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1-01 07:2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3张PPT。
地球的运动前 提 基 础一.地理坐标1.经线和经度2.纬线和纬度3.经纬网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想一想:地球有哪些运动地球的自转西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比较地球自转的周期自转的速度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扫过的角度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第14页读图思考。 地球的自转基本情况 1、自转围绕中心: 2、自转方向:3、自转周期: 4、自转速度:地轴自西向东 北逆 南顺 1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转过360o 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度/小时 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 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转过360o59 ˊ为什么地球会有昼夜之分地球会发光吗?地球是透明的吗?NONO那么,太阳同一时间内能把整个地球照亮吗?昼半球晨昏线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圈)。昼夜交替 太阳光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昏线太 阳 平 行 光 线昼 半 球夜 半 球NS晨
线夜 半 球图中的红线是晨线还是昏线?晨昏线的判读方法(1)、晨线、昏线的判别应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晨线。(3)、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经过的晨昏线部份为昏线。晨昏线(晨线)晨昏线晨线和昏线的判读:晨昏线太 阳 光赤 道北极南极侧视图上
的晨昏线N0俯视图ABCS0俯视图ABC地转偏向力1太平洋上空 热带气旋云图例、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 ;哪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泥沙淤积,可能最终会与小岛相连 。 ——时区与区时 中央(零)时区15oE东一区西一区15oW7.5oE7.5oW22.5oE22.5oW…………120oE东八区172.5oE172.5oW东十二区西十二区172.5oW西十二区北京( 40 °N, 116oE)北京时间二.时区: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区域,每个区域都相对应一个时刻。0°180° 地球自转方向时区:全球共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 °中央经线: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等于时区数×15 °区时:定义:就是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计算:东加西减日界线
180°东 十 二 区西 十 二 区减一天加一天 世界各国的计时方法: (3)东部区时,例如朝鲜; (4)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0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印度。 (2)统一区时 ,例如中国; 我国领土地跨5个时区,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区时,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特别的计时方法 (1) 不同区时,例如美国;(2003年春季卷)1.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日22时30分,世界展览局在摩纳哥(东1区)宣布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此时摩纳哥的时间是 ( )
A.12月3日15时30分
B.12月2日9时30分
C.12月3日9时30分
D.12月2日15时30分
A例题:
一架飞机于5月1日5时从上海起飞前往旧金山(西8区),飞行时间需要10个小时,问到达旧金山时,旧金山当地时间为多少?时区和区时
(2)计算 (1)定义 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70°W所在地的区时?步骤(求区时)
(1)求所在地的时区求所在地时区=某地经度÷ ___________
(余数>7.5°,商数加1即时区数;
余数<7.5°,商数即时区数)15°西五区二 时区和区时
2. 区时
(2)计算 (1)定义 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70°W所在地的区时?步骤(求区时)
(1)求所在地的时区
(2)求时区差 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 ;
若一个在东时区,另一个在西时则 。同侧相减,异侧相加相加相减相差13个时区西五区二 时区和区时
2. 区时
(2)计算 (1)定义 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70°W所在地的区时?步骤(求区时)
(1)求所在地的时区 (2)求时区差
(3)东加西减
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
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所求时区(西五区)在已知时区(东八区)的_________西面减去时区差,减去13小时9月18日20时北京时间9月7号18时30分 求德国 Berlin 柏林(52.5N,13.3E)时间?
过程要求 柏林时区? 于北京时区差? 结论? 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向径(太阳中心到行星中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公转速度:1月初7月初冬至
12月22日春分
3月21日夏至日
6月22日秋分
9月23日1月初7月初DABC春分
3月21日夏至日
6月22日秋分
9月23日冬至日
12月22日一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示意图 从A到E为一回归年=365天5时48分黄赤交角度数=南或北回归线度数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例: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直射点的位置是:( )
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
B.在北回归线上
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C热带地区北温带北寒带爱斯基摩人的一家地球“五带” 划分一、太阳高度的概念太阳光线与地面所成的夹角。2.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北半球夏至日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
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
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昼渐长
昼短于夜夜渐长
昼渐短昼夜等长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昼渐短,夜渐长
昼渐长,夜渐短 昼夜长短随时间变化规律昼最长昼夜等长 昼最短北半球为例四季的划分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夏季与冬季之间的过渡季节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更符合气候实际的四季划分 黄赤交角的本质:地球(地轴)倾斜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0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