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两首》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01 13:0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三年级语文第九课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1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12夜 书 所 见 板 书夜书所见
梧叶——送——寒声
郁闷、孤独
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
亲切之感
篱落——一——灯明作业设计:
一、结合诗句,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萧萧:_____ 促织:_____ 挑: _____ 篱落:_____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夜书所见》 同学们要细心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孤寂: 异乡—异客—倍思亲
思乡怀亲
想象: 兄弟登高—遍插茱萸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作业设计:
一、连一连。
正月初一 重阳节 吃元宵、闹花灯
五月初五 中秋节 贴对联、拜年
八月十五 元宵节 吃月饼、赏月
正月十五 端午节 插茱萸、登高
九月九日 春节 吃粽子、赛龙舟
二、收集与秋天有关的诗句,背一背。
三、书法作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古名句。请以它为内容
写一幅书法作品。 增长一下见识吧!秋 月
程颢
清 溪 流 过 碧 山 头,
空 水 澄 鲜 一 色 秋。
隔 断 红 尘 三 十 里,
白 云 红 叶 两 悠 悠。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飛书于零九年教师节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飛书于零九年教师节
叶绍翁: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
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颇具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涵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夜书所见》写的客游在外,
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
由远处 的灯火,
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
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
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
送来阵阵寒意,
萧萧:风声
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地想
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篱落:篱笆
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方叫蛐蛐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
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王维:
写诗的背景,十七岁的他,
在长安谋取功名,恰逢重阳佳节、
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
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 ”我“一个人客居异乡,
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
思念家乡的亲人。
独:单独;
异:别的,其他的;
逢:遇到,碰到;
倍:加倍。 我想远方的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处,
那里插满了茱萸,只是少一人。
遥:远;
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义 务 教 育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教 程
语 文(PEP)
三年级 上册 教学参考
人教实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