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20-2021学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监测
一、填空(每空2分,共计22分)
1.(2020三上·宣城期末)我们一呼一吸算 次呼吸。
2.(2020三上·宣城期末)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一根细长 棍的两端,并使之保持平衡;然后刺破一只气球,细长棍就会失去 ,说明空气有 。
3.(2020三上·宣城期末)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食盐, 中食盐溶解得更快。
4.(2019三上·宣州期末)我能写出在土壤里发现的两种小动物的名称 、 。
5.(2020三上·宣城期末)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食道、 、 、 等。
6.(2020三上·宣城期末)土壤中 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 。
二、判断(每题2分,共计20分)
7.固体都是不透明的。
8.(2020三上·宣城期末)研究土壤时,有用眼看、鼻子闻、用手摸等方法。( )
9.(2019三上·宣州期末)乱扔电池会对土壤产生不良的影响。
10.(2020三上·宣城期末)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11.(2019三上·宣州期末)为了节约用水,要少喝水不洗澡。
12.(2019三上·宣州期末)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不存在。
13.(2019三上·宣州期末)沙漏中的沙会流动,所以沙粒不是固体。
14.(2019三上·宣州期末)不对着别人打喷嚏是可以减少感冒传染的方法之一。
15.(2020三上·宣城期末)现在,土壤正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
16.(2020三上·宣城期末)我们的胃有弹性,所以暴饮暴食对消化器官没有危害。( )
三、选择(每题3分,共计36分)
17.(2020三上·宣城期末)用电子天平可以测出空气的(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18.(2020三上·宣城期末)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
A.蛋白质 B.维生素和无机盐 C.脂肪
19.(2020三上·宣城期末)下列不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是( )
A.将废旧电池扔在土壤上
B.将植物的枯枝败叶烂在土壤里
C.大量工业废渣排放在土壤里
20.(2020三上·宣城期末)在发生火灾时,人们会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匍匐着逃离火场,这是因为( )。
A.含有有害物质的热空气在上方
B.逃离方便
C.怕房屋倒塌伤人
21.(2020三上·宣城期末)表层土受雨水冲刷流失,会造成( )。
A.土层更干净,更肥沃
B.水土流失
C.没有变化
22.(2020三上·宣城期末)经常参加锻炼,可以( )人的肺活量。
A.增加 B.减少 C.不改变
23.(2020三上·宣城期末)下列物质中,最易溶解在水中的是( )。
A.红豆 B.食盐 C.沙子
24.(2019三上·宣州期末)处理落叶有多种方法,以下三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当垃圾扔掉 B.集中掩埋 C.做堆肥
25.(2019三上·宣州期末)下列哪种水不是地下水形成的?( )
A.泉水 B.井水 C.雨水
26.(2019三上·宣州期末)下列活动能保护土壤的是( )
A.过量喷洒农药 B.挖土烧砖 C.植树造林
27.(2020三上·宣城期末)下列固体,经过处理之后,不是固体的是( )。
A.剪碎的纸 B.切碎的蜡 C.融化的冰
28.(2020三上·宣城期末)将杯底塞有纸团的杯子竖直往水中压时,纸团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能流动 C.空气有质量
四、分一分(每一题8分,共计16分)
29.(2020三上·宣城期末)请将下列物品的序号写在对应的方框里。
①文具盒②白醋③橙汁④羽毛⑤矿泉水⑥橡皮⑦色拉油⑧铅笔
固体:( )
液体:( )
30.(2020三上·宣城期末)下列做法哪些是节约水资源的,哪些是浪费水资源的?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方框里。
①农田滴灌
②洗菜水直接倒掉
③新型节水马桶
④洗漱时一直开着水龙头
节约水资源:(
)
浪费水资源:( )
五、简答(6分)
31.(2020三上·宣城期末)你知道哪些保护消化器官的措施?(写3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一或1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一次完整的呼吸包括一次呼气一次吸气。
2.【答案】平衡;质量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有质量的,当气球刺破时,空气会跑出,此时质量变轻,则会失去平衡。
3.【答案】热水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热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4.【答案】蚂蚁;蚯蚓
【知识点】土壤中的动植物
【解析】【分析】考查土壤中的动物,包括蚯蚓、蚂蚁、西瓜虫等。
5.【答案】胃;小肠;大肠(顺序可换)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6.【答案】沙粒;壤土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考查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特点,沙粒含量较多的叫做沙质土,黏粒较多的叫做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的叫做壤土。
7.【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解答】并不是所以每次的固体都是不透明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玻璃属于固体,但是玻璃却是透明的。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观察土壤时可以用眼看颗粒大小、含有的成分等、鼻子闻土壤的气味、用手摸土壤的黏性和湿润度等方法。
9.【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电池是不可降解物质,乱扔电池会对土壤和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例如食盐比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我们要节约用水,要学会循环用水、不浪费水,但并不是要求少喝水不洗澡,每天要保持1.5-2L左右的水,并且要勤洗澡讲卫生。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特征,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并且空气是有质量的。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沙漏中的沙会运动,并不是流动,沙粒是固体不是液体。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感冒传染的主要途径是空气传播,不对着别人打喷嚏是可以减少感冒传染的可能性的,感冒尽量戴口罩。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现在人类为自己利益过度开发,使得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暴饮暴食后会出现头晕脑胀、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17.【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用电子天平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18.【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中的营养,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维生素和无机盐,可以调节身体机能。
