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31 07: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在正式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这些经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过程中,学生在抽象概括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可能在数学语言的描述上会有一定的困难,表达上也可能不够严密,但只要学生表达的意思对,教师就应该积极的给以肯定,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更多探讨的空间和交流的机会,毕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思维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渐近思辩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问题:看下列实物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出示投影:一些含有三角形的建筑物)
可以看到,在工程建筑和机械制造等现实生活中,经常采用 的结构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师生互动学习:
1.什么叫做三角形?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如何表示三角形?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记作“△ ABC” 读作“三角形ABC”)
练习:用符号表示图中的各个三角形.
3、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
如图1,三角形ABC有( )个顶点, 它们分别是
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由它的 三个顶点 确定
4、三角形的角:
(三角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如图1,三角形ABC有( ) 个角,它们分别是
5、三角形的边
(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 段叫做三角形的边)
如图1,三角形ABC有 条边,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
△ABC的三边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吗?(△ABC的三边,有时也用a、b、c来表示.)
6、研究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相等,有多少种可能的情况?
(1).三条边各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如图.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外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如图.
(3).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如图.
提问: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于是我们可以把三角形按照三边情况进行分类、
三、讨论交流,深入挖掘
下面有4根木棒,请你任意选三根围一围,可以怎么选?每次都能围成三角形吗?
1、提问:能用不等式表示两条路线的关系吗?
2、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交流:
你能根据上面的结论,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加以说明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与第三边的大小关系吗?由此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例1:已知:一根木棒长为7,另一根木棒长为2,若要围成三角形,那么则第三根木棒长度应在什么范围呢?
解:
例2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8cm,如果一边长等于4cm,求另两边的长?
五、师生互动,小结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三角形的概念
2.三角形的三要素
3.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4.三角形按边分类
5.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六、布置作业,应用新知
习题13.1 1、2 、3
设计反思:
本节课创设了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上学生经历“直观感知---动手操作---归纳结论---验证说理---应用拓展”的学习过程。
本节的设计努力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并通过适当的说理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