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11.4化学与环境保护(课件21页+教学设计+一课一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11.4化学与环境保护(课件21页+教学设计+一课一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30 19:30:31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十一单元第4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鲁教版 九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的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防止环境污染已成为保证人类健康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认定目标
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新知探究1
保护生命之源---水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08-109页,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一下问题:
1.水污染主要来源?
2.水污染的主要危害?
3.水污染的治理方法?
4.你对赤潮和水华有哪些了解?
新知探究1
保护生命之源---水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1、工业废水、废气、废渣 2、农业化肥、农药随水流入河中3、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水体污染来源示意图
新知探究1
保护生命之源---水
水污染的危害
破坏水生态系统
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
还会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新知探究1
保护生命之源---水
水污染的防治
1.如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利用化学方法(如中和法、氧化法)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目前世界各国对水污染普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①依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②加强水质检测
③禁止污水的任意排放
④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活动天地11-4
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有明显的酸味,经测定得知其中含有大量的盐酸。现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合理?
1.加入活泼金属
2.加入金属氧化物
3.加入熟石灰中和
4.加入碳酸钠
5.加入石灰石
最合理的方案是加入石灰石
新知探究2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10-111页,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一下问题:
1.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酸雨产生的原因?
3.酸雨的危害?
4.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大气污染?
1.空气污染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工厂的废气;
汽车尾气.
SO2
NOx
CO
酸雨
粉尘
新知探究2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由于工业生产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随雨水降下,就形成了酸雨。
2.酸雨的危害有哪些?
酸化土壤,使土壤养分流失并失去活性
污染水体,水资源酸化使鱼类减少甚至灭绝。
侵蚀建筑物及文物古迹
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
新知探究2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新知探究2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工业上将生石灰和硫煤混合燃烧.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石灰作固硫剂,与产生的SO2作用,以硫酸盐的形式留在灰渣中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2.汽车尾气也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如何防止汽车尾气的危害?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可在汽车尾安上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
2CO + 2NO====N2 + 2CO2
催化剂
新知探究2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环境污染分两个过程,一是由污染源产生污染物;二是污染物经过各种转化或转移,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产生危害。
污染的防治就应从三方面考虑:
一是消除污染源;
二是禁止向环境排放污染物;
三是等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后,再治理。
哪一种方法更好呢?
新知探究3
与人类和谐相处
生活中人们用降解塑料、纸制品或其它易分解的物质取代聚乙烯塑料制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降解塑料制成的塑料袋
燃料电池
为消除电池造成的污染,人们研制出了绿色环保电池,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和海洋电池等。
消除污染源
与人类和谐相处
新知探究3
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
无毒无害原料可再生资源
环境友好产品
回归自然
废物回收利用
无毒无害
催化剂
无毒无害
溶剂
原子经济反应
安全的生产工艺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反应物
生成物
新知探究3
与人类和谐相处
当堂检测
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A.分类回收垃圾 B.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C.污水处理后排放 D.焚烧废旧塑料袋
2.为改善空气质量,有如下建议:①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②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行驶 ③将污染重的工厂烟囱加高④加速燃气化建设,改烧煤为烧煤气或天然气。你认为以上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_。
3.下列叙述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用喷灌、滴灌的方式浇灌园林或农园
  B.海水中含有很多N、P、K等作物营养成分,可用其灌溉农作物
  C.大力提倡为农作物施用农家肥
  D.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
4.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小组辩论,甲方的观点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甲方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加产量
B.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复合化肥能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D.化肥肥效快
长话短说
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设计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保护生命之源
1、水污染的来源
2、危害
3、防治措施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空气污染
2、酸雨
3、空气污染的防治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倡绿色化学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单元第4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课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单元 十一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应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酸雨的形成及防治措施;2.绿色化学。
