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科学测量 长度测量期末复习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科学测量 长度测量期末复习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30 12: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1.4科学测量长度测量期末复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每1分钟时间人的心脏搏动次数称为人的心率,医生可根据心电图得到病人的心率。某台心电图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为3cm/s,医院进行体检时记录下某人的心电图如图所示,已知图纸上每个小方格边长为5mm,则此人的心率约为(  )
A.84次/分 B.100次/分 C.70次/分 D.60次/分
2.一同学用刻度尺测一盒子长度,请帮他选择一个正确的测量方法(  )
A. B. C. D.
3.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对铅笔的长度进行了四次测量,测量结果分别为17.54cm、17.56cm、17.55cm、17.95cm。则铅笔的长度应记为(  )
A.17.54cm B.17.55cm
C.17.56cm D.17.65cm
4.有6位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科学》课本的长度,测得数据分别为23.02厘米,23.09厘米、23.10厘米、23.00厘米和23.08厘米、30.38厘米。下列测量结果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23.058厘米 B.23.06厘米 C.23.95厘米 D.无法确定,因为真实值未知
5.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要借助工具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而会选择合适的工具恰巧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能力。为了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下列最合适的工具是(  )
A.2米钢卷尺 B.5米钢卷尺
C.30米皮卷尺 D.1米木直尺
6.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自己身体里一些部位的“尺”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下列所列举的利用身体“尺”估测物体长度事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所以小树的高约1.65m
B.我的课桌有4柞长,约80cm
C.体育课学生用的跳绳的绳子有两庹半长,约15cm
D. 小明同学步行测得学校的小路长50步,约30m
7.如图所示是几种长度的测量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直接测量圆柱体的直径
B. 测出n圈细钢丝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钢丝的直径
C. 直接测量小木块的长度
D. 测出全部书页总厚度,除以张数得到一张纸的厚度
8.我国一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  )
A.2微米 B.2毫米 C.2厘米 D.2分米
9.某测量结果是5.0厘米,其末尾的“0”(  )
A.无意义 B.表示准确到1cm C.与5cm的意义一样 D.表示准确到0mm
10.国庆节,外出游玩,许多小朋友和“恐龙”合影。图中的“恐龙”身高可能是(  )
A.16米 B.6米 C.1.6米 D.0.6米
1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米 B.米 C.米 D.米
12.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
A.3.15cm B.3.150cm C.2.15cm D.2.150cm
13.小明和小红各自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张课桌面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是,小红测量的结果是,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红小红的读数比小明准确
B.小明的刻度尺分度值是,小红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
D.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14.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测得小方桌的边长为0.970m,后来把该尺与标准尺校对,发现它的实际长度是1.003m,则小方桌的每边的实际长度是( )
A.1.000m B.0.973m C.0.967m D.1.030m
15.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为36.2毫米、37.3毫米、36.3毫米、36.5毫米,则他的测量结果应写为
A.36.6毫米 B.36.33毫米 C.36.58毫米 D.36.3毫米
二、简答题
16.要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根曲线 MN 的长度,请简要叙述你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三、填空题
17.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
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
18.测量误差:_______与_______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存在又不可避免。对于长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更精密的仪器或_______的方法减小误差。
19.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______刻度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mm。
20.小明同学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
(1)如细铁丝环绕30圈,则细铁丝直径为________厘米(结果精确到0.01)。
(2)刻度尺受热膨胀后去测量,其值与真实值比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某些用常规仪器难以直接测量的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成大量,不仅便于测量,还能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减少误差,这种方法叫累积法。以下测量方法不属于累积法的是________。
A.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再取平均值
B.测量金属块的长度,测量了3次,然后求平均值
C.测量一滴水的体积,先测出60滴水的体积,然后取平均值
D.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先往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刻度,然后把石头放入水中,记下刻度。再把两个刻度相减,就是石头的体积。
21.将一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圆柱形杆上紧密排绕n圈,如图所示,线圈总长度L是__________cm.则金属丝的直径d=。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比较两次测出的金属丝的直径,第__________次测量误差较小
22.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__cm,乙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__,使用刻度尺___________测量较准确。
23.(1)某同学以铅笔长为单位长L,测得一桌子的长度为单位长的5.6倍,则桌子的长应记作_____。
(2)某人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47米,后来把米尺跟标准米尺对比,发现此米尺实际长度为0.980米。则用该标准米尺测量小桌每边真实长度是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小伟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他的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a,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径为d,外半径为D,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
由图读出相邻峰值之间的距离,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出时间,再求人的心率。
【详解】
由图读出相邻峰值之间的距离
s=4.5×0.5=2.25cm
V=3cm/s
则心动周期
人的心率
故选A。
2.D
【详解】
A.图中刻度尺的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紧贴,故A错误。
