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深圳罗湖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上)综合素养阳光评价期末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东深圳罗湖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上)综合素养阳光评价期末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30 10:30:34

文档简介

广东深圳罗湖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上)综合素养阳光评价期末试卷
1.(2020三上·罗湖期末)在-17℃的俄罗斯,某男子在飘着浮冰的池塘中游泳。请问,这个池水的温度是(  )。
A.-17℃ B.0℃ C.17℃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飘着浮冰说明是冰水混合,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在0摄氏度。
2.(2020三上·罗湖期末)在蒸发实验中,为了使蒸发皿受热均匀,可以借助(  )。
A.三脚架 B.酒精灯 C.石棉网
【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三脚架起到支撑作用,酒精灯起到加热作用,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3.(2020三上·罗湖期末)想要研究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必须保证(  )。
A.水一样多即可
B.食盐一样多即可
C.水和食盐都要一样多
【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是对比实验,只需改变一个条件,也就是改变水温。其他的条件不变,例如食盐的多少,水的多少,食盐颗粒的大小,不搅拌等。
4.(2020三上·罗湖期末)下列操作满足“平视读数”要求的是(  )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读数时都是要视线与刻度持平,俯视或者仰视都会造成误差,
5.(2020三上·罗湖期末)用o表示空气微粒,下图表示活塞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时的过程。其中,空气体积最大的是图(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体积最大的是图A,图A空气分子之间空隙较大,所占用的体积也是最大的 .
6.(2020三上·罗湖期末)下列不属于空气特征的是(  )。
A.容易泄露
B.很轻
C.可使袋子鼓起来,摸起来很坚硬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形状的气体,是可以流动的,有质量,但是很轻,可以占据空间使袋子鼓起来,但是摸上去是软.
7.(2020三上·罗湖期末)大自然中,形成风的主要动力来自(  )。
A.太阳 B.空调 C.风扇
【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流动形成风,形成风的主要动力在大自然中是来自太阳。
8.(2020三上·罗湖期末)同一个皮球的不同状态下,质量最大的是(  )。
A.皮球打气前 B.皮球打气后 C.打气前后质量不变
【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有质量的,在同一个皮球内充的气体越多质量就越大。
9.(2020三上·罗湖期末)要想知道气温的情况,可以使用(  )测量。
A.雨量器
B.气温计
C.风向袋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多少,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仪器,风向袋是测量风向。
10.(2020三上·罗湖期末)常常出现在晴天的云是(  )。
A.大团、堆积的云
B.均匀成层、灰色的云
C.纤维、羽毛状云
【答案】C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 、多云 、阴天 。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了积云、卷云和层云 三类,晴天时云是纤维,羽毛状的云。
11.(2020三上·罗湖期末)下图中,气温计上的示数读作三十八摄氏度的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图A气温计是读作三十八摄氏度,图B读作零摄氏度,图C是零下五摄氏度。
12.(2020三上·罗湖期末)海南岛与台湾岛是位于我国南部的两大岛屿。下列哪个温度最有可能是海南岛12月中午的气温(  )。
A.0℃ B.7℃ C.27℃
【答案】C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海南岛位于我国的南部,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条件特殊。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二十几度之间。
13.(2020三上·罗湖期末)蒲福风力等级表的主要作用是反映(  )等级。
A.降雨量 B.风向 C.风速
【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蒲福风力等级分为十三级,主要反映的是风速的大小。
14.(2020三上·罗湖期末)进食的时候,口腔咀嚼可以加快食物营养成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舌头的搅拌可以加快营养成分溶解
