千逾万;开滦罢工、‘二七’罢工规模浩大,震惊中外,其势尤不可侮!”为此,孙中山
A.积极肯定中共的群众工作 B.热心于组织领导工农运动
C.走上了与中共合作的道路 D.开始进行伟大的北伐战争
20.192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和赞助,单纯的农民暴动是不能获得最终胜利的”,因此必须要“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 B.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21.解放战争爆发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西方认为中国共产党支撑不过半年,而毛泽东却做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主要是因为毛泽东
A.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 B.认识到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
C.认为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 D.预判国际形势对中国共产党有利
22.2021年,我们迎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的风雨兼程艰苦奋斗,党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1949年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醒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发表这番言论意在
A.促进解放战争胜利 B.转变党的工作重心
C.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国 D.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23.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3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此后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材料表明
A.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 B.新中国体现依法治国理念
C.新中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 D.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
24.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时代的是( )
A.“一边倒”、“抗美援朝”、“援越抗美”
B.“百花齐放”、“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C.“红卫兵”、“斗资批修”、“工农兵学员”
D.“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科教兴国”
二、综合题(14+20+18=5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超出区域部分不得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五尺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官道。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从修筑道路入手开发和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僰道(今四川宜宾)地区开山凿崖,修筑通往滇东北的道路。始皇统一中国后,又派常安继续修筑这条道路,五尺道从蜀南下经僰道、来提(今云南昭通)后到滇池。这条道路尽管狭窄,却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方修筑的宽达五十步的“驰道”具有同等重要意义,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
——摘编自李进《秦朝的边疆经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朝)统治者管理西南地区采取的措施,并简析其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材料二: 孙中山的民族观经历了汉族主义,五族共和,到大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摘编自朱其永《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逻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在1919年发生“转化”的原因,并指出这种“转化”对孙中山以后的政治行为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
——周恩来(1957年3月25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策”产生的积极意义。(4分)
26. (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对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前后的爱国运动, 遍及海内外所有中国人中间,国人对以往的外交政策及本国政府不再抱有希望。既如此,只有自己行动起来,“国民外交”成了一个响亮口号。爱国各阶层将帝国主义侵略和对中国主权领土的破坏视为外敌与内奸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此时中国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国民整体主动地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起来的新阶段。
——摘编自卫金桂《论五四时期的中国民族主义》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2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国际政治背景。(4分)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 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 《中国近代通史》
(2)据材料二,归纳国民革命运动中国共两党各自关注的重点并举例说明(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4分)
材料三 抗日战争部分大事摘录
时 间 大 事
1935年5月24日 《义勇军进行曲》借助电影《风云儿女》开始传唱大江南北
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8年5月26日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指出人民战争的力量及其源泉
1940年8月20日 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起总攻,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 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古代政治制度中对于重大问题决策采取集议、廷议等“协商”形式。秦朝凡是重大事件,如议帝号、封建、封禅等都与大臣商议。汉代承袭此制,如立嗣、立法、人事任免、教育、盐铁专卖、边事、出战、迁都等重大问题都要协商。集议一般由丞相、御史大夫主持,如果议题特别重要皇帝也会参加或主持。参加集议的人数根据议题牵涉面而定,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汉代设置了针对国家某项重大政策的“专题协商”会,如有关经济民生领域的盐铁专卖会议等。隋唐建立起一套“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施行”的“决策一执行”机制,以宰相为代表的中枢辅政集团“协商”议事成为皇帝最终裁决的前提和基础。在明清两代,一些重大问题决策、重要人事选任、重大案件审理通常都要进行不同方式的协商。
——据齐惠《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协商”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协商”在国家治理方面可资借鉴的经验。(6 分)
材料二 1925年, 褚辅成在善后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草案),主张“罗致各派要人、各省主帅”共23人组成国务院,接受法律限制与人民监督,协商国是。由于段祺瑞临时政府将之视为“捣乱”,这一提案无疾而终。国民党早期提倡国民会议,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响应,而后来国民会议却沦为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工具。中国共产党先后创造了“三三制”、多党合作的联合政府、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三大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成为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归宿。
——据张涛《协商民主视阈下九三学社先贤政治主张的历史定位——以褚辅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草案》为中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以来,协商民主在民国政治生活中一再受挫的原因。(6 分)
(3)新中国成立后,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制度是什么 (6分)
邻水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
1—5 DCCDA
6—10 DCACD
11—15 BDBCC
16—20 CDDCD
21—24 ADCC
25、(1)措施:设郡县;修驿道;修都江堰等水利工程。(2分)
影响:促进西南地区开发,加强与中原的经济联系;利于信息传递与政令畅通,保证这一地区的政治控制与有效管理;密切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有利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分)
(2) 原因: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五四运动的影响。(2分)
影响: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2分)
(3) 积极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4分)
26、(1)特点:主动性,爱国阶层主动抗争;广泛性,国人广泛参与爱国运动;结合性,将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2分)
背景:十月革命的推动;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4分)
(2) 国民党:关注上层,北伐战争;共产党:关注下层,领导工人运动。(4分)
教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4分)
(3)对中国: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洗血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族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世界: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6分)
27、(1)集体商议、集思广益;议题广泛,多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维护大一统政治体制(维护中央决策权威) ;决策体系具有一定开放性;保持制度的延续和发展;重视提高治理效能 (6分)
(2)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专制政府的阻挠和破坏;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协商民主自身的缺陷(只团结军政上层力量,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6分)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