B.图中刻度尺未放平,故B错误。
C.图中刻度尺的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紧贴,故C错误。
D.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且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由题中数据可知,17.95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与其他数据的准确值不同,所以17.95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则铅笔的长度应记为
故选B。
4.B
【详解】
分析六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30.38cm这个数据与其他五个相差太大,应该是一个错误数据;
所以其它五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故选B。
5.C
【详解】
按照国际篮联标准,篮球场的长为28米,宽为15米,所以为了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应该选择30米皮卷尺。
故选C。
6.C
【详解】
A.校园的小树有一人高了,人的身高大约1.7m'右,所以小树的高约1.65m ,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我的课桌有4柞长,每札大约20cm,则课桌约80cm,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一庹大约1.7m,体育课学生用的跳绳的绳子有两庹半长,约4.2m,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小明同学每步大约0.6m,测得学校的小路长50步,约30m,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7.C
【详解】
A.因为是圆柱体,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故A正确。
B.已知铜线圈的宽度和匝数,测量出n圈细铜丝总宽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故B正确。
C.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得与被测物体平行,故C错误。
D.使用刻度尺测出课本内纸张的厚度h,数出纸张数n,计算出每张纸的厚度,故D正确。
故选C。
8.B
【详解】
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2用毫米。
故选B。
9.B
【详解】
在进行长度测量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是5.0厘米,末位的“0”有意义,表示准确到1cm,故B正确。
故选B。
10.B
【详解】
由图片可知,恐龙比右下角的房屋高一些,一层房子的高度大约是3m,所以它的身高6m左右。
故选B。
11.B
【详解】
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脚印左侧与0刻度线的位置对齐,右侧与24.10cm对齐,所以脚印的长度为24.10cm。人体身高约
7×24.10cm=168.70cm=1.687m
故B是最接近的。
故选B。
12.C
【分析】
(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详解】
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图中起始端刻度值为1.00cm,末端刻度值为3.15cm,物体长度为3.15cm 1.00cm=2.15cm。
故选C。
【点睛】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13.C
【详解】
根据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可知,小明测量的结果122.9cm,其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小红测量的结果1.228m,合122.8cm,其刻度尺分度值也是1cm。两位同学的读数相差很小,属于误差,故两位同学的读数都是准确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B
【详解】
由测量结果的数值0.970m,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即该刻度尺的一格相当于实际长度1.003cm,读数是0.970m,相当于97个1.003cm,故物体的实际长度应该是
97×1.003cm=97.291cm≈97.3cm=0.973m
故选B。
15.D
【解析】
【分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减小测量中出现的偶然误差,平均值取几位数应根据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来确定,该同学的测量准确到了毫米,平均值也应准确到毫米,该同学所用刻度的最小刻度是毫米,测量结果中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计的,测量结果有三位有效数字,平均值也应有三位有效数字。
【详解】
根据该同学的四次测量数据,很明显37.3毫米与其他三个数据差别很大,说明这个数据有错误,故应舍弃不计入计算,因此此次测量的平均值为(36.2+36.3+36.5)/3≈36.3毫米,根据题目中测量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取36.3毫米,因此D选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科学的长度测量的方法,需要注意有效数字的确定。
16.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便于测量。
【详解】
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便于测量。
17.
【分析】
根据图片,找到大圆半径、小圆半径和纸带厚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其中大圆的半径=小圆半径+纸带的总厚度;

则纸带的厚度
18.测量值 真实值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详解】
[1][2][3]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存在又不可避免。对于长度的测量,可以使用更精密的仪器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19.A 24.0
【详解】
[1]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处的刻度要尽可能的贴近被测物体,则正确的是A。
[2]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刻度尺测刻度时,从零刻线开始测起的,物体的长度是
2.40cm=24.0mm
20.0.17 偏小 BD
【分析】
细铜丝的直径很小,如果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或者测不出或者误差太大,如图所示,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线圈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
【详解】
(1)[1]由图可知
L=5.00cm,n=30

(2)[2]刻度尺受热膨胀会变长,分度值会变大,用此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会将物体的长度偏小。
(3)[3]为测微小长度,如细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等常用累积法,AC都属于累积法,BD不属于累积法,BD符合题意。
21.5.11~5.20 2
【详解】
[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与15.2cm对齐,估读为15.20cm,所以线圈的总长度为
L=15.20cm-10.00cm=5.20cm
[2]测量时,如果第一次n取20圈,第二次n取50圈,取平均值得到的细铜丝直径,第二次的线圈匝数较多,测量误差小一些。
22.2.8 2.80cm 乙
【详解】
[1]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甲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5.8cm-3.0cm=2.8cm
[2]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乙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
5.80cm-3.00cm=2.80cm
[3]乙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乙刻度尺测量比较准确。
23.5.6L 0.46m
【详解】
(1)[1]铅笔长为单位长,测得一个桌子的长度为单位长的5.6倍,则桌子的长度应记作5.6L;
(2)[2]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小桌每边长为0.47米,由题可知,发现长度是1m的米尺实际长度是0.980米,则每1m的实际的长度为0.980m,小桌每边长的实际值为:
(3)[3]不可能把纸拉直再测量长度,但卷成筒状的纸的横截面积是由纸的厚度和长度叠加而成的;则测出横截面积的大小为:
因为纸的厚度为a;所以纸的总长度L的计算表达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