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乐——之梨园初探》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乐——之梨园初探》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2-29 19:5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梨园乐——之梨园初探》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我校七年级学生来自于县城周边及乡下各乡镇的学生。我了解到他们在小学的音乐课,也就是老师教唱几首歌,学生跟着学唱,形式单一,学生尽管喜欢音乐,却也不大喜欢单一的音乐课。他们对于戏曲的了解就是一张白纸,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些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有关戏曲的教学,针对以上情况,我设计了本节戏曲欣赏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试着学唱一两种戏曲片段,加深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印象,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在听、看、唱、比、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不同戏曲唱腔的韵味,感受中国戏曲的艺术魅力,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戏曲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京剧、评剧的名家唱段,加深对中国戏曲中唱腔、行当等相关的基本知识的了解,感受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中国戏曲的特点,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试唱,感受中国戏曲的独特韵味,体验京剧、评剧等风格及其差异。
教学过程:
(一)、播放戏曲功夫操音乐,伴随音乐学生步入课堂,其优美的旋律,首先吸引了同学们,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其次提出问题:1、这段音乐与我们已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2、你知道它有哪几种戏曲融合在里面吗?
(二)、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
1、中国戏曲的起源;2、中国戏曲的剧种;3、中国戏曲的艺术表现形式;4、中国戏曲的四大行当;5、戏曲的基本功;6、戏曲的脸谱;7、京剧的有关知识;8、评剧的有关知识。
(三)、1、利用多媒体欣赏戏曲视频《三家店》,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剧种的戏曲?
2、老师简介京剧、京剧唱腔的艺术特点及京剧代表人物。
3、学生欣赏京剧《智斗》,再次感受京剧唱腔的悠扬委婉,声情并茂。
(四)、1、欣赏教科书中评剧《花为媒》中《报花名》片段,让学生回答是什么剧种的戏曲?
2、简介评剧的发生地、唱腔即代表人物。
3、欣赏由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的评剧《刘巧儿》的精彩片段。
4、让学生尝试学唱《刘巧儿》。
六、教学总结:通过欣赏了上面两种剧种:京剧和评剧,我们应该懂得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戏曲艺术,并把它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