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
一、单选题
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使全球变暖。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和森林遭到破坏
D.淡水不断减少
2.用氢气流吹起的肥皂泡在空气中上升,这一事实说明( )
A.氢气难溶于水 B.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氢气是气体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3.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1)
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
⑦二氧化碳沸点-78.5℃
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②③⑦⑧
4.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地热能 D.煤
5.一定条件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A.木炭 B.一氧化碳 C.氧化铜 D.氧气
6.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A.A B.B C.C D.D
7.自然界中氧气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8.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墨”的主要成分是
A.碳 B.硅 C.磷 D.碘
9.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三大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
A.CO B.H2 C.CH4 D.C2H4
10.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燃料.未来社会最理想的燃料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是碳单质 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12.关于“蜡烛及其燃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炬成灰泪始干”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蜡烛中含有的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燃烧产物中只有水属于氧化物
D.石蜡和太阳能都属于化石能源
13.“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的归纳与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做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4.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15.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尖锐爆鸣声表示不纯 B.没有声音表示很纯
C.声音很小表示较纯 D.听到爆鸣声后,不能立即用这支试管收集氢气
二、填空题
16.氢气、氧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灭火器是用加压的方法将气态CO2压缩在钢瓶中制成的。灭火时,再将液态CO2喷出,具有降温和隔绝空气的作用。起隔绝空气的作用是因为_____,附着在物体表面;起降温的作用是因为液态CO2在气化时_____。
(2)被誉为清洁能源的物质是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7.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理念,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异常。
(1)其中“减排”是指减少______的排放(填化学式);
(2)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CO2与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2O和CH4,把过多的CO2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③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
18.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一种即可)___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此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__能。
19.燃料、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①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
②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装置是_____。
③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____(填序号)。
(2)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和天然气。
(3)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①可燃冰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甲烷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
(1)煤、石油和___________常被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3)木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可能是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 B.甲酸() C.乙醇() D.乙酸()
(5)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21.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备受人类关注。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和天然气。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气体会污染环境,其中含有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
(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能源,氢能作为理想的能源,重要原因是它的燃烧产物无污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2.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燃料,燃料的种类也非常繁多,下列列举了一些燃料,请自行确定一种分类标准,对下列燃料进行分类,每种分类中至少包含两种物质。
a.煤 b.汽油 c.柴油 d.石油 e.天然气 f.沼气 g.液化石油气 h.酒精
包括事例①_____(填序号),分类标准②_____。
(2)在反应C+CO22CO中,还原剂是①_____,二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请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和还原剂都是氧化物②_____。
23.许多物质具有可燃性,只有全面了解它,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 , 它们均属于_______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在汽油中加入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减小污染,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内蒙古某人造板公司因没有严格做到“严禁烟火”,而发生率严重的粉尘爆炸事故.可燃性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的原因是________
24.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客车现正在上海的世博会上运行。和普通客车不同的是,氢燃料客车运行过程中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称为“零排放”汽车。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他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选填字母)
(2)乙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发现装置A的试管口有少量水滴。这些水不是生成物的理由是高锰酸钾不含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选用B装置探究“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实验时,老师要求他补充“在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的实验,增补该对照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A
6.A
7.B
8.A
9.C
10.D
11.A
12.B
13.C
14.D
15.B
16.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吸热 氢气 2H2+O22H2O
17.CO2 CO2+4H2 2H2O+CH4 ②③
18.汽油 甲烷 CH4+2O2CO2+2H2O 热
19.证明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以及必须要有氧气参与 D A 石油 混合物 化学变化 CH4+2O2CO2+2H2O
20.天然气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使煤燃烧更充分) A、D A
21.石油 SO2、NO2 2H2+ O22H2O
22.ade(bcfgh) 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 C
23.天然气; 不可再生; C2H5OH+3O22CO2+3H2O;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24.2H2+O22H2O
25.BD 氢元素 排除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也会产生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