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浙大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60分,每题2分)
1.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朕统六国,天下归一”,下列属于“朕”的功绩的是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④采用科举制选官
⑤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⑥修建灵渠
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4.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5.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在史学方面造诣颇高,出现了很多史学著作。下列属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
A.《史记》 B.《汜胜之书》 C.《三国志》 D.《汉书》
6.某学生社团为历史课本剧《贞观之治》设计了如下场景,其中不合理的是
A.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B.首创科举,选贤举能
C.知人善用,虚怀纳谏 D.设都护府,唐蕃和亲
7.下列哪一工具的出现表明我国古代犁耕技术的成熟
A.水排 B.曲辕犁 C.耦犁 D.翻车
8.唐代从租庸调制向两税法转变,反映出
A.封建剥削的日益加强 B.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
C.商品经济的日趋繁荣 D.从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变
9.隋唐时期,中央中枢政务机构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是
A.察举制的创立 B.三省六部制形成
C.行省制的完善 D.地方藩镇的建立
10.下列思想家创立的思想,在东汉起被异化为一种中国本土宗教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11.《多宝塔碑》是练习书法入门级的字帖,它“字体工整细致,结构规范严密,用笔一丝不苟”,表达书者“心正则笔正”的书法意念,体现郁郁盛唐气象。下面符合这一特点的字体是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小篆
12.中国古代的一些文化名人被后世尊称为“圣”,如医圣、书圣、画圣、诗圣,其对应的历史人物依次为
A.孙思邈、王羲之、顾恺之、杜甫 B.孙思邈、颜真卿、顾恺之、李白
C.张仲景、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D.张仲景、颜真卿、吴道子、李白
13.雕版印刷技术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下图所示的《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它印刷于
A.东汉 B.唐代 C.五代十国时期 D.北宋时期
14.在宋代,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原因是( )
A.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优裕 B.他们有知识、有文化
C.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D.他们出身高贵
15.如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设置示意图”。根据留存信息,该图反映的朝代应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16.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唐末农民战争 D.朋党之争
17.元朝人为地把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分割给若干个行省,突破了以前按山川自然地形划分政区的传统做法,形成犬牙交错的省界。这一措施
A.壮大地方势力 B.促进区域经济平衡
C.便于行政管理 D.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18.宋朝向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交“岁贡”
A.蒙古 B.契丹 C.西夏 D.金
19.目前,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云闪付等电子支付方式盛行,有人甚至预计纸币将退出历史舞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商朝 B.隋唐 C.北宋 D.南宋
20.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有可能做到的事情有
A.欣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B.观看关汉卿的《窦娥冤》
C.在瓦肆欣赏京剧的演出 D.阅读长篇小说《西游记》
21.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写一篇关于宋代商业发展的小论文,下列代拟的四个标题中,不适合作为该论文标题的是
A.《论商帮的兴衰》 B.《晨曦中的汴河》
C.《坊墙倒塌以后》 D.《草市饮食大全》
2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社会发展规律 B.伦理道德规范 C.天体运行法则 D.封建迷信思想
23.假如你生活在元代,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
A.跟随郭守敬编制《授时历》 B.阅读《西游记》
C.借助《本草纲目》采草药 D.在茶馆听京剧
24.明武宗在位期间肆意妄为,内阁大臣多次通过拒绝草拟诏令劝阻皇帝,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一定程度限制皇权
C.推动政治长期清明 D.监察权力过分膨胀
25.自嘉靖至万历初,内阁权势如日中天,在同六部的权力之争中占了上风。于是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这一变化表明
A.内阁逐渐具有决定权 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内阁是法定中枢机构 D.内阁首辅的权力失控
26.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
A.三公九卿制 B.内阁制 C.二府三司制 D.一省制
27.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商业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些“新现象”主要有
①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外贸税收成为国库主要财源②实力雄厚的地域商人群体形成
③一大批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④纸币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作为主币发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8.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民的呼声
C.封建制度衰落 D.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29.从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30.下列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明朝中后期在江南稀疏出现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C.清代时整个生产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D.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其成长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31题)
31.市镇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辽西夏对峙时期,北宋的东京开封府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此外还有一些地区 性商业都会。这些大商业城市已完全突破坊和市的限制,商业活动也更为自由。在县城下面, 有许多镇市,城镇郊外的农村还有草市定期集市贸易。在南宋统治区内,商业以杭州为中心, 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继续发展。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 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 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 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朗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刘克、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2)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市镇兴起的原因(1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局部图
材料二 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尤兼三四,所属文武官,奚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达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宋以臣知州事,历代因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宋太祖及赵普之计虑(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深矣,而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消患于未萌。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材料四 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的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指出材料一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弊端。(4分)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后唐代出现了什么现象?宋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10分)
(3)材料三中图一、图二分别描述的是中国古代哪两种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基本趋势。(6分)
浙大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历史试题答案
1.B 2.D 3.A 4.A 5.D 6.B 7.B 8.B 9.B 10.B 11.B
12.C 13.B 14.C 15.C 16.B 17.D 18.D 19.C 20.A 21.A
22.B 23.A 24.B 25.B 26.B 27.B 28.A 29.A 30.C
31.(1)表现:出现许多地区性商业都会;基层市场涌现(或草市兴盛);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经济重心南移。(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
(2)特点: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出现雇佣劳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8分)
原因: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6分)
32.(1)郡国并行制。(2分)
弊端:导致地方诸侯国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2分)
(2)问题:,唐中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2分)
解决:宋太祖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8分)
(3)内(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4分)
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2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