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一、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便写法;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趣味性,认识到生活中许多问题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初步体会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四、教学难点: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谁来说一说,你今年几岁了?
生:我今年11岁。
师:想知道老师今年多大吗?
生:想。
师:老师告诉你们,我比11岁的同学大32岁,谁知道老师今年多大了?
生:43岁。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生:11加32等于43。
(二)讲授新课
师:我们的小伙伴丫丫和妞妞也在谈年龄的事,我们听听她们在说什么?
1.呈现情景,了解信息
师:谁知道她们在说什么了?
生:丫丫说她比妞妞大3岁。妞妞问,她1岁时,丫丫多大?
师:妞妞1岁时,丫丫几岁?
师:说说你是怎样知道的,能用算式表示吗?
生:丫丫比妞妞大3岁,妞妞1岁时,丫丫的年龄就是1+3=4岁。
2.师:那么你再想一想:妞妞2岁时,丫丫几岁?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妞妞2岁时,丫丫(2+3)岁。
师:妞妞3岁时,丫丫几岁?
生:妞妞3岁时,丫丫(3+3)岁。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妞妞9岁时,丫丫几岁?
师:如果妞妞10岁、18岁、……时,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丫丫的年龄吗?同桌两个一人说出妞妞的比10 大的年龄,另一人说丫丫的年龄算式。
(三)重难点精讲
1.师:通过刚才的问题讨论,我想大家对“丫丫比妞妞大3岁”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不管什么时候,丫丫都比妞妞大3岁;只要知道妞妞的岁数,就知道丫丫的岁数。
2.师:如果我们用字母a表示妞妞的岁数,那么丫丫的岁数是多少呢?
生:当妞妞a岁时,丫丫a+3岁。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丫丫比妞妞大3岁,妞妞a岁,丫丫就是a+3岁。
师:说说a可以表示哪些数?a+3表示什么?
师:a可以表示任何数,a+3既表示了丫丫的岁数,又表示了丫丫和妞妞岁数的关系。
3.简便写法
(1)师:观察课本第6页铅笔盒图,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生:每个铅笔盒9元。
出示:买3个铅笔盒( )元;买5个铅笔盒( )元;买18个铅笔盒( )元
学生填空、交流。
师:买x个铅笔盒需要多少元呢?
生:需要9×x元。
师:还可以怎样写?
生:x×9元。
师:当字母和一个数相乘时,可以用简便的写法,用一个圆点代替乘号,如:9×x可以写成9·x;x×9写成x·9
学生读算式。
师:当字母和一个数相乘时,还有一个更简便的写法,直接去掉乘号,但是数字必须写在字母前面。如9×x、x×9可以写成9x读9x
师: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直接简写成这个字母,如:1×x或x×1都写成x。
(四)归纳小结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能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生:除了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我还知道了数和字母相乘的简便写法。
生:我学会了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生:在生活中许多问题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
(五)随堂检测
1.完成“试一试”
(1)师:谁来说一说x、 y分别表示什么?同学们试着完成下面3道填空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生独立完成。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4)生自主提问题并说出想法和算式。
2.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3.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六、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a+3
9×x 9·x
1×x 1·x x
七、作业布置
1.练一练第3题。
2.练一练第4题。
八、教学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和解决问题),已初步接触了一些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研究的。用字母表示数量,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由具体的数和用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学生在近四年的学习中大量接触到的是有关具体的数的认识和运算,对字母表示数虽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接触,但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不理解,这一内容主要教学怎样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上的一个难点。因此,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让学生逐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想突出以下几点: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节课,我从与学生的亲切交谈中自然地将“猜年龄”这一十分生活化的问题逐步展开,通过探究同学年龄与老师年龄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老师年龄等环节,设计出一个个问题情境,并在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感悟、理解,并逐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
2、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用字母表示数”在数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怎样让刚刚接触这些知识的小孩子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在什么情况下用字母表示数”呢?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了“确定用字母表示某一数量”——理解表示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几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小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3、设计有趣性开放性练习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勇于探索。有意识地创设可操作性的成年男子和姚明的标准体重练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开放性练习,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探索遇到的问题,丰富和发展所学知识,从中激发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以上几点在课堂中,我认为基本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后,通过对上课一些数据统计,学生课后练习和测试反应出来的情况,我找到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老师们观察到的数据很有说服力,有以下不足:
1、用字母表示数中所表示数量关系的落实不够到位。
学生在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环节讲授快,在课堂上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从一题练习“老师比一位同学大24岁,当老师b岁时,请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位同学的岁数”。可反应出有个别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既可以表示数量,又可以表示数量关系”,学生对照关系式“学生年龄+24=老师年龄”很容易说出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在这一个环节应充分地让学生说。使学生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既可以表示数量,又可以表示数量关系”。
2、教师的过渡性语言和总结性语言啰嗦,没有放手让学生说,感觉教师讲得多。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评价同样也是有得有失。更好地设计问题,更科学地评价学生还是我需要继续学习和探索的重要内容。我想课堂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