难点 绿色化学观念形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观看两组图片,同学们有何感想啊?我们现在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我们应怎样办呢? 观察图片,思考 图片在感性上给人以强烈震撼,由感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新知探究1】保护生命之源---水【自主学习】:阅读课本108-109页,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一下问题:1.水污染主要来源?2.水污染的主要危害?3.水污染的治理方法?4.你对赤潮和水华有哪些了解?生展示:课件图片展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措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水、废气、废渣 2、农业化肥、农药随水流入河中3、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水污染的危害1.、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还会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活动天地11-4】生讨论,展示:1.加入活泼金属2.加入金属氧化物3.加入熟石灰中和4.加入碳酸钠5.加入石灰石最合理的方案是加入石灰石【新知探究2】还人类洁净的空气阅读课本110-111页,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一下问题:1.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酸雨产生的原因?3.酸雨的危害?4.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大气污染?课件展示点拨以上问题:1.空气污染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的废气;汽车尾气.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由于工业生产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随雨水降下,就形成了酸雨。3.酸雨的危害有哪些?酸化土壤,使土壤养分流失并失去活性污染水体,水资源酸化使鱼类减少甚至灭绝。侵蚀建筑物及文物古迹;加速金属制品的锈蚀4.煤炭脱硫技术;汽车加催化转换器,尾气处理【新知探究3】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污染分两个过程:一是由污染源产生污染物;二是污染物经过各种转化或转移,从而对环境产生危害。污染的防治就应从三方面考虑;一是堵住污染源;二是禁止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三是污染物进入环境产生危害后再治理。哪一种方法更好呢?【讨论】如何解决白色污染及电池污染课件展示: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寻找可以充分利用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小组交流,做好展示准备结合图片,小组交流后归纳:水污染来源;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防治措施。生讨论,完成活动天地11-4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小组交流,做好展示准备小组选代表展示以上问题思考并合作讨论生思考交流讨论总结 自主学习,发挥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读图,自我分析,自我提炼信息的能力。通过活动天地,复习巩固酸的性质,利用酸的性质解决具体实例自主学习,结合空气复习,解决新知学情助推,学生展示暴露问题,教师点拨,印象深刻,符合认知规律。让学生知道环境污染过程,认识到我们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知道绿色化学概念、核心、目标。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堂检测 1.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 A.分类回收垃圾 B.天然气代替煤作燃料C.污水处理后排放 D.焚烧废旧塑料袋2.为改善空气质量,有如下建议:①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②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行驶 ③将污染重的工厂烟囱加高④加速燃气化建设,改烧煤为烧煤气或天然气。你认为以上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_。3.下列叙述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用喷灌、滴灌的方式浇灌园林或农园B.海水中含有很多N、P、K等作物营养成分,可用其灌溉农作物C.大力提倡为农作物施用农家肥D.加快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4.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就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为题进行小组辩论,甲方的观点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甲方观点不正确的是( )A.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加产量 B.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复合化肥能提供几种营养元素 D.化肥肥效快
课堂小结 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板书 化学与环境保护一、保护生命之源1、水污染的来源2、危害3、防治措施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1、空气污染2、酸雨3、空气污染的防治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单元第4节化学与环境保护一课一练
1.净化一方水土,守护母亲河流,下列做法不利于我市湿地生态修复的是 ( )
A.保护滩涂湿地      B.强化污水处理
C.施用大量农药   D.推进造林绿化
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 ( )
A.积极治理沙漠、荒山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C.有条件的地区大量使用太阳能 D.露天焚烧固体垃圾
3.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
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限制工厂废气随意排放
C.田间焚烧秸秆,净化环境 D.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4.目前,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保证人类健康生存、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废弃的聚乙烯塑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C.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水污染主要源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5.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连云港。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 )
A.过度施用农药 B.回收废弃塑料
C.就地焚烧秸秆 D.任意排放污水
6.2019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处置”,于是各大城市分别出台垃圾分类处理办法,“垃圾分类”成为热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垃圾分类利用,能减少垃圾的危害 B.家庭废弃餐厨物品,属于无污染垃圾
C.废弃金属与废纸,属于可回收垃圾 D.废弃电池含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
7.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
A.燃放烟花爆竹  B.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C.露天焚烧秸秆 D.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
8.下列做法不利于建设“生态泰安”的是 ( )
A.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B.加强污水净化处理
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D.推广使用风力发电
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全面阐释了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以下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及环境改善的措施是 ( )
A.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补充肥料 B.鼓励推行“美团外卖”,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饭盒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施用大量农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
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还洞庭湖区“一湾绿水”,益阳市所辖区、县(市)都已完善了污水处理设施,并关停了如造纸厂等沿河污染企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污水处理厂中,生活污水中的难溶物,可以通过_________方法去除。
(2)生活废水、畜禽养殖废水,如果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其中所含有的_____ (填字母代号,下同)会导致水体发臭,水草疯长,鱼类死亡。
A.含氮化合物     B.含磷化合物C.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3)益阳市为加强河流、湖泊等水域治理,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______。
A.拆除区域内各湖泊、河流、沟渠中设置的围网 B.严禁在所有水体中电鱼、药鱼
C.加大投入,再次整修涵闸,疏通河道与沟渠。
11.人类社会需要充足的能源,良好的环境。
(1)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能源,“可燃冰”的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PM2.5是我国测定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下列措施中能降低空气中PM2.5含量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化工厂加高烟囱 B. 禁止焚烧秸秆 C. 植树造林
(3)酸雨也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酸雨的pH______5.6 (填“>”“<”或“=”),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含硫煤燃烧所产生的_______气体(填化学式)。
12.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___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C 2. D 3. C 4. A 5. B 6. B 7.B 8. A 9. C
过滤 AB ABC
11.(1)不可再生 (2)C (3) < SO2
12.(1)C (2) < CO2 (3) CO2+3H2 == CH3OH+H2O 
点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