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l、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启发学生模仿节奏创编歌谣和歌词进行表演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并进行游戏。
教学难点:从小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一、学生听着《我爱我的小动物》进入教室
二,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你能模仿它的声音或者动作吗?
师:那当它们遇到困难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师:有一只可怜的小青蛙找不到家了,哭的可伤心了,你们大家愿意帮助它找到家吗?
三、闯关节奏练习
师:要想把小青蛙送回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同学们开动你们的智慧,层层闯关,这样小青蛙才能顺利到家。
跳 跳 呱 呱 跳跳 跳 呱呱 呱
四、歌曲学习
1、听范唱
2、分句教唱
3、多种形式演唱
五、歌表演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努力下,小青蛙顺利的找到了家,下面你们大家就来模仿小青蛙当歌曲唱完时,每一只小青蛙都要找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六、德育渗透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小青蛙找到了家,可是它还是高兴不起来,原来啊它的伙伴被人类捉走了,端上了餐桌,失去伙伴的小青蛙很伤心也很孤独,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小青蛙吗?
师:同学们,不仅仅是小青蛙失去了伙伴,还有很多动物都失去了伙伴。同学们只有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那些弱小的生命,我们这个地球才会更加美好。让我们大声的读出这个口号吧,
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
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小青蛙找家》点评
聆听了张晶老师的课,在感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也收获多多。现在就张老师的上课情况做如下简单评价。
1、教师的教学理念大致如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课堂体现学生的创造性理念等等。这正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倡和要求的思想,符合新时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习能力的教育要求。
2、教学设计富有童趣,引人入胜。张老师本节课的设计以模仿动物动作的方式,将孩子带进课堂中,通过故事引发悬念,通过游戏引发兴趣,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与体态语言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整个课堂环环相扣,生趣盎然。
3、德育渗透贴切准确,感染学生、感染自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音乐课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课堂,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所呈现出的是赋予美感于言行中。整节课,张老师一改平常内敛沉稳的性格,以春风化雨般的体态,春意盎然般的笑容,运用生动富有童趣的话语,将师生关系融入到一种鱼水情深的境界中。整个上课过程中有一部分能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过渡语自然,不紧不慢,符合学生内心接受的节奏规律。另外,张老师并在教学过程中德育的渗透比较突出,通过一首歌来教育孩子保护小青蛙保护小动物。正因为这样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才使张老师的教学顺理成章,以至于在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