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生命的世界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1.生命的世界复习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30 09:3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单元 认 识 生 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目标扫描
1、描述生物的多样性;
2、学会区别生物与非生物,说明生物的特征;
3、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知识体系构建
大气圈下层
整个水圈
岩石圈上层
生物圈范围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_____ 与生存的圈层环境。
生物
提供的基本条件:阳光、水、空气、适宜的_____、
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温度
知识点二: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陆地生态系统:森林、荒漠、草原
湿地生态系统:湖泊、沼泽、河流
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中有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等
例如菊花有红色、黄色、白色等
生物多样性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
已命名和记录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植物约有40多万种,微生物约有5万种.
因为基因的多样性,同一物种的生物却有不同的品种。
生物生活在环境中,并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3、地球上哪些环境中会有生物的存在?
生物的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生物分为_____、动物、____、细菌、____等。
(2)遗传多样性。
①影响:遗传多样性会影响___________。
②实例:金鱼是由_____演化形成的观赏鱼,不同品种的狗也是因为_________产生变化而形成的。
(3)生态系统多样性。
①_____与_____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②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包括________
_______生态系统。
植物
真菌
病毒
物种多样性
鲫鱼
遗传信息
生物
环境
生物圈
陆地、湿地
和海洋
导学寻真知
请你结合课本10-11页的内容,总结生物一般会有哪些共同特征,并举例说明。
1、生长
2、繁殖
3、应激性
4、新陈代谢
5、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6、生老病死
7、遗传和变异
8、病毒除外,具有细胞结构
知识点三:生物的特征
知识点三:生物的特征
应激性: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
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
例如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等
钟乳石是不是生物?
为什么?
最基本特征
钟乳石能不断长大,那钟乳石属于生物吗?
点拨:
1.生长是指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多而使体积变大!
2.变大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
小组讨论,得真知
交配
求偶
产卵
受精
育雏
筑巢
繁殖仅仅是指生物体产下幼仔吗?
×
小组讨论,得真知
会运动的物体一定是生物吗?
点拨:会运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
动植物新陈代谢的表现具体有哪些?
呼吸
流汗
获取营养
点拨:
新陈代谢是
最基本的生物特征
植物光合作用
小组讨论,得真知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特征 特征解读
应激性 生物在遇到_________时能够作出的
___________,它能使生物“趋利避害”
生长 生物通过生长使_________、体重增加
繁殖 生物产生_____的过程
新陈代谢 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最基本
的特征
外界刺激
规律性反应
体形增大
后代
  学习内容:
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在其中生存的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生理特征。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人类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我们可以改善环境,也能破坏环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休止地破坏环境必定会使人类走向来亡!
知识点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点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生物彼此之间的影响。
环境
生物
影响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斗争、互助……
竞争、寄生、共生、捕食……
生物因素
竞争:狼和熊
斗争:梅花鹿求偶争斗
共生:豆科植物和根瘤菌
寄生:蛔虫和人
捕食:狮子和鹿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
……
种内互助:社会性群聚生活的:有分工合作,如:蚂蚁;企鹅喂食.非社会群聚生活的:无明确分工合作,如鱼类等。种内斗争:成鱼捕食幼鱼、蝌蚪肠内排出有毒物质。
种间关系
(1)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分开,则双方或其中一方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真菌和藻类是依赖关系。
(2)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吸取营养。一方获利,另一方受害,如:各种寄生虫。
(3)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如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
(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警戒色:毒蛇
拟态:竹节虫
保护色:北极熊
蚯蚓改良土壤
森林净化空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
环境
生物
影响
适应
……
条件 温暖潮湿 低温潮湿
方法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在低温环境里。
实验预测
实验结果
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
讨论: 1、根据你的日常观察和经验,你认为选用哪种食品容易长出霉菌?
2、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面包、馒头等湿润、营养物质丰富的食品。
答:霉菌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阳光、_____、水分、_____、温度、
_____等。
(2)生物因素。
①同种生物:互助、_________。
②不同种生物:_________、捕食等。
空气
土壤
湿度
相互斗争
互惠互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原因:生物因素和_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
(2)特点。
①体色或体形与_________极为接近。作用:有利于
_________或躲避捕食者的追击。
②有色彩鲜艳的_____。作用:成为捕食者的_________。
非生物因素
栖息环境
捕获猎物
外表
预警信号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举例:蚯蚓_________,森林_________、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等。
改良土壤
净化空气
1、自然界中,有的物体属于生物,有的物体属于
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钟乳石 C、蘑菇 D、珊瑚礁
基础巩固: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C
C
3、“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 )
A、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的所有的鱼
C
D
5、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
动的绿色颗粒。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
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D、体小且绿色
D
6.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生石花
D.珊瑚
7.下面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B.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泥融飞燕子,沙暖睡莺鸯
D.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C
A
记:珊瑚不是生物,珊瑚虫是生物!
应激性
繁殖
繁殖
8.原鸡是家鸡的祖先,家鸡和原鸡有许多相似的特征,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培育成产蛋量高的家鸡,利用的是生物的(   )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新陈代谢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生长的特征
9.石硖--玉林龙眼的优良品种,石硖所结的果实,在向阳一面较大较甜,并且数量还比较多,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B、进行呼吸
C、生活需要营养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D
10、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
D.生物圈是动物和植物统一的整体
11、广东的荔枝有桂味、糯米糍等上佳的品种,这些不同的品种决定于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形态结构多样性
12、下表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情况:
以上资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基因(遗传)多样性
C.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
D.生物数量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