19.【答案】B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将废旧电池、 工业废渣排放在土壤上会造成土壤重金属等的污染, 将植物的枯枝败叶烂在土壤里会成为腐殖质,不会造成土壤的污染。
20.【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在发生火灾时 , 含有有害物质的热空气在上方 ,所以人们可以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匍匐着逃离火场 。
21.【答案】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雨水对土壤的影响, 表层土受雨水冲刷流失,会造成水土流失,要植树造林保护土地。
22.【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经常参加锻炼 ,可以增加人的肺活量,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23.【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红豆、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最容易溶解在水中可以形成稳定的食盐溶液。
24.【答案】C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考查垃圾的回收和利用,落叶经过处理后会成为肥料。
25.【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上的水,泉水、井水都是地下水形成的,雨水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形成的。
26.【答案】C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植树造林会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影响,减少水土流失,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
27.【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冰是固体,冰融化为水变成了液体。
28.【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将杯底塞有纸团的杯子竖直往水中压时 ,杯子中的空气会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杯底的纸团不会湿。
29.【答案】①④⑥⑧;②③⑤⑦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物体的分类,固体和液体最本质的区别是否可以流动,文具盒、羽毛、橡皮、铅笔都属于固体,白醋、橙汁、矿泉水、色拉油会流动属于液体。
30.【答案】①③|②④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世界上淡水资源非常的缺乏,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农田滴灌、新型马桶都是节约水资源,洗菜水直接倒掉可以冲马桶等,洗漱时一直开着水龙头长期以往会浪费很多水,要随用随开随关。
31.【答案】例如:吃饭时细嚼慢咽;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不暴饮暴食等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只有良好的消化器官,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吃过凉或过热的食物,不吃辛辣的食物,以免伤到胃,要细嚼慢咽嗯,助吞咽也助消化。
1 / 1安徽省宣城市2020-2021学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监测
一、填空(每空2分,共计22分)
1.(2020三上·宣城期末)我们一呼一吸算 次呼吸。
【答案】一或1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一次完整的呼吸包括一次呼气一次吸气。
2.(2020三上·宣城期末)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一根细长 棍的两端,并使之保持平衡;然后刺破一只气球,细长棍就会失去 ,说明空气有 。
【答案】平衡;质量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是有质量的,当气球刺破时,空气会跑出,此时质量变轻,则会失去平衡。
3.(2020三上·宣城期末)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食盐, 中食盐溶解得更快。
【答案】热水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热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
4.(2019三上·宣州期末)我能写出在土壤里发现的两种小动物的名称 、 。
【答案】蚂蚁;蚯蚓
【知识点】土壤中的动植物
【解析】【分析】考查土壤中的动物,包括蚯蚓、蚂蚁、西瓜虫等。
5.(2020三上·宣城期末)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咽、食道、 、 、 等。
【答案】胃;小肠;大肠(顺序可换)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6.(2020三上·宣城期末)土壤中 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 。
【答案】沙粒;壤土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
【解析】【分析】考查沙质土、黏质土、壤土的特点,沙粒含量较多的叫做沙质土,黏粒较多的叫做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的叫做壤土。
二、判断(每题2分,共计20分)
7.固体都是不透明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解答】并不是所以每次的固体都是不透明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玻璃属于固体,但是玻璃却是透明的。
8.(2020三上·宣城期末)研究土壤时,有用眼看、鼻子闻、用手摸等方法。(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观察土壤时可以用眼看颗粒大小、含有的成分等、鼻子闻土壤的气味、用手摸土壤的黏性和湿润度等方法。
9.(2019三上·宣州期末)乱扔电池会对土壤产生不良的影响。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电池是不可降解物质,乱扔电池会对土壤和水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10.(2020三上·宣城期末)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例如食盐比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
11.(2019三上·宣州期末)为了节约用水,要少喝水不洗澡。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我们要节约用水,要学会循环用水、不浪费水,但并不是要求少喝水不洗澡,每天要保持1.5-2L左右的水,并且要勤洗澡讲卫生。
