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五线谱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五线谱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2-30 11:2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年友谊圆舞曲》教学设计
执教年级:
七年级
执教内容:
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欣赏《溜冰圆舞曲》片段
教学课型:
唱歌综合课
教材分析:
《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溜冰圆舞曲》是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创作的一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的。其中第一小圆舞曲有两个音乐主题,以a b a 结构呈现。乐曲三拍子,有着圆舞曲典型的节奏和妩媚优雅的旋律。
学情分析:
舞曲是学生初中阶段最早接触到的音乐体裁。从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较为浅显的圆舞曲入手,深入地感受体验圆舞曲的节拍、节奏、三拍子的律动特点。学唱歌曲时,注意七年级学生已经开始进入变声期,引导学生轻声演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青年友谊圆舞曲》,使学生热爱和平,珍惜友谊;欣赏圆舞曲这一体材的音乐,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并喜爱这类作品。
2、通过聆听和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感受三拍子舞曲的节奏特点;通过欣赏《溜冰圆舞曲》片段更深入的体验节拍特点。
3、能够自信的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掌握圆舞曲节奏特点,了解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能够用圆润的声音自信的演唱《青年友谊圆舞曲》。
教学难点:感受圆舞曲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并能用三拍子节奏规律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播放一段华尔兹舞蹈视频
请学生观察这段舞蹈有什么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用圆舞曲做为舞蹈音乐出现这一场景导入“圆舞曲”这一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
2、 聆听体验 学唱歌曲
学习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
1、 初听歌曲 熟悉作品,并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教师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是什么速度?这种速度给你怎样的感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印象,为下一步展开教学做铺垫。
2、 跟琴唱旋律,感受乐句之间节拍特点,并唱打节奏。
教师弹琴,放慢速度带学生唱旋律。
设计意图:感受三拍子圆舞曲的节拍特点,熟悉歌曲的节奏规律。
3、 跟琴唱谱
(1)识谱后引导学生关注音符并排列,了解自然大调音阶。
(2)找出每小节中有反复音符出现的地方,结合第一乐句,感受同音反复的演唱。
(3)三、四乐句的跳进跟琴演唱,教师手势引导。
(4)结合图谱,完整演唱乐谱。
设计意图:在唱乐谱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自然大调音阶作为音乐知识点,直接讲解;同音反复以第一乐句为例,引导学生在欢快的乐曲中唱出优美抒情的圆舞曲色彩。结合对作品的分析,结合圆舞曲节拍特点和优美抒情去表现作品。唱之前对学生提出要求,教师示范引导。
4、 填词演唱第一段,理解歌曲内容。
设计意图:掌握了旋律后填词演唱,并理解歌词的内容。
5、 介绍歌曲创作背景,歌曲作于1955年,并在当年的国庆节联欢晚会上,此后在群众中广为流传。2009年,这首歌又一次回响在天安门广场。
三、深入体验 表现歌曲
观看建国60周年领导人与民共舞的视频,感受团结和和平之歌的含义,升华情感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结合歌曲创作背景和视频内容,体会歌曲的团结、和平的主旨,带着这样的情感去演唱歌曲。
舞蹈律动,每组找一名同学上来学习简单的舞步,跟随音乐舞蹈。其他同学节奏体验。
设计意图:加深对圆舞曲节奏和韵味的体验。
4、 拓展欣赏 深化主题
欣赏《溜冰圆舞曲》片段:第一小圆舞曲
1、 初听主题a,感受旋律特点,选择对应线条表示并联想场景。
教师提问并播放音频:听这段旋律是连续的曲线更适合表现还是跳跃的短竖线?
设计意图:进一步感受圆舞曲的节奏特点,通过联想场景感受主题a的优美抒情。
2、 聆听主题b,对比节奏变化,感受节奏变化带来的情绪变化。
教师提问并播放音频:
(1)、第一主题是优美抒情的,让我们来听主题b,它的节奏有什么变化?(2)你还在里面听到了什么特别的声音?
设计意图:与主题a对比欣赏,短促的八分音符,旋律活泼跳动
3、 再次聆听主题b,并在重拍加入碰铃。
设计意图:参与演奏,表现主题b的活泼跳动。
4、 完整聆听第一小圆舞曲,对音乐场景展开联想和想象。
设计意图:结合对第一小圆舞曲的分析,带着律动欣赏整个乐段。
5、 欣赏《溜冰圆舞曲》改编的歌曲视频。
设计意图:结合视觉感受、歌曲演唱、舞蹈和溜冰的动作加深对作品的印象。
5、 课堂小结 情感升华
教师语言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唱和欣赏了圆舞曲这一题材的音乐,大家也对圆舞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富有动感优美流畅的三拍子旋律希望大节课下也去多了解、多欣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