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思想录

文档属性

名称 创造学思想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01 13:5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创造学思想录罗吉尔·冯·奥赫 作者罗吉尔·冯·奥赫,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思维科学学者,他在2001年2月写的《创造学思想录》,共64条,由张开逊翻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深圳特区报》从64条中,选择了其中的8条,在报上发表,并上了“深圳报业集团网站”,全国各网站纷纷转载。该文在全国影响相当深远。创造创造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
只有做不到,没有想不到。
在这世界上,什么都是不可能,又什么都是可能。
1.体会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2.了解“思想录”这种形式的特点。
3.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速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作者表达的看法。 我们要具有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初步感知 运用你的智慧,给八个片段换标题。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思 考1.如何理解“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飞机场上不同肤色、民族、文化背景的人穿着不同服饰的人,汇集在一起,可以说是一个万国时装展。时装设计师在这里会被激发活跃的灵感,思维敏锐,想像活跃。 探究文本 2.“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有那么多梦想,要踏踏实实地把双脚放在地上。”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作者对这句话持否定态度。他认为儿童的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成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限制儿童的思维,扼杀了他们创造的天性。 3.如何理解“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经训练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这句话? 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着一个人的创造力的发挥。人,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必须坚决突破习惯性思维,在崭新的领域里寻求发展。“拦腰截断”这个词语形象生动,语调铿锵有力。 4.“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问题在于你长大成人之后如何能够继续保持艺术家的灵性。”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 因为孩子不受世俗、环境等任何束缚,他们敢于大胆地想像,他们是富有想像力的,这种艺术家的灵性就是孩子般不受局限的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作为一个长大成人的人应该永远不能丢掉孩子的这一禀性,只有这样,你就永远富有想像力,永远具有创造力。?
1.放松
2.造就你自己的规则 
3.多问几个假若 
4.使用你的想像力    
5.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
6.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
7.看到画面之外
8.顺其自然活泼自由生动形象含蓄隽永摆脱习惯性思维,转换思维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按自然规律办事创造学思想录精神状态思想录特点 语录体例 篇幅短小
形式自由 实例名言
直抒感悟 意味隽永课文小结 本文用思想录的形式,借助实例和名人名言阐述创造性思维的一些特点,主张在自由的状态中发挥想像,打破习惯的思维模式,开阔视野,转换观念,勤于思考,大胆实践。
本文用思想录的形式阐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每一则都是作者的思想的碎片,智慧的火花。传达创造者的智慧,每则都有独到之处,整体则展现了新的思维世界。我想想想 事例一:有个教徒在祈祷时来了烟瘾,他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可不可以抽烟呢?”神父回答“不行。”另一个教徒也想抽烟,他也问了神父一句话,神父回答:“可以。” 他是怎样问的,让神父同意他抽烟了呢?创造性思维训练:  事例二:阿西莫夫博士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他为此洋洋得意。一次一位汽车修理工问了他一道思考题:
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来到五金商店,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用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售货员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阿西莫夫不假思索地回答了,请问答案是什么? 事例三:一位公安局长同一位老人谈话,跑过来一位小孩,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一个三口之家的父母没答对,孩子很快答了出来。 事例四:暑假前,16岁的佛瑞迪要出去打工锻炼。他来到一个招工报考地点,可已有20位求职者排在队伍的前面。怎样才能引起主考者的特别注意而赢得职位呢?佛瑞迪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拿出一张纸,写了几行字,然后交给秘书小姐说:“小姐,请你马上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的老板,非常重要!”
经理收到纸条后,非常感兴趣,和佛瑞迪面谈后,便决定录取他了,请问,佛瑞迪在纸条上写了什么吸引了经理的注意?假如 ......奇思怪想:假如 ......假如 ......会怎么样?猫老鼠哈巴狗回头看的书生它们像什么? 明代瞿汝稷编的《指月录》里有段记载:有个法眼大师问众和尚:“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铃,谁能解下来?”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生活处处有创新,写一篇小短文,用实例、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格言),并能用一句话概括短文的主题。我也来谈创造性思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