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口迁移、物种交流、商品性世界流动、疾病流行等,并由此给世界各区域带来的不同的影响。
2、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社会由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的重要节点。
学习目标
14—17世纪,被史学家称为“发现的时代”,即“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
导入
学习目标一:从分散走向整体——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
●根据史料信息,请在《世界地图》上,大致用箭头画出15至18世纪人口迁移的方向。
史料1: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1.人口迁移
●根据15至18世纪人口迁移的方向,请概括这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
1. 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 如英国向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地迁移人口;
2。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 如欧洲国家向拉丁美洲各国移居人口;
3。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 即亚非欧三洲人口向北美、拉美、大洋洲迁移。
1.人口迁移
学习目标一:从分散走向整体——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
1.改变人口地理分布;
2.出现族群混合现象;
3.促进世界物种交换;
4.促进美洲经济开发。
1.欧洲人对美洲殖民掠夺;
2.印第安人灭顶之灾;
3.黑奴贸易罪恶深重;
4.各种疾病传播蔓延。
1.人口迁移
●请概括这时期人口迁移所带来历史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学习目标一:从分散走向整体——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
2.物种交流和疾病传播
[镜头穿帮]
在新版的电视剧《寻秦记》第二集中,古天乐饰演的项少龙在一对老夫妇家借宿一晚,临行前人家送他一包地瓜用以充饥。
●老人的这份善良让人感动,但这包地瓜却被观众看成笑话。为什么?
学习目标一:从分散走向整体——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
2.物种交流和疾病传播
“地瓜的前世”
史料2 番薯原产于中美洲。西班牙船在16C70年代将番薯运到马尼拉,随后一位中国的船长瞒着西班牙海关,将番薯的藤蔓和塞进筐里的一卷绳子混在一起偷运了出去。他将这种植物带到了福建。当时中国正在饥馑之中。船长之子将番薯介绍给了福建巡抚,后者随后命令农民开始种植番薯。饥馑结束了。其他地区也用番薯来解决其食品问题。
——摘编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地瓜的今生”
史料3 明朝后期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番薯等栽种遍野。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物种大交换带来哪些历史影响?
学习目标一:从分散走向整体——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
1.丰富食物结构;
2.增加粮食产量;
3.促进人口增长;
4.促进经济开发;
5.促进文明交融。
1.导致疾病传播;
2.伴随殖民掠夺。
2.物种交流和疾病传播
●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世界物种大交换带来哪些历史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学习目标一:从分散走向整体——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
3.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一:从分散走向整体——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
印度洋贸易 大西洋贸易 太平洋贸易
欧洲人占优势
金银——丝茶香料瓷器纺织品等
“三角贸易”
制造品——黑奴
——金银棉花烟草毛皮等
1.葡萄牙三角贸易
中日丝银贸易
丝瓷——白银
2.西班牙三角贸易
丝茶棉——白银
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3.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学习目标一:从分散走向整体——人与物的全球性流动
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 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 000吨,其中有31 000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材料主要反映了
A.欧洲列强加紧对外输出资本
B.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残酷剥削
C.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
D.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
小试牛刀
1.教皇子午线的出台——瓜分世界的开始
实质: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
影响:平衡葡萄牙与西班牙两大海洋强国一百多年的势力范围和殖民霸权。
西班牙殖民帝国(红色)
葡萄牙殖民帝国(绿色)
学习目标二:世界格局的演变——早期殖民扩张
2.教皇子午线的名存实亡——新兴大国的崛起
●以教皇子午线为界,17世纪上半叶殖民国家各增加哪些国家?说明了什么问题?
19世纪末英国殖民地示意图
17世纪末荷兰殖民地示意图
学习目标二:世界格局的演变——早期殖民扩张
有人说:14-18世纪既是“发现世界”的时代,也是“人性迷失”的时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依据是什么?
3.殖民扩张的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动
学习目标二:世界格局的演变——早期殖民扩张
墨西哥的波多西银矿 西班牙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
在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
【野蛮掠夺】
西班牙征服者用最残酷的死刑和武力胁迫当地土著皈依基督教,并接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拒不服从者,立刻被屠杀。安的列斯岛原有300万印第安人,1514年减至1.4万人,最后只剩下200人。
【种族屠杀】
1703年英国议会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100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50镑!
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
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紧随其后的还有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瘟疫、肺结核和黄热病。
【疾病传播】
美国学者杜波伊斯估计:16-18世纪欧洲奴隶贩子向美洲大陆贩运的黑奴共计1500万人。他认为,每运一个黑人到美洲,至少有5个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加上贩运到其他地区的黑人,总计使非洲损失了一亿精壮人口,相当于1800年时非洲人口的总和,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黑奴贸易】
■所谓的基督教人种在世界各地对他们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采取的野蛮和残暴的暴行,是世界上任何时期,任何野蛮愚昧和残暴的人种都无法比拟的。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殖民罪恶
抢人!
杀人!
害人!
卖人!
3.殖民扩张的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动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 非洲变成了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请思考:明明是令人发指的殖民罪恶,为什么还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学习目标二:世界格局的演变——早期殖民扩张
●依据教材概括商业革命的表现。
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出现特权贸易公司;商路转移。
①殖民扩张为欧洲提供资本、市场和原料,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②世界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请思考:明明是令人发指的殖民罪恶,为什么还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金银大量流入欧洲
金银价格下降
货币贬值
物价上升
收取固定货币地租者(地主)财力地位——下降
拥有大量商品的商人(新兴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增强
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发展
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价格革命:
3.殖民扩张的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动
1.美洲:掠夺金银、原料和种族屠杀;
2.非洲:黑奴贸易,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发展;
3.亚洲:殖民侵略、殖民据点和商业垄断。
1.亚洲: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东南沿海经济发展;
2.欧洲: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世界: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学习目标二:世界格局的演变——早期殖民扩张
据统计,1500~1650年的150年间,仅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
A.促进了西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B.表明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
D.导致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
小试牛刀
帕特里克 奥布莱恩在《欧洲经济发展》中认为:就欧洲的崛起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你对这个观点如何看待?“欧洲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看法:观点片面,坚持“欧洲中心”,无视亚非拉等地区贡献。
■原因:既是欧洲发展领先的结果(开辟新航路、拓展世界市场、商业革命、价格革命、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等),也是欧洲对亚非拉等地区野蛮侵略和血腥掠夺的结果。
西方国家崛起模式: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
■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习近平2017年1月18日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全球联系的
初步建立
世界格局
的演变
人口迁移:
物种交换:
商品流动: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欧洲移民、非洲移民
欧亚3类、美洲7种和1/3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贸易
殖民灾难
殖民灾难,经济开发
遭受侵略,白银入华
迅猛崛起,社会转型
世界逐步连为一个整体
小结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