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比和比例(3)

文档属性

名称 3.6比和比例(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11-01 09:2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备人: 审核人: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3.6 比和比例 (3)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了解连比的概念,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会运用连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运用连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运用连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相关题目
课前预习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什么叫做连比?
什么叫做比例内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复习导入
探索新知
交流与发现:
甲、乙、丙三人合伙经营水果,去年年底按投资的比例进行分红,甲分红得5万元,乙分红得4万元,丙分红得3万元。思考下面的问题:
(1)甲的分红:乙的分红= ;
乙的分红:丙的分红=       .
(2)按照上面的结果,可以把甲、乙、丙三人的分红的比写成
甲的分红:乙的分红:丙的分红= : : .
分析这种写法的优点。
分析:在“甲的分红:乙的分红”与“乙的分红:丙的分红”这两个比例中,“乙的分红”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前一个比例的后项与后一个比例的前项是相同的,因而可以把这两个比例连起来写在一起,得到
甲的分红:乙的分红:丙的分红=5:4:3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
学生先分析,然后教师指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一般地,如果第一个数与第二个数的比是a:b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比是b:c,那么可以将这三个数的比写成
a:b:c,称a:b:c是三个数a,b,c的连比。
点拨:连比中的各项,可以同乘(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
例题讲解
例2:三角形的周长为52厘米,三边长的比是3:4:6,求三条边的长。
今年植树节,七、八、九年级的同学共植树480棵。已知三个年级植树棵树的比为4:5:7,三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
填空题
师生共同总结。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师生分析,然后学生板书。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教法)
学生活动(学法)
小结
作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习题3.6 A组第7题。
课后反思
处理连比的关键是把前一个比的后项与后一个比的前项化为相同的数,即取前一个比的后项与后一个比的前项的最小公倍数为连比的中间项。在连比中很多同学一定要注意看,可以理解为,但不能理解为。应让学生感受到连比在生活中经常应用,数学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进一步学习方程、相似图形和锐角三角比等有关内容的基础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