B.牙齿切割研磨不能加快营养成分溶解
C.细嚼慢咽不能帮助我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口腔是由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作用完成的,进行了初步消化,牙齿的切割研磨细嚼慢咽等可以将食物变成小块,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保护消化器官。
15.(2020三上·罗湖期末)关于水结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B.冰和水是同种物质
C.冰大部分是水,但是也有部分新物质
【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只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
16.(2020三上·罗湖期末)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可以用(  )进行分离。
A.磁铁 B.滤纸 C.蒸发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可以将木屑和铁屑分离。
17.(2020三上·罗湖期末)我们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层空气称为(  )
A.大气层 B.风 C.云
【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18.(2020三上·罗湖期末)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称为(  ) 。
A.气候 B.天气 C.气温
【答案】A
【知识点】气候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而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气温是指空气冷热程度。
19.(2020三上·罗湖期末)“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这首诗里描述的是(  )。
A.节气 B.天气 C.气候
【答案】A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描述的是24节气中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20.(2020三上·罗湖期末)用400℃的酒精灯火焰给一烧杯水不停加热,假设水足够多,不会完全蒸发。则水温最高会升至(  )。
A.100℃ B.300℃ C.400℃
【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正常大气压下,水最高的温度是100摄氏度,也是水的沸腾点。
21.(2020三上·罗湖期末)如图,请把蒸发实验中的器材名称和对应的实物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各种化学仪器的名称,此装置是蒸发装置
22.(2020三上·罗湖期末)根据关键词及描述,在下列方框中画符号记录天气。
晴:阳光明媚,只有少量云
多云:云较多,有时能看见太阳
中雨:24小时降雨量大于10毫米小于24.9毫米
【答案】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阳光明媚表示晴天是用太阳表示,多云是用太阳和云朵表示,中雨是由云朵和雨滴表示。
23.(2020三上·罗湖期末)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差异。
(1)他们采用了   实验法进行探究(选填“对比”、“模拟”或“观察”)。
(2)为了实验的公平可靠,两杯水的水量应当    (选填“一样多”、“不一样多”或“食盐那杯较多”),水温应当   (选填“一样高”、“不一样高”或“食盐那杯较高”)。
(3)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分为8份,每份的分量应当   (选填“一样多”、“不一样多”
或“随机分配”)。
(4)取一小份食盐,加入盛水的杯子中,然后 (选填序号),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A.连续加入3份再充分搅拌
B.充分搅拌后即可加入下一份
C.充分搅拌,观察确定完全溶解后,再加下一份
(5)按同样方法,将小苏打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通过记录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份数,可以发现:   (选填 “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大约是每100毫升水,可以溶解该物质   (选填“12克”、“24克”或“36克”) 。
【答案】(1)对比
(2)一样多;一样高
(3)一样多
(4)C
(5)食盐;36克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不同。
(1)通过对比实验来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比实验。
(2)对比实验中只改变一个条件,也就是食盐和小苏打物体的不同,而其他条件是要求一样的,比如说水量一样、水温不变、不搅拌等。
(3)溶解实验中需要平均分成几份,这样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4)探究物体是否在水中溶解状态,一般情况下要一份一份的加入,等一份充分搅拌溶解后,再加下一份,直至不再溶解为止。
