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2届高三12月教师专业知识考试
生物试题
(满分:100分 ,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45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0题,每题1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南通滨江公园湿地区,总面积66 000平方米,以原低洼河道为基础进行系统改造,形成特有的“原生态水景”。该湿地有各种湿地植物,生活着水雉、黄苇鳽(jiān)等珍稀水鸟。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滨江公园中各种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B. 由低洼河道改造形成“原生态水景”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C. 流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全部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D. 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 某同学在有关报道中看到下图所示的2015~2019年江苏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当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后提出下列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
A. 人口数量变化受到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B. 2016年和2017年人口出生率的明显上升可能与放开二孩政策有关
C. 2016年至201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出生率下降
D. 人口出生率下降是江苏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重要因素,同时会引起性别比例失衡
3. 生物兴趣小组成员以西瓜5天龄幼苗子叶(子叶尚未完全展开且颜色为淡绿色)为外植体进行相关研究,得到如图所示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开始前应对幼苗子叶和MS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B. 与愈伤组织细胞相比,胚状体细胞已经分化
C. 暗处理时间长短对细胞脱分化率影响不大,但影响再分化率
D. 结果表明西瓜子叶诱导形成胚状体的最适暗处理时间是1~2周
4. 巴氏杀菌乳是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根据国家标准(GB19645-2010)每毫升合格巴氏杀菌乳中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 000个。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新鲜牛奶合适的消毒温度的探究,相关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
A.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在121℃、100 kPa条件下处理15~30 min
B. 将等量的新鲜牛奶分别置于60℃、70℃、80℃、90℃恒温水浴锅中处理15 min
C. 对处理后的牛奶进行梯度稀释后,利用涂布法接种平板并在37℃下培养24 h
D. 统计培养基上全部菌落数,以菌落数最少组的处理温度作为最适消毒温度
5. 1975年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问世,标志着现代免疫学时代的到来。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获得是以杂交瘤技术为基础的
B.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检测某些肿瘤、病原体、激素等
C.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进入人体后不会被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
D. 转基因技术开辟了生产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新途径
6. 人体血液中的凝血酶原是在肝脏细胞中由58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下图是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的示意图,
其中R、T、I分别代表不同的氨基酸。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凝血酶原的激活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B. 凝血酶和凝血酶原的肽键数相同
C. 凝血酶和凝血酶原的空间结构相同 D. 凝血酶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
7. 罗哌卡因能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线粒体基质中的H+(NADH等分解产生)向线粒体膜间隙转运,降低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从而抑制线粒体ATP的合成,促进癌细胞凋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NADH主要来自于第二阶段
B. 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驱动ATP合成
C. 罗哌卡因能促进线粒体对氧气的利用
D. 罗哌卡因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功能从而抑制H+的运输
8. 南通某中学课外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色素的分离、收集实验,其中层析柱是在注射器的外套内加入脱脂棉、滤纸纤维粉压实制成,底部注射器可收集相应色素溶液。
分离色素时先在层析柱中滴加7~8滴色素提取液,待干后重复3次,再打开输液器调节阀,滴加石油醚进行层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离色素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
B. 重复3次滴加色素提取液可提高收集色素的量
C. 层析柱需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确保不同色素相互分离开
D. 第一个分离出来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其液体呈橙黄色
9. 科研人员用荧光染料对银灰杨(2n=38)花粉母细胞微管蛋白进行染色,观察减数分裂过程.部分图像如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被荧光染色的结构是染色体
