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期末能力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欢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3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蜡烛等大倒立的像;若将此蜡烛移至凸透镜前12cm处时,则( )
A.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不会出现实像
D.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才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2.将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B.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到适当的位置,当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时,这个像一定是缩小的像
D.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向左移动蜡烛,则光屏一定要向左调整位置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5cm B.一定等于5cm
C.一定大于5cm D.可能小于5cm,也可能大于5cm
4.如图所示,能够依次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及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丙丁甲乙 D.丙乙甲丁
5.如图所示,在水中A处有一条鱼,但岸上的人却看到这条鱼在B处,在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6.如图所示,用球形鱼缸养金鱼,当人们从鱼缸侧面观赏缸内球形鱼缸的金鱼时,看到的是( )
A.金鱼的实体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虛像
7.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实例:①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②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照相机中所成的像;⑤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②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①③④
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蜡烛从B移动到C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蜡烛处于B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蜡烛处于A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9.小雨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 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
C.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倍焦距以内
D. 甲图中像与物在同一侧,乙图中像与物不在同一侧
1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敏所在的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
B.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C.若烛焰从光具座30.0cm刻线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小
D.烛焰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若用黑纸片将凸透镜遮挡一半,这时在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放大镜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二、填空题
12.“刷脸”的时代到来了,“刷脸”可以进门、进站、买票、买饭……如图所示,“刷脸机"的摄像头实际是一个 透镜。当人远离“刷脸机”时,所成的像将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透镜焦距不变)
13.清晨室外花叶上有许多露珠,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粗大,这是露珠产生______镜的功能,形成叶脉的______(填“实”或“虚”)像.
14.小冬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模拟人眼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晶状体的调节情况,通过推拉注射器,调节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即“曲率”),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若物体较远时,恰好能使像成在光屏上;则当物体较近时,应__________(填“推”或“拉”)注射器,使水透镜的焦距变__________(填“长”或“短”),若注射器被卡住,无法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则给水透镜“戴上”适当度数的_____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进行矫正,同样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三、画图题
15.如图所示,凹透镜的主光轴处于水平位置,F是其焦点,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45°,请画出竖直激光束AO经平面镜反射,再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16.如图所示,A、B是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你画出:
(1)发光点S的位置;
(2)A、B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17.在做“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
(1)小强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到图甲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最小最亮的光斑,这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或“发散”)作用,小强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 cm。
(2)小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恰好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烛焰的像,但像没有完整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他应将凸透镜向 (“上”或“下”)调节。
(3)小明使用的透镜的焦距是10cm,他实验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的成像,他判断此像是实像的依据应是 ,请你列举一例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明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保持蜡烛和凸接着透镜不动,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推断,小明的眼睛属于 (“近视眼”或“远视眼”)。
(4)小明在图丙基础上,保持蜡烛、光屏不动,向左缓慢移动凸透镜直到光屏上又出现烛焰的像,此时成像的情况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实像”或“虚像”)。
18.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 cm。
(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好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烛焰的像,但像没有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2)为了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等于10 cm,小明把蜡烛移至30 cm刻度线处,然后将光屏移到________ cm刻度线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承接到等大、清晰的像。
(3)经验证,凸透镜的焦距准确。在(2)的基础上只移动蜡烛和光屏,可以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
A.蜡烛和光屏都左移 B.蜡烛和光屏都右移
C.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D.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4)调节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当蜡烛在25 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小明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变得清晰。由此推断,小明的眼睛属于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5)实验结束后,小明对上述实验装置做了改进,用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如图所示,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他在光屏上看到的像应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放大 B.、放大 C.、缩小 D.、缩小
答案
1-11.CDADD C CD DCC
12.凸 变小
13.放大 虚
14.推 短 远视
15.16.
17.会聚 10.0 上 光屏上能承接实像 照相机 远视 放大 实像
18.(1)下 (2)70 (3)A (4)远视眼 (5)成像稳定(合理即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