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同步练习(word,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3.2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同步练习(word,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30 07:4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下图为甲国与乙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构成的比较图,图中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读图,完成第1~2题。
1.甲国与乙国相比,在产业结构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第一产业比例太大
B.第二产业比例太小
C.第三产业比例太小
D.第三产业比例太大
2.上述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了(  )
A.甲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乙国差距较大
B.甲国发展商业和服务业的地理条件较差
C.甲国的人口素质较乙国低
D.甲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达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先行区,吸引多家手机生产厂家入驻。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该试验区累计生产手机6.58亿部,2016年手机产量达2.58亿部。另有手机研发中心、生活小镇、电子商务、手机翻新维修、航空物流园等多个相关项目建成和推进。据此完成第3~5题。
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将力争打造成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作为发展目标,其主要得益于该地 (  )
A.自然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充足
C.消费市场广阔
D.协作条件优越
4.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吸引多家手机生产厂家入驻,能够(  )
A.提高产品创新力
B.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C.减轻环境污染
D.增加手机生产成本
5.目前手机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销售,可能(  )
A.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
B.削弱产品的市场开拓
C.降低商业网点空间布局的要求
D.增加产品的流通环节
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ij/Ej)/(Ein/En)。其中,E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n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读2012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广东省 B.上海市
C.北京市 D.江苏省
7.与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该省级行政区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  )
A.毗邻港澳
B.市场广阔
C.环境优美
D.人才充足
下图是我国中部地区某省级行政区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下列有关该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第一产业就业比例迅速减小
B.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该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迅猛增加
C.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增幅较大
D.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就业比例均明显增大
9.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应积极发展(  )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
D.现代服务业
下图中A、B、C示意某区域空间结构变化,①②③示意该区域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读图,完成第10~12题。
10.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A、B、C表示的时期先后顺序依次是(  )
A.B—A—C B.A—C—B
C.B—C—A D.C—A—B
11.关于该区域不同时期对应的产业结构,组合正确的是 (  )
A.A—①、B—②、C—③
B.A—③、B—①、C—②
C.A—②、B—③、C—①
D.A—③、B—②、C—①
12.目前,该区域工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原料、燃料不足,加工能力过剩。下列解决措施最合理的是(  )
A.加大交通建设力度,从区域外运进原料和燃料,保证加工业的需求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技术含量高的精品加工工业和高科技工业
C.将加工业全部向区域外转移
D.发展第三产业替代工业
二、能力提升
根据某年新、渝、黔、川人口及各部门产值占西部十个省级行政区比例表和图示资料,完成第1~3题。
省级行政区 人口/%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新疆 6.7 10.4 10.5 10.3
重庆 10.8 10.2 11.7 13.7
贵州 12.3 9.8 6.9 7.1
四川 29.1 33.8 30.7 28.9
1.第三产业产值最少的是(  )
                
A.新 B.渝
C.黔 D.川
2.人均第一产业产值最高的是(  )
A.新 B.渝
C.黔 D.川
3.对渝、黔、新三地产业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第一产业的比例均占末位 ②第二产业的比例均不低于第三产业 ③第二产业的比例均高于第三产业 ④第三产业的比例均超过1/3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互补优势,北京、天津、河北之间存在产业与技术,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流动、迁移。读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图中数码代表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是(  )
A.①⑥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5.下列措施中,符合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方向的是 (  )
A.将河北的钢铁企业转移到天津临港地区
B.扩大河北大、中城市的人口规模
C.本区域治污重点是调整北京的能源消费结构
D.打造主要城市一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
深圳从最初的改革开放,承接港澳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经过十多年积累资金、经验和技术,到现在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为主,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据此完成第6~7题。
6.推动深圳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比较优势的变化
B.政策支持
C.技术创新
D.劳动力素质提高
7.目前深圳的主导产业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浦东新区和雄安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1)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在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在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经济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         。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        。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国的第三产业比例只有33.4%,低于乙国的73.5%。第2题,产业活动是经济活动的表现,产业结构也能反映出经济的发展水平。
答案:3.D 4.A 5.C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手机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在该地得以建成和推进,因此协作条件优越,有利于郑州航空港试验区成为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故选D项。第4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吸引多家手机生产厂家入驻,使不同手机生产厂家信息与技术交流加强及企业竞争加剧,有利于促进各自企业生存与发展,因此有利于不同手机生产厂家提高产品创新力。不同手机企业为了更好地发展,会降低手机生产成本;对消费市场距离影响不大,因此没有降低产品运输成本;手机生产厂家在该地区集聚,对环境会带来一定影响,但不是减轻环境污染。故选A项。第5题,电子商务多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因此会降低手机商业网点的空间布局要求;产业升级主要得益于当地经济发展与技术的创新,手机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对产品升级换代影响不大;手机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有利于开拓市场;手机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销售,通过物流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会减少产品的流通环节。故选C项。
答案:6.A 7.A
解析:第6题,由题意可知,就业区位商越高,产业集聚越明显。读图可知,选项中四个省级行政区,广东省的就业区位商最高,故其产业集聚最明显。第7题,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省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优势,较早开始承接产业转移,因而其电子信息产业起步早、发展快,集聚明显,A项正确。
答案:8.C 9.D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该省级行政区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减小;第二产业就业比例增加,但增幅不大;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增幅较大。这种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了该省级行政区城镇化发展迅速。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上升最快,表明第三产业可以使更多的人口就业,而现代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0.A 11.B 12.B
解析:第10题,根据城市数量由少到多的变化、交通网络由疏到密的变化即可得出答案。第11题,B时期最早,应以第一产业为主;C时期最晚,以第三产业为主。第12题,原料、燃料不足,加工能力过剩,反映了当地资源已不能满足该地加工工业的需求。从外地运进原料和燃料势必会提高成本,使经济效益下降,从而失去区域原有的优势;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加工工业和高科技工业,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减轻环境污染,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将加工业全部向区域外转移和发展第三产业替代工业都不合理。
答案:1.C 2.A 3.D
解析:第1题,表中所示信息为各部门产值占西部十个省级行政区比例。贵州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最低,因此产值最少,C项正确。第2题,用第一产业比例除以人口比例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经计算新疆人均第一产业产值最大,A项正确。第3题,从三个省级行政区的产业统计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即可判断①②④正确。渝(重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相当,③错误。
答案:4.D 5.D
解析:第4题,与北京和天津相比,河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为北京和天津提供资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D项正确。第5题,河北的钢铁企业需要转型升级,而不是转移到天津,A项错误;要合理发展河北大、中城市的人口规模,B项错误;本区域治污重点是调整北京、天津及河北的产业结构,C项错误;打造主要城市一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D项正确。
答案:6.C 7.B
解析:第6题,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第7题,依据材料可知,由于比较优势的变化,深圳的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升级为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例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
(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
(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4)因地制宜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三可知,1980年,我国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比例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是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浦东新区滨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经济腹地大。第(3)题,读图可知,雄安新区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改善了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第(4)题,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因地制宜的重要思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