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边关系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1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边关系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冀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30 12:1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边关系
一、教学目标:
在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特征及三边关系的过程;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了解三角形特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及三边关系。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认识三角形稳定性在具体事物中的作用,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变小魔术:教师利用手中的皮筋拉变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2.请同学们在脑海中画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来描述自己的三角形。
3.辨认三角形。课件出示四个图形让学生找三角形。
4.学生举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5.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图形,让学生充分的找出三角形。
引出课题并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为什么梯子设计成三角形?引起学生的思考。
2.学生动手拉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师引出: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3.取出教室中的晃动的椅子,让生寻找修理的办法。(感受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重难点精讲
合作学习:(提出合作要求)
1.先任意选出三根小棒试着摆
记录所有的小棒长度和摆的结果,完成表格。
3.组内交流,把你们的发现写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汇报展示、全班交流。
(1)师生整理数据。
(2)交流学生的发现。
(3)得出结论(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师板书)
(4)师生共同实验验证: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拼成三角形。从而肯定刚才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
(四)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
(五)随堂检测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六、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特性: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
七、作业布置
1.课本33页问题讨论。
2.有一个三角形,第一条边长4厘米,第二条边长6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多少厘米?(结果取整厘米数)
八、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是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平时生活中学生又经常接触三角形,对三角形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积累。面对学生比较熟悉的学习内容,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探索和交流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培养数学思维和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学习的经验。
上课开始,我就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发现三角形、感受三角形,并且设置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起好头,上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三角形的特性。在学习三角形的定义时,我让学生通过小棒摆三角形、判断出示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三角形定义中的关键点“线段”和“围成”,进而让学生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
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我设计成了闯关游戏,孩子们兴趣十足,在挑战——成功——收获的过程中,巩固并深化了本节课知识点。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不仅仅是让学习者记住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感受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学生对数学的感觉,同时应不断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更应该对学生加大鼓励的力度,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动力;对学生的评价有不及时的情况;将学生应该放的更“开”等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及时纠正,争取让自己的教学变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