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中考历史总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中考历史总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1 08:1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中考备考历史篇专题复习一点通
热点复习集中训第一部分:专题复习一点通一、河北省专题型试题考查特点
斩“头”去“尾”的对策
考查角度梳理
基本特点
分析历年中考试题,还呈现的特征
第一部分:专题复习一点通二、因素、影响类探究方法举例例1:两本册子为引子,探两次战争
(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起因、
败因及影响结合第一、二组材料,归纳中国学习西方呈现什么特点?
导引思路:
1、50卷到500卷--学习范围越来越广;
2、1893年《进化论与伦理学》-1897年《天演论》--学习内容越来越新;
3、内容构成和主张--器物到制度、递进性 第一部分:专题复习一点通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客观上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兴起,刺激中国近代化起步。 第一部分:专题复习一点通第一部分:专题复习一点通甲午战争的影响――客观上刺激了戊戌变法的兴起,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深入。 第一部分:专题复习一点通材料一  186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随后,洋务派又兴办了20多所学习外语、军事和科学技术的新式学堂,同时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
材料二  维新派在全国各地共设立新学堂19所。1898年,光绪帝批准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发展。第一部分:专题复习一点通例2:探讨历史意义
(“材料课本外,答案材料中”……)
探讨历史意义——抗日战争胜利为例
析文献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比数据 抗战开始时,红军、游击队约3万人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抗战胜利时,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正规武装约90万至130万人。
中共党员人数
1934年,30多万人;
1937年初,4万多人;
1945年七大,121万人历史意义:
观照片:台湾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历史意义:
看世界  
  
   
抗日战争相关数据表材料: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会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据统计,中国
战场牵制的日本陆军
部队在1939年占其总
兵力的83%;1940年为
78%;1941年为70%。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日,德日法西斯力量始终被分割,形不成合力,为盟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盟军可以集中力量各个击破。
看世界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看世界1945年10月24日,当五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员国(联合国宪章第23条规定为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组成)以及其它46个签字国的大多数成员国批准了《联合国宪章》后,联合国作为实体组织正式成立。 看世界  意义: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讲故事  揭开海峡两岸公开互动往来序幕的影片 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胜利,也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民族团结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这一份宝贵的胜利史成为加强两岸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促进人员往来,密切两岸同胞感情,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共同的历史遗产。话时事  中日交往中的史鉴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日本右翼势力的任何使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的企图终将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教训。巩固与演练探究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探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探讨。。。。。。的作用。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一、重点知识专题
二、热点时政专题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2、找准热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先梳理与该热点相关的中考范围内的历史知识,
然后将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资源有机整合,寻找
结合点、交叉点和渗透点。寻找结合点时,应多
思考、多联系,运用发散思维,将一个热点与多
个历史问题建立联系,多角度地提出问题,由一
点牵出一条线,乃至形成一个面,从而体现“切入
点小,纵深联系广”的历史学科特点。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3、热点知识举例
例1、中美关系命题角度:
见复习提纲 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解读图一由于20世纪70年代是中美贸易实现零的突破并且开始起步的十年,它对美国的经济意义并不大。虽然中美贸易额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直到1978年,中美贸易在美国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仅占0.3%.从商品结构看,美国主要从中国进口一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产品的可替代性很强。 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80年代后美中关系变化的一个因素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美国的安全羽翼下,日本和西欧的经济迅速崛起,对美国的经济优势形成了巨大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日本和联邦
德国成为美国进出口市场上最有力的威胁。尽快
寻找出口市场成为美国政府的迫切需要。而此时
中国已将经济建设当做首要发展目标,外交为经
济服务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指针。而在中国的市
场上,西欧和日本已经走在了美国的前面。在这
种背景下,美国对中国的经济需求迅速增大。解决问题问题呈现
2011年底,中美联合实施的中美相互认知调查显示:
对对方国家有好感的占美国受访者的42%和中国受访者的51.4%。
76%的美国受访者认为缺乏互信是两国关系的最大障碍。 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民间交流 对中美关系未来至关重要问题1:温家宝会见美国客人时说,他一直认为,中美关系与中国同任何国家的关系一样,基础在民间、在民心。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哪些?
问题2:改变中美之间存在的“印象的落差与冲突”有哪些途径、建议。 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2011年,温家宝会见美国客人时说,他一直认为,中美关系与中国同任何国家的关系一样,基础在民间、在民心。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朝鲜停战协定签定
B.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C.基辛格秘密访华
D.尼克松访问中国 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改变中美之间存在的“印象的落差与冲突”
有哪些途径、建议?