(5)食盐的溶解能力是更强,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36克食盐,只溶解约九点几克小苏打。
24.(2020三上·罗湖期末)如图,某小组在进行“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相关实验。实验员在简易天平左边放上一个皮球,右边放了若干绿豆。通过调节绿豆数量,天平平衡了。
(1)把皮球从天平上取下来,用打气简往球内充入50简空气,皮球将会   (选填“变大两倍”、“几乎不变” 或“变小两倍”),这是因为空气    (选填 “没有质量"、“能被压缩”或“能够流动”)。
(2)再把充气后的皮球放回天平,若不改变绿豆数量,天平将    (选填“保持平衡”、“左边下沉”或“右边下沉”),这是因为空气   (选填“有质量”、“没有质量”或“质量会变化”)。
(3)在天平右边增加了5粒绿豆,天平又恢复了平衡。由此说明(  )。
A.50简空气的质量大致相当于5粒绿豆
B.空气的质量会不断改变
C.皮球在漏气
(4)由上面实验数据可以推算,   (选填“50粒”、“100粒” 或“150粒”)绿豆的质量最接近500筒空气的质量。
【答案】(1)几乎不变;能被压缩
(2)左边下沉;有质量
(3)A
(4)50粒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天平探究空气的质量。
(1)空气可以被压缩,但只被限制到一个皮球内,体积是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的。
(2)空气是有质量的,皮球充气之后,皮球的质量会变大,所以天平会向左倾斜下沉。
(3)天平保持平衡,右边增加五颗绿豆,说明50筒空气的质量大致等于五颗绿豆的质量。
(4)五颗绿豆约是50筒空气的质量,由此可以得出500筒空气的质量,约是50粒绿豆的质量。
25.(2020三上·罗湖期末)观察“一周的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的降水形式为下雨。降水量最大的一天是星期    ,当天降水量是90   (选填“毫米”、“厘米”或“分米”)。
(2)本周共有   天降水,   天不降水。
(3)降雨量可以用   (选填“风向标”、“雨量器”或“气温计”)来测定,降雨量等级则是根据   (选填“6小时”、“12小时”或“24小时”)的降雨量多少来确定的。
(4)本周的最小降雨量等级为   (选填“0级”、“中雨”或“暴雨”),最小降雨量等级出现在星期   。
【答案】(1)二;毫米
(2)5;2
(3)雨量器;24小时
(4)中雨;六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柱形图更加清晰分析降雨量的多少。
(1)通过观察柱形图,我们发现在一周的降雨量中,星期一是40毫米,星期二是90毫米,星期三是28毫米左右,星期四无降雨,星期五30毫米,星期六十毫米,星期日无降雨,所以最高降雨量是星期二。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2)降雨量可以用以雨量器来测量,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
(3)降雨量是根据24小时的降雨量多少来确定的,降雨量分为6个等级。
(4)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水量(毫米) <10 10-25 25-50 50-100 100-250 ≥250
最小降雨量是在星期六,十毫米,也就是中雨。
26.(2020三上·罗湖期末)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1)有人说:“海水是无法饮用的咸水,所以海水与我们的饮用水是无关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说说理由。
(2)除了下雨,你还知道哪些降水形式?请说一项。
(3)水循环的过程中,水会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不断转化。气态水常被称为    、固态水常被称为   (选填“水”、“冰”或“水蒸气”)。
【答案】(1)不正确。海水会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补充到我们日常饮用的淡水水源中去。(大意正确即可)
(2)下雪、冰雹(任写一个即可)
(3)水蒸气;冰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水的三态变化。
(1)海水淡化是开发新水源、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 ,变成我们的饮用水。
(2)降水形式有很多,包括雨、雪、霜、雾、冰雹等。
(2)自然界中的水是不断循环的,水的形态一共有三类,分别是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三态不断循环。
1 / 1广东深圳罗湖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上)综合素养阳光评价期末试卷
1.(2020三上·罗湖期末)在-17℃的俄罗斯,某男子在飘着浮冰的池塘中游泳。请问,这个池水的温度是(  )。
A.-17℃ B.0℃ C.17℃
2.(2020三上·罗湖期末)在蒸发实验中,为了使蒸发皿受热均匀,可以借助(  )。
A.三脚架 B.酒精灯 C.石棉网
3.(2020三上·罗湖期末)想要研究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必须保证(  )。
A.水一样多即可
B.食盐一样多即可
C.水和食盐都要一样多
4.(2020三上·罗湖期末)下列操作满足“平视读数”要求的是(  ) 。
A. B. C.
5.(2020三上·罗湖期末)用o表示空气微粒,下图表示活塞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时的过程。其中,空气体积最大的是图(  )