12.(2019三上·宣州期末)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不存在。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考查空气的特征,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并且空气是有质量的。
13.(2019三上·宣州期末)沙漏中的沙会流动,所以沙粒不是固体。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观察、比较物体的特征
【解析】【分析】沙漏中的沙会运动,并不是流动,沙粒是固体不是液体。
14.(2019三上·宣州期末)不对着别人打喷嚏是可以减少感冒传染的方法之一。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感冒传染的主要途径是空气传播,不对着别人打喷嚏是可以减少感冒传染的可能性的,感冒尽量戴口罩。
15.(2020三上·宣城期末)现在,土壤正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 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现在人类为自己利益过度开发,使得土壤正在受到流失和沙化的威胁。
16.(2020三上·宣城期末)我们的胃有弹性,所以暴饮暴食对消化器官没有危害。(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暴饮暴食后会出现头晕脑胀、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三、选择(每题3分,共计36分)
17.(2020三上·宣城期末)用电子天平可以测出空气的( )。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用电子天平可以测出空气的质量。
18.(2020三上·宣城期末)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的( ),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食物。
A.蛋白质 B.维生素和无机盐 C.脂肪
【答案】B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考查食物中的营养,蔬菜、水果类食物含有丰富维生素和无机盐,可以调节身体机能。
19.(2020三上·宣城期末)下列不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是( )
A.将废旧电池扔在土壤上
B.将植物的枯枝败叶烂在土壤里
C.大量工业废渣排放在土壤里
【答案】B
【知识点】保护环境
【解析】【分析】 将废旧电池、 工业废渣排放在土壤上会造成土壤重金属等的污染, 将植物的枯枝败叶烂在土壤里会成为腐殖质,不会造成土壤的污染。
20.(2020三上·宣城期末)在发生火灾时,人们会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匍匐着逃离火场,这是因为( )。
A.含有有害物质的热空气在上方
B.逃离方便
C.怕房屋倒塌伤人
【答案】A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 在发生火灾时 , 含有有害物质的热空气在上方 ,所以人们可以用湿毛巾捂着口鼻,匍匐着逃离火场 。
21.(2020三上·宣城期末)表层土受雨水冲刷流失,会造成( )。
A.土层更干净,更肥沃
B.水土流失
C.没有变化
【答案】B
【知识点】降雨对土地带来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雨水对土壤的影响, 表层土受雨水冲刷流失,会造成水土流失,要植树造林保护土地。
22.(2020三上·宣城期末)经常参加锻炼,可以( )人的肺活量。
A.增加 B.减少 C.不改变
【答案】A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 经常参加锻炼 ,可以增加人的肺活量,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23.(2020三上·宣城期末)下列物质中,最易溶解在水中的是( )。
A.红豆 B.食盐 C.沙子
【答案】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红豆、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食盐最容易溶解在水中可以形成稳定的食盐溶液。
24.(2019三上·宣州期末)处理落叶有多种方法,以下三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当垃圾扔掉 B.集中掩埋 C.做堆肥
【答案】C
【知识点】垃圾的处理
【解析】【分析】考查垃圾的回收和利用,落叶经过处理后会成为肥料。
25.(2019三上·宣州期末)下列哪种水不是地下水形成的?( )
A.泉水 B.井水 C.雨水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的水
【解析】【分析】考查地球上的水,泉水、井水都是地下水形成的,雨水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形成的。
26.(2019三上·宣州期末)下列活动能保护土壤的是( )
A.过量喷洒农药 B.挖土烧砖 C.植树造林
【答案】C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植树造林会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影响,减少水土流失,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
27.(2020三上·宣城期末)下列固体,经过处理之后,不是固体的是( )。
A.剪碎的纸 B.切碎的蜡 C.融化的冰
【答案】C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冰是固体,冰融化为水变成了液体。
28.(2020三上·宣城期末)将杯底塞有纸团的杯子竖直往水中压时,纸团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占据空间 B.空气能流动 C.空气有质量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 将杯底塞有纸团的杯子竖直往水中压时 ,杯子中的空气会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杯底的纸团不会湿。
四、分一分(每一题8分,共计16分)
29.(2020三上·宣城期末)请将下列物品的序号写在对应的方框里。
①文具盒②白醋③橙汁④羽毛⑤矿泉水⑥橡皮⑦色拉油⑧铅笔
固体:( )
液体:( )
【答案】①④⑥⑧;②③⑤⑦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物体的分类,固体和液体最本质的区别是否可以流动,文具盒、羽毛、橡皮、铅笔都属于固体,白醋、橙汁、矿泉水、色拉油会流动属于液体。
30.(2020三上·宣城期末)下列做法哪些是节约水资源的,哪些是浪费水资源的?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方框里。
①农田滴灌
②洗菜水直接倒掉
③新型节水马桶
④洗漱时一直开着水龙头
节约水资源:(
)
浪费水资源:( )
【答案】①③|②④
【知识点】节约用水
【解析】【分析】世界上淡水资源非常的缺乏,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农田滴灌、新型马桶都是节约水资源,洗菜水直接倒掉可以冲马桶等,洗漱时一直开着水龙头长期以往会浪费很多水,要随用随开随关。
五、简答(6分)
31.(2020三上·宣城期末)你知道哪些保护消化器官的措施?(写3种)
【答案】例如:吃饭时细嚼慢咽;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不暴饮暴食等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只有良好的消化器官,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吃过凉或过热的食物,不吃辛辣的食物,以免伤到胃,要细嚼慢咽嗯,助吞咽也助消化。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