B. 按细胞分裂过程正确顺序是3→1→4→2
C. 图1所处时期的细胞中有76条染色体
D.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发生于图4细胞中
10. 鳃是硬骨鱼调节渗透压平衡的重要器官之一。右图是硬骨鱼鳃中泌氯细胞从机体内收集氯并向海水泌氯的机制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转运蛋白1运输Na+和K+都属于主动运输
B. 转运蛋白2运输Na+和Cl-都属于协助扩散
C. 泌氯细胞的泌氯需要转运蛋白1、2、3共同参与
D. 泌氯细胞中富含线粒体与其泌氯功能相适应
11. CpG岛是胞嘧啶-磷酸-鸟嘌呤的缩写,主要分布在基因启动子和转录起始区域。DNA甲基转移酶能催化CpG岛的胞嘧啶共价结合一个甲基,进而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下图是研究人员测定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良性组织细胞中BRCA1基因(乳腺癌1号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及基因表达水平得到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CpG岛中碱基C与G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接
B. 基因转录起始区域位于启动子上游,它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区域
C. CpG甲基化降低了BRCA1基因的表达,提高了患乳腺癌的风险
D. 寻找DNA甲基转移酶的特异性抑制剂是开发乳腺癌药物的新思路
12. 果蝇正常翅(Ct)对边缘缺刻(ct)显性,红跟(W)对白眼(w)显性,两对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C区的2~10区段。用“+”表示C区的2~10区段存在,“-”表示该区段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X-的红眼缺刻翅的雌果蝇和染色体组成为X+Y的白眼正常翅的雄果蝇杂交,F1中雌雄比为2∶1,且白眼全是雌果蝇,雄果蝇全是红眼。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亲代母本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B. F1中染色体组成为X-Y的合子不能发育
C. F1中正常翅果蝇与缺刻翅果蝇比为2∶1
D. 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白眼正常翅雄果蝇占1/4
13. 海洋中甲藻、蓝细菌等会产生石房蛤毒素(STX),STX与神经元及肌细胞膜上的Na+通道蛋白结合,阻断Na+的运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Na+通道蛋白转运Na+的动力来自于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
B. 神经细胞膜上Na+通道的开放可能是由细胞内外电位差改变引起
C. STX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呼吸肌收缩痉挛、血压升高
D. STX不能直接阻止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14.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阿莫西林对细菌的选择作用,首先取少量含细菌的培养液均匀涂抹在平板上,并将平板均等的分为四个区,然后在1号区放1张不含阿莫西林的圆形纸片,2、3、4号区放等大的含有阿莫西林的圆形纸片。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12~16 h(第一代),观察并测量抑菌圈的直径。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菌体,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取菌液重复上述操作,获得第二代、第三代,并记录每代抑菌圈的直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耐药菌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每代都需计算2、3、4区抑菌圈的平均值
C. 培养过程中细菌的耐药性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 培养过程中抑菌圈越小说明细菌的耐药性越弱
15. 为验证细胞分裂素具有延缓植物器官衰老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在充足光照条件下,用14CO2处理植株最下方的成熟叶片,每隔一定时间测得植株不同部位放射性分布(以黑色表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株中含放射性的物质主要是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等有机物
B. 图甲显示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的部位是成熟叶、茎、幼叶、衰老叶、根
C. 本实验原理是植物体内光合产物优先供应生长旺盛部位
D.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可改变植株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和分布
16. 如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转录,以一条链为模板,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B. 过程②表示翻译,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自右向左
C. 若异常多肽中丝氨酸的反密码子为AGA,则物质a模板链相应碱基为AGA
D. 图中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导致膜功能的改变
17. mi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短序列RNA,其主要功能是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如图所示,BCL2是细胞中抗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该基因的表达受MIR-15a基因控制合成的miRNA调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是BCL2基因转录的过程,参与其过程的酶有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B. ②③是核糖体上合成的多肽链,最终构成各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不同
C. miRNA通过与BCL2基因转录的mRNA配对,阻断转录过程
D. 据图推测若MIR-15a基因缺失,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增大
18.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为( )