A. B. C.
6.(2020三上·罗湖期末)下列不属于空气特征的是(  )。
A.容易泄露
B.很轻
C.可使袋子鼓起来,摸起来很坚硬
7.(2020三上·罗湖期末)大自然中,形成风的主要动力来自(  )。
A.太阳 B.空调 C.风扇
8.(2020三上·罗湖期末)同一个皮球的不同状态下,质量最大的是(  )。
A.皮球打气前 B.皮球打气后 C.打气前后质量不变
9.(2020三上·罗湖期末)要想知道气温的情况,可以使用(  )测量。
A.雨量器
B.气温计
C.风向袋
10.(2020三上·罗湖期末)常常出现在晴天的云是(  )。
A.大团、堆积的云
B.均匀成层、灰色的云
C.纤维、羽毛状云
11.(2020三上·罗湖期末)下图中,气温计上的示数读作三十八摄氏度的是(  )。
A. B. C.
12.(2020三上·罗湖期末)海南岛与台湾岛是位于我国南部的两大岛屿。下列哪个温度最有可能是海南岛12月中午的气温(  )。
A.0℃ B.7℃ C.27℃
13.(2020三上·罗湖期末)蒲福风力等级表的主要作用是反映(  )等级。
A.降雨量 B.风向 C.风速
14.(2020三上·罗湖期末)进食的时候,口腔咀嚼可以加快食物营养成分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舌头的搅拌可以加快营养成分溶解
B.牙齿切割研磨不能加快营养成分溶解
C.细嚼慢咽不能帮助我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15.(2020三上·罗湖期末)关于水结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B.冰和水是同种物质
C.冰大部分是水,但是也有部分新物质
16.(2020三上·罗湖期末)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可以用(  )进行分离。
A.磁铁 B.滤纸 C.蒸发
17.(2020三上·罗湖期末)我们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层空气称为(  )
A.大气层 B.风 C.云
18.(2020三上·罗湖期末)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称为(  ) 。
A.气候 B.天气 C.气温
19.(2020三上·罗湖期末)“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这首诗里描述的是(  )。
A.节气 B.天气 C.气候
20.(2020三上·罗湖期末)用400℃的酒精灯火焰给一烧杯水不停加热,假设水足够多,不会完全蒸发。则水温最高会升至(  )。
A.100℃ B.300℃ C.400℃
21.(2020三上·罗湖期末)如图,请把蒸发实验中的器材名称和对应的实物连起来。
22.(2020三上·罗湖期末)根据关键词及描述,在下列方框中画符号记录天气。
晴:阳光明媚,只有少量云
多云:云较多,有时能看见太阳
中雨:24小时降雨量大于10毫米小于24.9毫米
23.(2020三上·罗湖期末)两位同学通过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差异。
(1)他们采用了   实验法进行探究(选填“对比”、“模拟”或“观察”)。
(2)为了实验的公平可靠,两杯水的水量应当    (选填“一样多”、“不一样多”或“食盐那杯较多”),水温应当   (选填“一样高”、“不一样高”或“食盐那杯较高”)。
(3)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分为8份,每份的分量应当   (选填“一样多”、“不一样多”
或“随机分配”)。
(4)取一小份食盐,加入盛水的杯子中,然后 (选填序号),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A.连续加入3份再充分搅拌
B.充分搅拌后即可加入下一份
C.充分搅拌,观察确定完全溶解后,再加下一份
(5)按同样方法,将小苏打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通过记录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份数,可以发现:   (选填 “食盐”或“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更强,大约是每100毫升水,可以溶解该物质   (选填“12克”、“24克”或“36克”) 。
24.(2020三上·罗湖期末)如图,某小组在进行“空气是否有质量”的相关实验。实验员在简易天平左边放上一个皮球,右边放了若干绿豆。通过调节绿豆数量,天平平衡了。
(1)把皮球从天平上取下来,用打气简往球内充入50简空气,皮球将会   (选填“变大两倍”、“几乎不变” 或“变小两倍”),这是因为空气    (选填 “没有质量"、“能被压缩”或“能够流动”)。
(2)再把充气后的皮球放回天平,若不改变绿豆数量,天平将    (选填“保持平衡”、“左边下沉”或“右边下沉”),这是因为空气   (选填“有质量”、“没有质量”或“质量会变化”)。
(3)在天平右边增加了5粒绿豆,天平又恢复了平衡。由此说明(  )。
A.50简空气的质量大致相当于5粒绿豆
B.空气的质量会不断改变
C.皮球在漏气
(4)由上面实验数据可以推算,   (选填“50粒”、“100粒” 或“150粒”)绿豆的质量最接近500筒空气的质量。
25.(2020三上·罗湖期末)观察“一周的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的降水形式为下雨。降水量最大的一天是星期    ,当天降水量是90   (选填“毫米”、“厘米”或“分米”)。
(2)本周共有   天降水,   天不降水。
(3)降雨量可以用   (选填“风向标”、“雨量器”或“气温计”)来测定,降雨量等级则是根据   (选填“6小时”、“12小时”或“24小时”)的降雨量多少来确定的。
(4)本周的最小降雨量等级为   (选填“0级”、“中雨”或“暴雨”),最小降雨量等级出现在星期   。
26.(2020三上·罗湖期末)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地球中的水多数存在于大气层、地面、地底、湖泊、河流及海洋中。
(1)有人说:“海水是无法饮用的咸水,所以海水与我们的饮用水是无关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说说理由。
(2)除了下雨,你还知道哪些降水形式?请说一项。
(3)水循环的过程中,水会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不断转化。气态水常被称为    、固态水常被称为   (选填“水”、“冰”或“水蒸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飘着浮冰说明是冰水混合,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在0摄氏度。
2.【答案】C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三脚架起到支撑作用,酒精灯起到加热作用,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3.【答案】C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是对比实验,只需改变一个条件,也就是改变水温。其他的条件不变,例如食盐的多少,水的多少,食盐颗粒的大小,不搅拌等。
4.【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在读数时都是要视线与刻度持平,俯视或者仰视都会造成误差,
5.【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体积最大的是图A,图A空气分子之间空隙较大,所占用的体积也是最大的 .
