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动物的生长时期
一、单选题
1.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图所示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培育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 “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C. 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卵黄
D. “三亲试管婴儿”的全程发育,是在试管内进行的
2.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阶段没有蛹期 B.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C.鸟卵中能进行胚胎发育的是卵黄 D.青蛙进行体内受精和体外发育
3.杨梅虫是果蝇的幼虫,成熟果蝇在杨梅上产卵,孵化后幼虫钻入杨梅果肉中而得名,如图所示是杨梅虫的一生。下列动物中与其发育过程相似的是( )
A.家蚕
B.青蛙
C.蝗虫
D.变形虫
4.常说“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其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以下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鲫鱼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B.鲫鱼的发育方式为体外发育
C.鱼类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D.鲫鱼胰中的鱼仔是受精卵
5.小徐在学习课本第一章内容后,在笔记本中整理了两种生物的生长时期图以及一些注释。下列注释有误的是( )
A. 图甲可能为家蚕的一生,图中②表示幼虫时期 B. 图乙可能为蝗虫的一生,图中⑧表示成虫时期
C. 两图中生物发育经历的时期完全相同 D. 两图中生物发育的最大差异在于蛹期的有无
6.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指( )
A. 受精卵→蛹→蚕 B. 受精卵→幼虫→成虫
C. 受精卵→蛹→成虫 D.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7.如图可以表示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D→A→C
B.蝉的不完全变态发育:D→A→B→C
C.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若B为卵期,则过程为B→C→D
D.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若D为卵期,则B为蛹期
8.木橑尺蛾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雌雄交配后产卵,卵期9-10天,幼虫孵化后即可取食叶肉,幼虫期40天左右,幼虫老熟即坠地化蛹,下列有关木橑尺蛾说法错误的是( )
A. 木橑尺蛾的发育类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 木橑尺蛾危害最大的时期是幼虫期
C. 木橑尺蛾的发育类型与蝗虫不同 D. 木橑尺蛾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9.关于青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雌雄成蛙抱对,是体内受精
B. 蝌蚪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变为成蛙
C. 青蛙是卵生动物,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D. 蛙的生殖发育都在水中进行,说明蛙是由水栖向陆栖过渡的
二、填空题
10.2020 年6月,生物多样性调查组在庆元百山祖国家公园内发(现一种叫声奇特的角蟾,主要生活在常绿阔叶林附近的山涧溪流,经鉴定确定为全球新物种一百山祖角蟾。如图表示百山祖角蟾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请回答:
(1)百山祖角蟾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
(2)百山祖角蟾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属于________发育。
11.2020 年,巴基斯坦遭遇近3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如图甲所示,绍兴麻鸭是蝗虫天敌,一只绍兴麻鸭一天能吃200多只蝗虫,牧鸭治蝗是草原清剿蝗虫、保护生态最有效的方法。
(1)图乙是麻鸭与蝗虫的特征比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 (选填序号)。
①体外受精②体内受精③卵生④胎生
(2)图丙表示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 (选填字母)。
12.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_(列举一个)。
(2)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___。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是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将序号填在合适的横线上。①家蚕②变形虫③蝗虫④苍蝇⑤猴子⑥螳螂⑦乌龟⑧鹦鹉
(1)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即存在蛹期)的动物有________。
(2)采用体内受精方式的动物有________。
(3)自然状态下采用无性生殖方式的有________。
(4)胚胎发育方式采用胎生的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4.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像鱼这样,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
(2)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随水温的升高,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少”)。
(3)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________。
15.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人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 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________发生很大的变化。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 。
16.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只鱼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A、B、C;在A、B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3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3只鱼缸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选填“卵生”或“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 →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 动物的生长时期
一、单选题
1.目前有的国家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试管婴儿”,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图所示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培育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B. “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
C. 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卵黄
D. “三亲试管婴儿”的全程发育,是在试管内进行的
【答案】 C
【解析】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
【解答】A、试管婴儿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A正确。
B、“三亲试管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母亲卵细胞的细胞核和父亲的精子,而不仅仅是来自母亲,B错误。
C、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捐献者卵细胞的细胞质(卵黄),C正确。
D、子宫是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所以早期胚胎需植入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阶段没有蛹期 B.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C.鸟卵中能进行胚胎发育的是卵黄 D.青蛙进行体内受精和体外发育
【答案】 B
【解析】家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属于变态发育,鸟类属于卵生动物。
【解答】A、家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A不符合题意;
B、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B符合题意;