A. B.-18(-1) C. na-16(n-1) D.-18(-1)
19.下图所示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过程中碱基配对情况相同 B. ②③过程发生的场所相同
C. ①②过程所需要的酶相同 D. ③中现象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速率
20.下图表示动物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某一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②转运的氨基酸为赖氨酸
B. 物质③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跨膜进入细胞质
C. 结构④可存在于线粒体中
D. 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为从右到左,一次最多可读取6个密码子
21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代表着生物的三种遗传和表达方式,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有2、5、9
B.上述三种方式的遗传信息流动可总结为:
C.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可用甲表示
D.可与模板链上的碱基A发生A—T配对的过程是3、7
22.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 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 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 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23.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植株,雄穗着生于植株顶端,雌穗位于茎杆中部叶腋间。隐性突变b基因纯合使植株不出现雌穗而变成雄株,隐性突变t基因纯合会使原来产生花粉的雄穗变成雌穗而转变成雌株.若要后代只获得雄株和雌株,则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
A.BbTt(♂)×BBtt(♀) B.BbTt(♂)×bbtt(♀) C.bbTt(♂)×bbtt(♀) D.bbTt(♂)×BBtt(♀)
24.某种雌雄异株植物,茎有绿色和紫色两种(用基因B、b表示),花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用基因R、r表示)。两表现型为绿茎红花的雌、雄植株杂交得到如下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茎色和花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亲本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
C. 让子代中绿茎雄株与紫茎雌株杂交,F2中紫茎植株所占比例为1/3
D. 让子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杂交,F2中白花雄株占1/3
25.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甲表示某家系中该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则Ⅰ-1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乙图中的( )
26.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④代表的物质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B.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
C. 转录时以该片段的两条链作为模板链
D. 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
27.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的,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
B. 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
C. 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8/9
D. 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
28.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
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29.色盲是一种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该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A. 若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 若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 若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 若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30.下图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2n=12)的某些基因的结构简图,该植物控制紫色花的基因分别是B、F、G,控制白色花的基因分别是b、f、g;各显性基因的表现效果相同,且显性基因越多,紫色越深(如深紫、紫、浅紫等表现型),隐性类型为白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图示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进行人工授粉之前均需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去雄
B. 让如图所示亲本进行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花色的表现型有7种
C. 若E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则让F1自交得到的F2中杂合子Ee所占的比例为2/7
D. 该植物每个染色体组含有6条染色体,图示时期细胞内有12个DNA分子
二、 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31. 外泌体(如图)是生物体内多种细胞分泌的直径在40~100 nm的盘状囊泡,其中含有细胞特异蛋白、脂质和核酸,能作为信号分子传递给其他细胞从而改变其他细胞的功能。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泌体脱离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 外泌体依赖于膜上的糖蛋白识别受体细胞