6.【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没有形状的气体,是可以流动的,有质量,但是很轻,可以占据空间使袋子鼓起来,但是摸上去是软.
7.【答案】A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空气流动形成风,形成风的主要动力在大自然中是来自太阳。
8.【答案】B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有质量的,在同一个皮球内充的气体越多质量就越大。
9.【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雨量的多少,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仪器,风向袋是测量风向。
10.【答案】C
【知识点】云的种类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 、多云 、阴天 。气象学家把云分成了积云、卷云和层云 三类,晴天时云是纤维,羽毛状的云。
11.【答案】A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图A气温计是读作三十八摄氏度,图B读作零摄氏度,图C是零下五摄氏度。
12.【答案】C
【知识点】认识气温计
【解析】【分析】海南岛位于我国的南部,是一个“四时常花,长夏无冬”的地方,气候条件特殊。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二十几度之间。
13.【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蒲福风力等级分为十三级,主要反映的是风速的大小。
14.【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口腔是由牙齿,舌头和唾液共同作用完成的,进行了初步消化,牙齿的切割研磨细嚼慢咽等可以将食物变成小块,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保护消化器官。
15.【答案】B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水结冰只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
16.【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磁铁具有吸铁的性质,可以将木屑和铁屑分离。
17.【答案】A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18.【答案】A
【知识点】气候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而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气温是指空气冷热程度。
19.【答案】A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描述的是24节气中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20.【答案】A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在正常大气压下,水最高的温度是100摄氏度,也是水的沸腾点。
21.【答案】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此题考察各种化学仪器的名称,此装置是蒸发装置
22.【答案】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阳光明媚表示晴天是用太阳表示,多云是用太阳和云朵表示,中雨是由云朵和雨滴表示。
23.【答案】(1)对比
(2)一样多;一样高
(3)一样多
(4)C
(5)食盐;36克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不同。
(1)通过对比实验来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对比实验。
(2)对比实验中只改变一个条件,也就是食盐和小苏打物体的不同,而其他条件是要求一样的,比如说水量一样、水温不变、不搅拌等。
(3)溶解实验中需要平均分成几份,这样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4)探究物体是否在水中溶解状态,一般情况下要一份一份的加入,等一份充分搅拌溶解后,再加下一份,直至不再溶解为止。
(5)食盐的溶解能力是更强,100毫升水中可以溶解36克食盐,只溶解约九点几克小苏打。
24.【答案】(1)几乎不变;能被压缩
(2)左边下沉;有质量
(3)A
(4)50粒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天平探究空气的质量。
(1)空气可以被压缩,但只被限制到一个皮球内,体积是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的。
(2)空气是有质量的,皮球充气之后,皮球的质量会变大,所以天平会向左倾斜下沉。
(3)天平保持平衡,右边增加五颗绿豆,说明50筒空气的质量大致等于五颗绿豆的质量。
(4)五颗绿豆约是50筒空气的质量,由此可以得出500筒空气的质量,约是50粒绿豆的质量。
25.【答案】(1)二;毫米
(2)5;2
(3)雨量器;24小时
(4)中雨;六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此题通过柱形图更加清晰分析降雨量的多少。
(1)通过观察柱形图,我们发现在一周的降雨量中,星期一是40毫米,星期二是90毫米,星期三是28毫米左右,星期四无降雨,星期五30毫米,星期六十毫米,星期日无降雨,所以最高降雨量是星期二。降雨量的单位是毫米。
(2)降雨量可以用以雨量器来测量,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
(3)降雨量是根据24小时的降雨量多少来确定的,降雨量分为6个等级。
(4)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水量(毫米) <10 10-25 25-50 50-100 100-250 ≥250
最小降雨量是在星期六,十毫米,也就是中雨。
26.【答案】(1)不正确。海水会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补充到我们日常饮用的淡水水源中去。(大意正确即可)
(2)下雪、冰雹(任写一个即可)
(3)水蒸气;冰
【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循环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水的三态变化。
(1)海水淡化是开发新水源、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 ,变成我们的饮用水。
(2)降水形式有很多,包括雨、雪、霜、雾、冰雹等。
(2)自然界中的水是不断循环的,水的形态一共有三类,分别是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三态不断循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