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皇权的象征
------故宫建筑群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
皇权的象征
故 宫 建 筑 群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昔称紫禁城。是国内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故宫从1420年建成到1912年清帝逊位约五百年间,历经了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是明清两朝最高权力中心的代表。
故宫占地72万余平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外绕城墙和护城河,城 隅四角楼。
房间数量
传说 9999 .5
8707
故宫平面布局
午门
金水桥
太和殿
太和门
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御花园
坤宁宫
交泰殿
外朝
内廷
神武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
午门是皇帝颁诏、宣布出征命令和将士班师回朝献俘的地方。
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午门
太和门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当时称奉天门。门前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为明代铸造。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
三大殿,为外朝区最主要的三座宫殿,自南向北,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朝为礼仪及行政办公区。以工字形三层汉白玉台基相连。
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是皇帝登基、完婚,寿宴、重大节日受百官朝贺,赐宴的地方。
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
太和殿内由金砖铺地,即人们常说的金銮殿。设九龙金漆宝座,背后有7扇金漆屏风。室内面积2377平方米,有24根立柱,其中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宫殿内所有雕饰、彩绘皆以龙为主题。
太和殿内部
中和殿
中和殿是皇帝临朝之前准备和休息的地方。。
中和殿内
保和殿
庆宴和殿试之所,面阔九间,深五间,规格仅次于太和殿
保和殿内
太和殿以北为内廷区,是帝后居住的地方,前后有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也以工字形白石台基相连。
雪后乾清宫
乾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它是故宫内廷后三宫之首,位于乾清门内。
交泰殿
交泰殿为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交泰殿为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庆贺礼的地方 。
坤宁宫
坤宁宫是后三宫之一,在交泰殿后面。明代是皇后的寝宫
故宫北部有御花园。
从森严、宏伟的宫殿群走出来,进入御花园,我们终于看到绿色的树木了。尽管御苑依然不脱宫廷建筑的设计思路,但毕竟是与外朝内廷不同的环境氛围。
御花园总面积为一万一千多平方米,其中重要的建筑有钦安殿和万春亭、千秋亭等二十来座亭、榭、楼、台。
最后是故宫的后门——神武门
1、全部主要建筑严格对称地布置在中轴线上
2、外朝内宫体现前朝后寝的制度
体现了等级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思想。
故宫建筑特点
体现什么思想?
屋顶样式繁多,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
屋顶样式和等级区分
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俗称”四大坡“,是 “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
庑殿顶
歇山顶
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中国古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攒尖顶
午门
重檐庑殿顶
太和门
重檐歇山顶
金水桥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重檐庑殿顶四方攒尖顶
重檐歇山顶
故宫建筑使用什么材料
木结构
“墙倒屋不塌”之妙
建筑结构
宫殿建筑主要部分名称
梁柱式结构
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成为“间”,梁可数层重叠成为“梁架”。
宫殿建筑主要部分名称
斗拱
1、抗震性能好,这是由于材料的性能决定的,基本所有的木结构都有这个优点。
2、做工巧妙,几乎看不到外连接,大多通过隼头、插栓等工艺搭接而成。
1、防火性差
2、防腐防蛀比较困难
优点:
缺点:
--------金缸
--------建筑彩画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
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建筑彩画的分类和等级:
1、 和玺彩画
2、 旋子彩画
3、苏式彩画
古代建筑装饰
和玺彩画:
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风和玺、龙草和玺等。
旋子彩画:以旋子花为题材,按照叠晕(用同一颜色调出二至四种色阶,依次排列绘制装饰色带的手法)和贴金的方法,多用于坛庙等建筑物上
苏式彩画:以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福寿字等为题材,比较灵活,多用在园林建筑中。
跳转
归纳与总结
提问:划分中国古建筑等级可从以下哪几个细节入手?
屋顶 颜色
台基
彩绘
斗拱
课后拓展:
鉴赏-----天坛
谢 谢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 1420 年),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大的祭坛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 270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物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 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我國古代有天圓地方之說,所以主要建築平面均為圓形,以象徵天。
天 坛
祈年殿
皇穹宇
圜丘
圜丘
皇穹宇
放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砖木结构,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筑中少有。殿檐覆盖蓝色琉璃瓦,檐顶有镏金宝顶,殿墙是正圆形磨砖对缝的砖墙,远远望去,就像一把金顶的蓝宝石巨伞。 殿外就是著名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对话石。
天坛祈年殿
祈 年 殿-------三重檐圆形大殿 .中央四柱代表四季 .外围两排柱子各有12 根 , 分別代表12 個月及12 時辰 .
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尖顶圆形大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所在。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纯系砖木结构,直径32米,高38米,白墙、红殿、蓝檐、金顶,纯系砖木结构,祈年殿建筑独特,殿顶无大梁长檩,全靠28根楠木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围12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层12根“檐柱”表示一天十二时辰,共计二十八根柱,代表天上28星宿。藻井由两层斗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
祈年殿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