C. 外泌体内容物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受体细胞
D. 可以利用差速离心法从细胞外液中提取外泌体
32. 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ACH)是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基因突变所致.我国ACH的发病率约为19/100 000。如图是某ACH家系图,研究人员提取家系全部个体的外周血DNA,并对FGFR3基因进行分析,最终发现仅两名患者(Ⅱ2、Ⅲ1)的FGFR3基因编码区1 138位碱基G替换成A,而家系中其他正常成员均未发现突变。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CH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2的致病基因可能来源于其亲代产生配子时的基因突变
C. FGFR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FGFR3蛋白中个别氨基酸的改变
D. 若Ⅲ1与某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率约为19/100 000
33.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者。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
A. 具有传染性,存在传播风险 B. 初期抗体检测,可能为阴性
C. 若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则成为确诊病人 D. 出现发热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持续增加
34. 某同学在分析羊食草过程后,绘制了如下能量流动模型,对其科学性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过程②有机肥中的化学能主要流向土壤微生物,而不能被草利用
B. 过程③中的能量最终都会流向第二营养级生物
C. 羊遗体、残骸的能量应该属于羊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D. 过程④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以热能形式散失
35. 下图是我国科学家制备小鼠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相关研究流程,其中Oct4基因在维持胚胎干细胞全能性和自我更新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选取的卵子应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
B. Oct4转基因小鼠可通过向小鼠受精卵中直接注入Oct4基因片段而获得
C. 过程②胚胎发育依次经历桑葚胚、原肠胚和囊胚等不同发育阶段
D. 过程③胚胎干细胞取自囊胚内细胞团,这类细胞的细胞核大、核仁发达
第II卷(55分)
三、 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5分。
36. (10分)黑藻是水鳖科的沉水植物,低浓度CO2会诱导其光合途径由C3型(固定CO2最初产物是C3)向C4型(固定CO2最初产物是C4)转变。下图是黑藻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固定和转移途径,分析回答:
(1) 黑藻细胞中固定CO2的场所有 、 。黑藻细胞中生成丙酮酸的生理过程除图示外,还有 。
(2) 低浓度CO2条件下,用14CO2培养黑藻,14C的主要转移途径是
CO2→ →(CH2O),图中C3的还原需要 (场所)产生的 提供能量。
(3) 为了探究低浓度CO2诱导黑藻光合途径改变的机理,研究人员将实验组的黑藻在密闭玻璃缸中培养20天,同时设置对照组。测定PEPC的酶活力,并提取RNA采用RT-PCR扩增PEPC基因后进行电泳,结果如下:
① 实验组密闭培养的目的是 。对照组中自变量控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据实验结果分析,黑藻能利用低浓度CO2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11分)某种马的毛色有黑色、栗色、骝色,黑色马的毛只有真黑素,栗色马的毛只有褐色素,骝色马的毛有真黑素和褐色素。基因E控制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MC1R)的合成,基因M控制旁分泌因子(ASIP)的合成,基因e、m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功能,两对基因分别位于3号和22号染色体上。酪氨酸在酶的作用下能转变为褐色素,垂体分泌的黑色素皮质激素(MSH)通过信号传递激发酪氨酸转变为真黑素,并阻断褐色素的生成;ASIP能解除MSH对褐色素形成的阻断,机制如下图。分析回答:
(1) 细胞中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MC1R)合成的场所是 、 。基因E控制MC1R合成经过了 两个过程。
(2) 两对基因E、e和M、m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栗色马的基因型有 种。
(3) 现有一匹黑色雄马和一匹栗色雌马杂交,生下一匹骝色雌马和一匹黑色雄马。F1雌雄个体杂交产生的F2中:出现骝色马的概率是 ,栗色马的基因型为 。
(4) 若要判断一匹黑色雄马是否纯合,设计杂交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
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若后代 ,则该黑色雄马为杂合子;若后代 ,则该黑色雄马最可能 为纯合子。
38. (11分)与胰岛素治疗相比,胰岛移植能起到稳定血糖、避免低血糖发作的作用。但在胰岛分离过程中,容易造成外周细胞的损伤或丢失(胰岛A细胞主要分布在胰岛外周,胰岛B细胞主要分布在胰岛内部)。为研究胰岛A细胞的缺失对移植的胰岛功能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刺激正常胰岛和A细胞缺失胰岛,并测定胰岛素的分泌量,结果如图1。
实验二 将正常胰岛和A细胞缺失胰岛分别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体内,在正常饲喂的条件下,定时测定模型小鼠的血糖浓度,结果如图2。
分析回答:
(1) 在人体内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分布广,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 ,进入肝脏、肌肉并合成 ,进入脂肪组织转变成甘油三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 。
(2) 用酶解法获得A细胞缺失胰岛时,需控制好酶的 ,A细胞缺失胰岛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比值会 (填“明显升高”“明显降低”或“基本不变”)。
