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考生注意:1.本学科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请按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处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量为90分钟,卷面满分为100分。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考试顺利!
试 题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此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山顶洞人 D.北京人
2.荀子曾这样评价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军队的战斗力:“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商鞅变法中哪项措施有关
A.鼓励耕织 B.严明法度 C.奖励军功 D.确立县制
3.秦、隋两代均“二世而亡”,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却都进行了重大的制度创新。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制度 科举制 B.郡县制 行省制
C.独尊儒术 科举制 D.都江堰 大运河
4.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世,几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
A.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 B.客观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C.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 D.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
5.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变化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 单位:万户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北方所占百分比 89.68% 69.63% 65.73% 35.61%
南方 111 65 257 830
南方所占百分比 10.32% 30.37% 34.27% 64.39%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苏湖地区生活富庶 D.商品经济的发展
6.有人认为:“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在这里,作者突出强调了火药的西传
A.对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积极作用 B.暴露了欧洲封建势力的腐朽落后
C.表现了欧洲市民阶层力量的强大 D.直接导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国中央政府都很重视对该地区的管理。清朝前期在新疆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西域都护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伊犁将军
8.小明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了如下资料。他要研究的主题是近代中国
① 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建 ② 北洋舰队的兴衰 ③ 轮船招商局的发展 ④ 京师同文馆
的变迁 ⑤ 詹天佑等幼童留学纪要
A.民族经济的发展 B.教育近代化历程
C.近代化的第一步 D.军事变革的轨迹
9.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两只蝴蝶》,引起世人高度关注。此诗的发表反映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主张是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自由与平等
D.提倡白话文
10.2021年4月,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安克雷奇举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大国姿态赢得世界的广泛尊重。一百二十年前,中国却被迫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此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大战争的形势示意图。此战争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2.历史传说中蕴含着很多历史信息。相传教民耕种,传播农业
技术,为民治病,遍尝百草的英雄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13.朝廷对“梅山蛮”的政策由封锁、征剿改变为招抚和开发,在梅山地区设立新化、安化两县的时间是
A.三国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4.抗日战争时期,标志着日军在中国战场攻势的结束,为芷江洽降创造条件的战役是
A.常德会战 B.衡宝战役 C.长衡会战 D.湘西会战
15.创作于民国时期的《群虾图》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画面,虾趣跃然纸上。此画的作者是
A.徐悲鸿 B.齐白石 C.丁玲 D.梅兰芳
16.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与世长辞,国家痛失栋梁。袁老最大的贡献是
A.培育杂交水稻 B.创立地洼学说
C.开发高新材料 D.首创盐碱工业
17.以下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分布图。下列文明成果分别与图中①、②两个文明中心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金字塔 佛教的创立 B.青铜冶炼 汉谟拉比法典
C.太阳历 水稻的种植 D.楔形文字 种姓制度
18.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沿着丝绸之路,踏响一路驼铃,穿过无边沙漠,他们充当着中古时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这里的“他们”指的是
A.苏美尔人 B.突厥人 C.阿拉伯人 D.印度人
19.有一部创作于十四世纪初的作品,描写了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这部作品是
A.《神曲》 B.《最后的晚餐》
C.《哈姆雷特》 D.《共产党宣言》
20.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以下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序号 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
A 以黑奴贸易为中心,在欧洲、非洲、美洲三洲之间进行的商业活动 传播了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了非洲、美洲的发展
B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拿破仑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扩大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21.下图是1870年—191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示意图。这一时期世界石油年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使用与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C.电动机的发明创制 D.人口的迅速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加剧
22.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里,马克思旨在
A.肯定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 B.凸显欧洲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C.指出西方殖民活动的双重性 D.体现西方生产方式的建设性
23.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高度繁荣,人人憧憬的小汽车、收音机、洗衣机等美国式美梦似乎触手可及。到20年代末,这场美梦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所摧毁。这里的“灾难”指的是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法西斯主义的泛滥
C.苏联建立经互会 D.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24.一个时代的高频词汇能体现一个时代的风向。以下高频词汇中能反映当代社会特征的是
A.利物浦 殖民扩张 海上马车夫 B.互联网 知识经济 多极化趋势
C.凡尔赛 以工代赈 国会纵火案 D.蒸汽机 铁路时代 东印度公司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4分,共52分。)
25.(15分)中医学作为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是中华传统医学的瑰宝和民族文化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 人物 医学成就
汉代 A 麻沸散、五禽戏
汉代 张仲景 《 B 》
C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材料二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药食同源”的医学理念、针刺疗法、经络学说等原始医学开始形成。春秋战国直至明清,中医学成果层出不穷。《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学专著不断问世;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名医不断涌现;东汉时“麻沸散”的创制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麻醉药提早了1600多年。中医药诊治自成体系,注重“平”与“和”,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辩证施治、个体化治疗及以预防为主,治疗方式灵活多样、简便经济。
