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使学生体验戏曲艺术特有的魅力,学唱部分唱段。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中国戏曲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了解个别戏曲行当和代表人物。
2、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综合本单元所有章节戏曲内容并根据学生实际调整的教学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欣赏中国戏曲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及各种戏曲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欣赏、学念、学唱、体验戏曲艺术特有的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及念白和学唱。
教学难点:
念白和学唱
教学准备:
有关戏曲录像,图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导入:对戏曲了解吗?
二、讲授新课:
(一)、戏曲早期在人民生活中的位置。
1、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一种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很多方面的综合性艺术。
3、角色划分,生、旦、净、末、丑。
4、戏曲四门功课--唱念做打。
5、念白。学习念白。
6、伴奏--文武场。
(二)、2、我国大约有多少种地方戏曲,你了解哪几种?
戏曲的主要种类: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我国约有317个地方戏曲)
(三)、剧种选择导出河南剧种。
《朝阳沟》《卷席筒》《收姜维》《拷红》《收姜维》
(四)、河南剧种
豫剧 曲剧 坠子 越调 等
(五)、《花木兰》导出常香玉。
介绍常香玉,老一辈艺术家为国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学唱《花木兰》
(六)、导出本地戏曲剧种。
威县乱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隆尧秧歌戏。
三、布置作业
了解各种戏曲,学唱《花木兰》,网上了解隆尧秧歌戏。
设计,装扮“西游记”人物形象,并分角色表演。
1、组织分工:学生分成五大组,即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牛魔王。
2、学生作业:分组设计装扮与道具。
3、教师进行巡视辅导。
四、分角色表演:各组推荐一名同学扮演该组设计的形象,表演《西游记》中“大战牛魔王”的片段。
五、课堂评价:
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分别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表演奖”。
总结: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古人是很优秀的,他们智慧的结晶是不可替代的,而我们要学习祖国传统文化,并结合现实生活,创造出更美好的东西,美化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