(3) 实验二结果表明,A细胞缺失胰岛的移植不能有效改善小鼠高血糖状态。结合实验一结果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研究表明,生物体内胰岛周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并分泌α-1抗胰蛋白酶,它在胰岛的自身保护中起重要作用。根据上述原理解释实验二中移植正常胰岛第7天后血糖浓度逐步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有研究表明,分离纯化的胰岛B细胞在体外培养只能短期存活,而与胰岛A细胞混合培养则胰岛B细胞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这表明 。有人提出这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引起的,试写出简单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12分)畜禽养殖废水会危害周边生态环境。科研人员为筛选净化效果好的优势物种,选取生长良好、生物量接近的当地常见植物处理模拟废水(用自来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铵、磷酸二氢钾和葡萄糖配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8天后测定不同氮磷浓度下,4种植物对水中氨态氮(NH+4-N)、总磷(TP)的去除率(%),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
组别 模拟废水中N、P浓度/(mg·L-1) 浮床植物 沉水植物
凤眼莲 水芹 狐尾藻 伊乐藻
NH+4-N TP NH+4-N TP NH+4-N TP NH+4-N TP NH+4-N TP
低氮磷组 1 80 8 85.48 88.17 79.01 77.42 23.84 48.76 19.30 30.48
2 120 16 85.71 82.57 74.15 73.29 23.81 34.48 17.39 18.29
高氮磷组 3 140 24 63.44 54.53 67.36 73.43 22.83 27.17 14.68 14.93
4 180 30 52.11 51.64 54.51 62.00 15.23 25.02 10.48 12.31
5 220 35 44.44 39.41 46.40 46.32 10.79 9.86 7.03 9.44
(1) 植物吸收的氮磷可用于合成细胞内的 、 等生物大分子,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角度分析,植物体内的这些氮磷的去向有 、 。
(2) 模拟废水中添加葡萄糖的作用是 。实验中优先选择本地物种,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 原理。
(3) 与沉水植物相比,凤眼莲、水芹的氮磷去除率较高,其原因有:① 植株 ,对氮磷的需求量高;② 根系具有泌氧功能,促进根细胞 ,有利于氮磷的吸收,同时有利于根系表面 的附着,促进氮磷的利用。
(4) 自然生态系统中,沉水植物狐尾藻、伊乐藻不仅能为动物提供食物,还能增加水中的 ,加速水体净化。
(5) 本实验结果表明高氮磷条件下,应优先选择 和 共同净化废水,以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从而更好净化废水。
40. (11分)大丽轮枝菌(一种丝状真菌)是引起棉花黄萎病的主要病原菌。为观察大丽轮枝菌对棉花根侵染路径,研究人员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sGFP)转染大丽轮枝菌,培育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转基因菌株,主要过程如下(图中a链和b链分别是相应基因转录模板链)。分析回答:
(1) 过程①中,PCR扩增sGFP的原理是 ,该过程除需要根据 设计特异性引物序列外,为保证sGFP正确插入到质粒中,还需要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图中b链的黏性末端碱基序列(5′→3′)为 。
(2) 过程①中,若1个sGFP片段连续扩增4次,则会形成 个两条链等长的sGFP片段。
(3) 过程②需要的工具酶是 。研究中将sGFP插入到构巢曲霉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的目的是 。
(4) 过程③中需要配制细菌培养基,配制时要在培养基灭菌并冷却到80℃左右后,加入用 配制的适宜浓度的潮霉素溶液,潮霉素不能与培养基一同灭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选择过程③筛选培养得到的不同农杆菌菌落,分别提取细菌质粒DNA,并用BamHⅠ和HindⅢ完全酶切后电泳,请画出可能得到的电泳条带。
(6)将导入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加入大丽轮枝菌的孢子细胞悬液中,在适宜条件完成转染后利用滤膜过滤得到孢子细胞,再在真菌培养基上培养获得菌落,最终通过检测______________筛选出绿色荧光蛋白旺盛表达的大丽轮枝菌。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A 4. D 5. C 6. D 7. C 8. A 9. B 10. B 11. B 12. D 13. C
14. D15. B 16A 17D 18D 19D 20C 21B 22B 23C 24D 25B 26B 27D 28C 29B 30D
31. ABD 32. BC 33. ABC 34. AC 35. AD
36. (10分,除注明外其他每空1分)
(1) 细胞质基质 叶绿体基质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2) 草酰乙酸→苹果酸→CO2→C3 类囊体 ATP和NADPH
(3) ① 营造低浓度CO2环境 向培养液加入适量的NaHCO3(或通入适量的CO2)
② 低CO2条件诱导PEPC基因表达,PEPC酶活力高,固定CO2能力增强(2分)
37. (11分,除注明外其他每空1分)
(1) 核糖体 内质网 转录和翻译
(2)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3
(3) 3/8 eeMm或eemm
(4) 杂交方案:让该黑色雄马与多匹栗色雌马杂交,观察后代毛色(2分)
预期结果:出现栗色马 不出现栗色
38. (11分,除注明外其他每空1分)
(1) 氧化分解 糖原 肝脏
(2) 浓度和作用时间 明显升高
(3) 胰岛A细胞缺失使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B细胞分泌能力下降)
(4) 移植中胰岛周围毛细血管受损,胰岛缺乏α-1抗胰蛋白酶的保护,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2分)
(5) 胰岛A细胞能抑制胰岛B细胞的凋亡 将分离纯化的胰岛B细胞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和适宜浓度胰高血糖素处理,观察胰岛B细胞的存活时间(2分)
39. (12分,每空1分)
(1) 蛋白质 核酸(或DNA、RNA) 流向消费者 被分解者利用
(2) 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 协调与平衡
(3) 光合作用速率快,生长旺盛 有氧呼吸 微生物
(4) 溶解氧
(5) 水芹 狐尾藻
40. (11分,除注明外其他每空1分)
(1) 双链DNA复制 sGFP两端(3′端)核苷酸(或碱基)序列 AGCT
(2) 8 (3) DNA连接酶 保证sGFP能在大丽轮枝菌细胞中表达
(4) 无菌水 潮霉素在灭菌时结构被破坏
(5) 如右图(2分)
(6) 大丽轮枝菌菌丝细胞中绿色荧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