1、加强交流尤其是文化交流,彼此了解
2、避免从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上认识
双方和处理问题
3、民间交往的加强
。。。。。。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23.(1)颠覆或绞死新生的人民政权(大意相同即可)。
(1分)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1分)
(2)因素:美苏争霸中,美国暂处于不利地位;
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国力不断增加;中国国际地位不断
提高等。(2分)影响:改善了中国外部环境
(掀起各国与中国建交的新高潮);
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发展;有利于中国走向对外开放。
(大意相同即可。)
(3)与日本和西欧经济竞争的加剧;
中国改革开放局面形成等。(2分)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例2、文化乃国脉所在,繁荣乃国强标志角度一:科学精神的凝结历程 现代科学技术是千百年来无数前人探索自然奥秘、进行
科学发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实践告诉我们,科学是我们认知世界惟一可靠的途径,
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不断地培养尊重科学、
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世界史
1.科学理论的创新对人类思想解放和新技术诞生有重大作用
(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其成就:天文学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力学上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2)达尔文:1859年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3)爱因斯坦: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20世纪初提出相对论。
2.三次工业革命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中国史
1.近代中国一些不甘落后的科学家勇于探索、奋发图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贡献
2.现代中国在党和政府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指导下,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有: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等。 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角度二:思想解放吹响了社会进步的号角世界史
(一)14—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反封建思潮(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开启了明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促进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中国史
1.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对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产生重要影响。
2.严复(启蒙思想家) :译著《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3.戊戌变法(1898年)的思想启蒙运动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4.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5.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6.真理标准的大讨论(1978年):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思想理论基础。
7.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成果。
9.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10.(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全民族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11.各种精神的含义 :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精神 、长征精神 、井冈山精神 、雷锋精神 、抗日精神 等。启示:
1.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2.革命与改革必须有先进思想理论作指导才能成功。
3.实现近现代化的首要条件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4.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角度三: 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中国近代史中中国人民不畏强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求实创新精神、航天精神
。。。。。。
每个时代,都有赋予那个时代的精神第二部分 热点复习集中训热点追踪
2011年欧债危机使世界经济步伐艰难,现已经进入2012年,欧债危机并没有减轻的迹象,反而呈现出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在债务危机的阴影下,2012对于欧洲人来讲似乎并不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欧洲急剧动荡,欧盟前途扑朔迷离。探究欧洲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迈入近代】
材料一 进入近代,以资本主义为先导,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猛烈扩张,发展为世界的中心。
【欧洲联合】
材料二 二战后,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欧洲一些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合作的必要性。20世纪50年代,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主张建立一个密切合作的联盟。……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建立,2007年欧盟拥有27个成员国。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
材料三 2011年,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逐步从重债国向意大利、法国等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希腊今年屡次逼近债务违约边缘,7月21日,欧元区通过紧急峰会再向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贷款的第二次援助。然而危机却愈演愈烈,11月以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国债收益率突然上升,甚至超过7%的“警戒线”。市场担心,2012年西班牙、法国和一些东欧国家都有爆发债务危机的风险。
(1)根据材料一试说明14至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能够强势崛起的文化、政治、科技条件。(3分)
条件:文化上通过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或资产阶级统治);科技上发生了工业革命。(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联合的经济因素和产生的国际影响(3分)
经济因素: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
国际因素:促使世界向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2分)
评论一:能够摆脱。欧盟内部能够协调一致,并有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评论二:很难摆脱。这场危机比较严重,非短期可以解决;
评论三:无法摆脱。这场危机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导致无法解决。(2分,答出其中一种评论即可,表态1分,理由1分。理由与表态相匹配即可)(3)目前,欧洲正在经历一场债务危机,有人认为欧盟无法摆脱这场危机,对此你有何评论?(2分)
答题指导:这题的难点在第(2)小题,答题时首先要
看清问题,读懂材料的同时关注材料之间的联系,并能
结合所学知识,用规范的历史语言做答。
参考答案:
(1)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92年前:改革原由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
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关键因素: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
的关键问题。
(3)改革应从国情出发;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言之有理即可)
建议第(2)小题可以做为知识积累补充在教材上。学史论史。
  20世纪初,随着原子物理学的产生发展,核能
逐步得到利用。
  1945年8月6日,美军向广岛市内投下一颗原子
弹,造成广岛市24.5万人中的20万人死伤,整个
城市化为废墟。原子弹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
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症
的折磨。
  自1951年12月美国首次利用核能发电以来,核
电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截止到2005年
年底,全世界核电运行机组共有440多台,其发电量
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
  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150
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简
洁明了)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