——摘编自医药新闻网
材料三 1967年5月23日,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全国协作会议,组织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制定了三年科研规划,称为“523”项目。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接受任务后,屠呦呦翻阅古籍,寻找方药,拜访老中医,对能获得的中药信息,逐字逐句的抄录。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380多次试验,产生190多个样品,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1972年她们从青蒿中提取到一种无色结晶体,被命名为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与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研制中的贡献。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医学界,也是中医药学获得的最高奖项。
请回答:
(1)在材料一A、B、C三处填上恰当内容。(3分)
A: B: C: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任答两点即可,4分)
(3)围绕屠呦呦及其团队在中医药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8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字数120字以上)
26.(12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历尽波澜,历经百年征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先进阶级——工人阶级的代表,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下图是中国邮政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发行的纪念邮票
材料三 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心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国民政府监狱中所有的因共产主义和左派活动而被拘禁的人都释放了,其他逃亡到国外的人也回国为民族事业而听从分配。……中国人对境外的敌人所做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
——傅吾康《一百年来的中国革命,1851-1949》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新”的具体表现。(任答两点即可,4分)
(2)请为这张纪念邮票反映的历史事件撰写一段解说词。(4分)
(3)材料三反映的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2分)
27.(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部分)
行业 1912年 1920年 发展速度(1912=100) 平均增长率(%)
棉纺织业 华商纱厂纱锭数(枚) 509 564 1 598 074 313.6 12.1
华商纱厂布机数(台) 2 616 6 675 255.2 11.0
机制面粉业 华商厂日产能力(包) 66 470 203 950 306.8 17.4
华商厂产量(万包) 1 966 8 316 423.0 19.8
卷烟业 华商厂资本额(万元) 138 1 680 1 219.4 36.7
材料二 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
材料三 到1990年,与办深圳特区前的1979年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由1.96亿元增加到135亿元,增长67.88倍,平均递增46.9%;国民收入由1.6亿元增加到94亿元,增长57.75倍,平均年递增44.8%;工业总产值由6061万元增加到161.31亿元,增长263.4倍,平均年递增66.1%。
——王幼樵、肖效钦主编的《中国当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2年—1920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状况(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2分)
(2)观察材料二,分别指出“一五计划”期间新中国经济发展在行业和地域分布方面的特点(4分),分析“一五计划”完成的重要意义。(2分)
(3)根据材料三,谈谈深圳特区的发展带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分)
28.(14分)大国实力的消长深刻影响着国际格局的演变。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写出图1中A、B两处所示两大国家集团的名称。(2分)
(2)比较图1、图2,指出欧洲格局发生的两处变化(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
(3)观察图3,指出图3反映的历史现象。(2分)简要分析这种现象对世界形势发展的影响。(2分)
益阳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答案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A D B A D C D D A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B A A C A C B C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4分,共52分。)
注意:主观题的答案,考生答案中有合理成分,均可酌情计分。
25.(15分)
(1)A:华佗 (1分) B:《伤寒杂病论》 (1分) C: 明代(1分)
(2)特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成果显著、名医辈出;一脉相承、自成体系。(4分,任答两点即可)
(3)示例:
观点:科学家严谨的工作作风、勤勉实干的努力、博采众长的胸怀是科研成功的重要基础。(2分)
论述:屠呦呦及其团队积极翻阅古籍,遍寻方药,拜访老中医,历经多次试验,多方收集汇集整理资料,他们不惧艰难、博采众长、吸古纳今,是取得此项成果的重要原因。东汉时名医张仲景,不仅刻苦研读《黄帝内经》等众多医学名著,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而且亲身实践,曾为弄清断肠草的毒性而细品毒草。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与其一生博采众方、严谨踏实,刻苦钻研是分不开的。(4分)
因此,科研的成功与科学家的努力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习科学家的勤奋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为未来的发展奠基。(2分)
其余可供参考的观点:
勤奋好学是科研成功的重要基础。
政府的支持是科研成功的重要原因。
团队协作是科研成功的重要原因。
评分细则:观点明确(2分)、论述充分、条理清晰、史论结合(4分)、结论体现总结提升、回应观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
26. (12分)
(1)表现:新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奋斗目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4分,任答两点即可)
(2)这幅图片反映的是1935年1月遵义会议的会议场景。这次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2分)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2分)
(3)原因: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具体事例: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等。(任答一点即可,2分)
27. (11分)
(1)状况:发展迅速(或出现“短暂的春天”)(1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浪潮的推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2分,任答两点2分)
(2)特点:行业分布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得到相应的发展。(2分)
地域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2分)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解放思想,开拓新路;积极顺应全球化趋势,走出国门等。(言之成理即可,2分)
28. (14分)
(1)名称:A——三国同盟(1分)、B——三国协约(1分)
(2)变化1:俄国变成苏联。原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4分)
变化2:奥匈帝国瓦解成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原因: 一战中同盟国的失败。(4分)
变化3:德国的领土范围缩小。原因:一战中德国的失败,凡尔赛和约的处置。(4分)
变化4:原俄国境内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等一系列民族国家的出现。原因:十月革命的胜利。(4分)(任答两点即可,共计8分)
(3)历史现象:法西斯德国的扩张(2分)
影响: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分)
地区(百分比)
朝代
两只蝴蝶
——胡适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遵义会议
图1 1913年的欧洲
图3 20世纪30年代末的欧洲
图2 1922年底的欧洲
PAGE
益阳市2021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 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