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国际合作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1.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人将当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这说明( )
①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②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领域联系日益密切 ③各国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④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提供良好的机遇和挑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我国玻璃企业面临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为把握“一带一路”发展契机,我国玻璃企业在尼日利亚等国投资建厂。据此完成第2~3题。
2.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我国投资该国玻璃产业主要是考虑当地( )
A.矿产资源丰富
B.产业设备技术先进
C.国家政策支持
D.经济发展快,市场广阔
3.我国玻璃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市场竞争激烈
B.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C.劳动力成本高
D.美国贸易保护政策
2019年9月11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下图示意中亚通向中国的输气管线。据此完成第4~5题。
4.除天然气外,我国还可以从中亚进口( )
A.棉纤维、原油
B.机械设备、丝织品
C.货运车辆、钢材
D.电器、电子产品
5.中亚天然气资源的调入,对我国的影响是( )
A.电子工业升级换代
B.入境务工人员明显增加
C.提升我国能源安全等级
D.根本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
义乌小商品闻名海内外,从针头线脑儿、牙签儿到精致的礼品、精美的饰物,从鞋袜、围巾、服装到毛纺织品,从各种玩具、打火机到电视机、红木家具、各种五金工具和电子产品,应有尽有。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浙江义乌再次摇响“拨浪鼓”,加快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经贸合作。据此完成第6~7题。
6.在浙江义乌出口贸易中,义乌小商品( )
A.多采取薄利多销策略
B.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
C.出口市场均为发展中国家
D.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7.义乌要想借助“一带一路”更好地摇响“拨浪鼓”应该 ( )
A.借助国外知名品牌,发展加工贸易
B.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靠近市场
C.加强创新意识,引进先进技术
D.产品档次多元化,强行扩大生产规模
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一些制造业相继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迁回美国本土,制造业出现明显的“回巢”现象。据此完成第8~9题。
8.美国制造业“回巢”,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促进工业化
B.推进城镇化
C.增加税收
D.扩大就业
9.美国制造业“回巢”的主要原因是( )
①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增加 ②美国科技水平高 ③美国本土市场扩大 ④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低 ⑤美国政府的支持
A.①②
B.①⑤
C.②④
D.③⑤
10.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近年来,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发热潮的不断升温,这条流经中国(中国境内段称澜沧江)、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的国际河流,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多次召开经济合作会议。
(1)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说出图中河流开发利用的方向。
(2)当地居民生产方式非常落后,指出图中所示地区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河流及其下游地区造成的环境影响。
(3)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要开发澜沧江—湄公河的水能,必然会影响整个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应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流域的水能
答案:C
解析:当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和互相依赖空前紧密,技术、资本、人员、服务的跨国界流动越来越频繁。经济全球化并未缩小国家或地区间的差距,且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答案:2.D 3.C
解析:第2题,玻璃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由题干可知,尼日利亚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发展迅速,市场需求量大,故在尼日利亚建厂主要是为了占据市场,故选D项。第3题,玻璃企业在美国建厂是为了占据美国市场,我国玻璃产品的优势是质量优良和价格低廉。美国为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较高,生产成本高,是制约我国玻璃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的主要因素,故C项正确。
答案:4.A 5.C
解析:第4题,中亚位于内陆地区,盛产棉花,且油气资源丰富,故我国可从中亚进口棉纤维、原油。第5题,天然气的调入可以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提升我国的能源安全等级。
答案:6.A 7.C
解析:第6题,据材料可知,义乌小商品具有数量多、种类复杂、科技含量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浙江义乌出口贸易中,义乌小商品多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A项正确,B、D两项错误;义乌小商品出口市场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C项错误。第7题,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义乌小商品产业应该加强创新意识,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C项正确。
答案:8.D 9.B
解析:第8题,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就业机会;美国的工业化已经完成,因此并不是为了促进工业化,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影响很小;制造业回迁美国本土,减少产品进口量,因此会降低税收,故D项正确。第9题,美国产业向海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承接国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土地价格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导致制造业回迁美国。从材料中“世界金融危机后,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可以推测出,美国制造业“回巢”还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故B项正确。
答案:(1)水文特征:流量大(汛期在夏季);上游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下游河流落差小,流速缓慢;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开发利用方向:开发水能;发展旅游;发展航运。
(2)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陡坡开垦。环境影响:河流含沙量增加,造成下游河道淤积,三角洲面积增加,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3)澜沧江—湄公河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流经山地,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本着互惠原则,全流域各国积极合作,统筹兼顾,共同开发;既要开发水能,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解析:第(1)题,气候、地形、植被等因素直接对河流的水文特征产生影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雨季长;河流水量丰沛,汛期也比较长。从地形分析,这里处在高山、峡谷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对于河流的开发利用,主要考虑水能、航运、旅游等方面,该地既有开发水能的优势,又有发展旅游的条件。第(2)题,从农业生产来看,该地耕作落后,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造成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使河口三角洲加速增长,加大下游洪灾威胁。第(3)题,水能丰富的原因结合地形和气候分析;开发澜沧江—湄公河水能需要全流域各国积极合作,统筹兼顾,共同开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