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1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30 14:2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学会用递等式表达两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过程,初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主动检查的良好计算习惯。
3、在认识综合算式以及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学难点: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有过到商店买东西的经历吗?出示例1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小军和小晴一起来到商店想买一些学习用品。你能看图说说,图中有哪些学习用品,下面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呢?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出:图中钢笔和水彩笔的价格都是指一盒的价格,其余商品价格都是指一个或一本的价格。
(二)讲授新课
出示问题(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通过交流,板书学生所列的分步算式,并要求他们结合列出的算式说说思考的过程。
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5×3=15(元) 15+20=35(元)
(三)重难点精讲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5×3+20
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先算3个笔记本的钱。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教师适时板书。
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20+5×3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注意先算3个笔记本的钱。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在这个算式中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买1本订书机和2盒钢笔,一共用去多少元?
找生列式:12 + 40 × 2
说说运算顺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出示问题(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出50元,应找回多少元?
让学生思考讨论:先求什么?为什么?(要求找回多少元,可以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即:50元 – 买水彩笔的钱 = 找回的钱
提问: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列式:50-15×2
追问:观察这道题,和上一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思考:这里有乘法和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观察算式,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2盒水彩笔的钱,即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总结运算顺序。
出示:20+3×5 50-15×2
提问: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在后面,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归纳小结:
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五)随堂检测: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让学生完成计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2×36+20 190-30×5 78-12×4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上面的得数,再和下面的数进行比较。最后集体交流,说说计算的运算顺序。
5、想想做做第5题
(1)买4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应付多少元?
(2)用100元买12张儿童票,应找回多少元?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最后交流汇报。
师强调:第(1)题,先算4张成人票的价钱,再算应付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5×4+8。第(2)题,先算12张儿童票的价钱,再算应找回多少元,列综合算式是100-12×8。
6、想想做做第6题
鸵鸟的体重比企鹅的3倍少15千克,这只鸵鸟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六、板书设计:
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5×3+20 50-15×2
=15+20 = 50-30
=35 =20
七、作业布置:
动物园有长颈鹿22只,猴子是只数比长颈鹿的3倍少14只,动物园有猴子多少只?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