C、鸟卵中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经过抱对后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因此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杨梅虫是果蝇的幼虫,成熟果蝇在杨梅上产卵,孵化后幼虫钻入杨梅果肉中而得名,如图所示是杨梅虫的一生。下列动物中与其发育过程相似的是( )
A.家蚕
B.青蛙
C.蝗虫
D.变形虫
【答案】 A
【解析】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
【解答】由分析可知家蚕的发育过程,而杨梅虫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因此与家蚕的发育过程相似,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常说“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其中涉及到的科学知识,以下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鲫鱼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B.鲫鱼的发育方式为体外发育
C.鱼类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D.鲫鱼胰中的鱼仔是受精卵
【答案】 D
【解析】鱼类的生殖过程中,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鱼类在生殖时将精子和卵细胞直接排到水中,精子在水里遇到卵细胞就与之结合,完成受精过程,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这种生殖方式繁殖的后代必然是体外发育。
【解答】A、鲫鱼的繁殖方式为有性生殖,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鲫鱼的发育方式为体外发育, 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鱼类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鲫鱼腹中的鱼仔是未受精的卵细胞,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5.小徐在学习课本第一章内容后,在笔记本中整理了两种生物的生长时期图以及一些注释。下列注释有误的是( )
A. 图甲可能为家蚕的一生,图中②表示幼虫时期 B. 图乙可能为蝗虫的一生,图中⑧表示成虫时期
C. 两图中生物发育经历的时期完全相同 D. 两图中生物发育的最大差异在于蛹期的有无
【答案】 C
【解析】根据动物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征和区别解答。
【解答】A、家蚕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②是家蚕的幼虫时期,家蚕的幼虫主要吃桑叶,运动方式是爬行,A不符合题意;
B、 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卵、若虫、成虫 三个阶段,⑧表示蝗虫的成虫时期,B不符合题意;
C、家蚕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卵、若虫、成虫 三个阶段,因此两图中生物发育经历是不相同的,C符合题意;
D、家蚕有蛹期,蝗虫没有蛹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指( )
A. 受精卵→蛹→蚕 B. 受精卵→幼虫→成虫 C. 受精卵→蛹→成虫 D.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答案】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动物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
【解答】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如图可以表示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D→A→C
B.蝉的不完全变态发育:D→A→B→C
C.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若B为卵期,则过程为B→C→D
D.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若D为卵期,则B为蛹期
【答案】 D
【解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蜜蜂、家蚕等。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A、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蜜蜂、蚕等,图中只有三个时期,A不符合题意;
B、蝉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蝉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中有四个时期,B不符合题意;
C、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比如蝗虫,图中有四个时期,C不符合题意;
D、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春蚕的发育过程,则A是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木橑尺蛾是一种常见的林业害虫,雌雄交配后产卵,卵期9-10天,幼虫孵化后即可取食叶肉,幼虫期40天左右,幼虫老熟即坠地化蛹,下列有关木橑尺蛾说法错误的是( )
A. 木橑尺蛾的发育类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B. 木橑尺蛾危害最大的时期是幼虫期
C. 木橑尺蛾的发育类型与蝗虫不同 D. 木橑尺蛾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
【答案】 A
【解析】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答】A、木橑尺蛾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符合题意;
B、木橑尺蛾的幼虫期食量大,对农作物危害最大,B不符合题意;
C、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不符合题意;
D、木橑尺蛾的生殖方式由两性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个体,因此它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关于青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雌雄成蛙抱对,是体内受精
B. 蝌蚪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变为成蛙
C. 青蛙是卵生动物,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D. 蛙的生殖发育都在水中进行,说明蛙是由水栖向陆栖过渡的
【答案】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知识。
【解答】A、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A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蝌蚪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成为幼蛙,此后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B不符合题意;
C、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蛙的生殖发育在水中,而蝌蚪生活在水中,发育成青蛙后,青蛙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生活在陆地上,因此蛙是由水栖向陆栖过渡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10.2020 年6月,生物多样性调查组在庆元百山祖国家公园内发(现一种叫声奇特的角蟾,主要生活在常绿阔叶林附近的山涧溪流,经鉴定确定为全球新物种一百山祖角蟾。如图表示百山祖角蟾的生殖和发育过程,请回答:
(1)百山祖角蟾个体发育的起点是________;
(2)百山祖角蟾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属于________发育。
【答案】 (1)受精卵(2)变态
【解析】人体和动物体的发育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两栖动物、昆虫等动物的幼体在发育成成体的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属于变态发育。
【解答】(1)百山祖角蟾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2)百山祖角蟾的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属于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受精卵;(2)变态
11.2020 年,巴基斯坦遭遇近3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如图甲所示,绍兴麻鸭是蝗虫天敌,一只绍兴麻鸭一天能吃200多只蝗虫,牧鸭治蝗是草原清剿蝗虫、保护生态最有效的方法。
(1)图乙是麻鸭与蝗虫的特征比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 (选填序号)。
①体外受精②体内受精③卵生④胎生
(2)图丙表示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 (选填字母)。
【答案】 (1)②③(2)A
【解析】(1)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2)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孵化是在母体外进行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卵黄和卵白提供的。
【解答】(1)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卵、若虫、成虫 三个阶段 蝗虫属于昆虫,体内受精,体外发育,蝗虫由受精卵孵出幼虫,麻鸭也是体内受精,体外孵出小鸭,它们都属于卵生动物,所以 图乙是麻鸭与蝗虫的特征比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②③。
