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期末复习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电视机遥控器利用发出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2.雨后的夜晚走路时,为防止脚踩到水汪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汪塘,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
C.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汪塘
D.迎着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汪塘
3.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 )
A.逐渐变大,逐渐面镜 B.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
C.大小不变,逐渐面镜 D.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
4.如图是小天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图甲中∠EOM是入射角
C.图乙的现象说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D.图丙和图甲中的现象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下列光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中屏幕上出现的是倒立的虚像
B.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河底看起来变浅,是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发生了折射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6.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天空出现的彩虹
B.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C.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后,形成影子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7.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然后退到恰好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如果想再次看到硬币,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
A.用手电筒照亮硬币 B.向碗里缓缓注水
C.人向碗走近一些 D.借助一块平面镜
8.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则光的传播方向和传播速度 ( )
A. 两者都一定改变 C. 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大
B. 两者都不一定改变 D. 方向有时改变,有时不改变,速度一定变小
9.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10.阳光下琉璃瓦会产生刺目的光,则( )
A.琉璃瓦发生了漫反射
B.不管人在什么地方都会有刺目的感觉
C.琉璃瓦发生了镜面反射
D.是人眼发出的光被琉璃瓦镜面反射回来的缘故
11.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
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 D.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
二、填空题
12.晴朗的中午,茂密树林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它其实是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______原理解释,成的像是太阳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3.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物质中传播的路线,则入射光线是______(填字母),AB右侧是______(填“玻璃”或“空气”),入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度。
14.在电影院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幕布上的图像,这是因为光照到幕布表面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该现象_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定律,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其作用是利用光的反射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射到需要照亮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__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
15.有一液面微变监视器,如图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的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2移向S1,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16.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自动水龙头和自动烘手机,我们只需把手伸到水龙头或烘手机的下方水龙头或烘手机就启动工作.它们都是利用人体能辐射出____________的特征.
17.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平面镜上的某一点的入射光线有____________,斜射到平面镜上某一点的一条入射光线,它的反射光线有____________(填“一条”或“无数条”).
三、画图题
18.如图所示的两条反射光线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你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19.如图所示为一辆卡车的俯视图,D点为司机眼睛的位置,司机通过左侧的平面后视镜AB能看到车尾后部C点。请画出司机眼睛看到车尾C点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探究题
20.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选用透明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做实验,是因为玻璃板既能______,又能成像,便于观察和测量;
(2)此实验中,B蜡烛的作用是______ ;
(3)如果在图甲中蜡烛像B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某实验小组在实验时,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然后调整蜡烛B的位置,再进行记录和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
(5)如图乙为某汽车的挡风玻璃,相当于一块与水平面成45度角的平面镜,CD为车内的物体。当夜晚汽车内的灯打开时,驾驶员能看到物体CD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CD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要求作图时画出必要的辅助线。
答案
1-11.CAC BDA ADA CD
12.直线传播 实 无关
13.EO 空气 30 45
14.漫反射 遵循 光滑
15.上升
16.红外线
17.无数条 一条
18.19.
20。透光 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没有 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从而得到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