(2)蝗虫的幼虫期没有翅,能够跳跃,不会飞,因而活动范围小,是防治蝗虫的最佳时期,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是A 。
故答案为:(1)②③(2)A
12.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________(列举一个)。
(2)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________。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完全变态发育;蟑螂(2)蛹期;C;幼虫期
【解析】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解答】(1)蝗虫属于昆虫,其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螳螂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2)d表示的发育时期叫做蛹期, 乙图是蝶的发育过程: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c幼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因为幼虫取食植物的枝叶 。
故答案为:(1)不完全变态发育;蟑螂(2)蛹期;C;幼虫期
13.下列是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将序号填在合适的横线上。①家蚕②变形虫③蝗虫④苍蝇⑤猴子⑥螳螂⑦乌龟⑧鹦鹉
(1)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即存在蛹期)的动物有________。
(2)采用体内受精方式的动物有________。
(3)自然状态下采用无性生殖方式的有________。
(4)胚胎发育方式采用胎生的是________。
【答案】 (1)①④(2)①③④⑤⑥⑦⑧(3)②(4)⑤
【解析】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昆虫发育过程中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昆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1)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 ①家蚕、④苍蝇他们发育的过程都经历了蛹期。
(2)受精方式有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两种,体内受精指的是精子和卵细胞在生物的体内完成受精过程,体外受精指的是精子和卵细胞在生物的体外完成受精过程。题干中的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那么 ①家蚕③蝗虫④苍蝇⑤猴子⑥螳螂⑦乌龟⑧鹦鹉均进行有性生殖,并且体内受精。
(3)变形虫为单细胞生物,进行分裂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到一定阶段后从母体中产出,,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题干中 ⑤猴子 为哺乳动物。
故答案为:(1) ①④ (2) ①③④⑤⑥⑦⑧ (3) ② (4) ⑤
三、实验探究题
14.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像鱼这样,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
(2)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随水温的升高,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少”)。
(3)18~38℃温度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________。
【答案】 (1)卵生(2)减少
(3)在18~26℃之间平均孵化率上升 ;在26~38℃之间平均孵化率下降
【解析】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卵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昆虫、鸟、绝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鱼都是卵生的。卵生动物的孵化率会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解答】(1)像鱼这样,受精卵在母体外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卵生。
(2)由曲线图可以看出,水温在18~34℃之间时,随水温的升高,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减少。
(3)由表格可以看出,在18~26℃之间平均孵化率上升 ;在26~38℃之间平均孵化率下降。
故答案为:(1)卵生;(2)减少;(3)在18~26℃之间平均孵化率上升 ;在26~38℃之间平均孵化率下降
15.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人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 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________发生很大的变化。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 。
【答案】 (1)形态结构(2)薄头茧的发生率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合理即可)
(3)温度(或湿度或气压或蚕的食物,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蚕的发育过程解答。
(2)作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的作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
【解答】(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部分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因此蚕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
(2)根据表中三组实验的不同条件是光照,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总平均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即可推测探究的问题是:光照条件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应是:光照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
(3)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如蚕的大小、年龄、所处的温度、适度等。
故答案为:(1)形态结构(2)薄头茧的发生率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合理即可) (3)温度(或湿度或气压或蚕的食物,合理即可)
16.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只鱼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A、B、C;在A、B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3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3只鱼缸中,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选填“卵生”或“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其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 →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
【答案】 (1)卵生;蝌蚪(2)C(3)孵化的青蛙受精卵的数量
(4)C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最高
【解析】兴趣小组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A、B鱼缸为青蛙受精卵孵化的污染环境,C鱼缸为清洁的青蛙受精卵孵化环境,通过两者对比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从而说明环境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解答】(1)青蛙的生殖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经过抱对,雌雄蛙分别把精子与卵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形成受精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其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而青蛙的生殖特点是体外受精,可见,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C。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孵化的青蛙受精卵的数量。
(4)由于作出的实验假设: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若是该假设成立, C鱼缸是没有污染物的,因此C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最高,同时也说明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故答案为:(1)卵生;蝌蚪(2)C(3)孵化的青蛙受精卵的数量(4)C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最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