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年、月、日练习七
一、复习目标
1、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方法,能灵活运用24时计时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3、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时间观念。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进一步巩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化方法。
复习难点:灵活运用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的方法与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完成24时计时法的相关练习。师生一起梳理最近学过的知识。
1、24时计时法
2、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
3、简单的时间计算
4、解决实际问题
(二)题型、方法归纳
1、课件:24时记时法
2、课件练习
3、
复习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知识及两种时间表示法的转换方法。可以从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推想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也可以反过来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推想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
4、用24时记时法表示图中钟面上的时间。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反馈。教师适当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要让学生根据图中小朋友正在做的事情以及窗外的月亮和太阳判断出左边那个钟面所表示的是晚上10时30分,右边那个钟面所表示的是上午10时30分。也可以让学生再说出几组一天中钟面上显示出来相同,但实际并不相同的时间。
5、邮递员上午9时第一次取信,以后每4小时取一次。你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出每次取信的时间吗?
从9时开始,每一次向后推4小时,或用加法计算。
(三)典例精讲
1、一辆班车每次都按相同的行车时间往返于车站和机场之间。每天6:00第一次从车站发车,6:50到达机场,休息10分钟后从机场返回;8:00第二次从车站发车……这辆班车第三次从车站发车是什么时间?第四次、第五次呢?(先在表中填一填,再回答)
(1)先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再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明确思路。
(2)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表格。
(3)提问:王叔叔11:40到车站,准备乘车去机场,能赶上什么时间的班车?
这辆班车第一次从车站出发是6:00,从车站到机场需要行驶50分钟;第一次从机场返回是7:00,从机场到车站还是需要行驶50分钟……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试着写出第二次往返于车站和机场的过程中的几个时间,并发现:从车站和机场发车的时间依次是6:00,7:00,8:00,9:00……于是类推出第三次从车站发车是10:00,第四、五次从车站发车分别是12:00,14:00.王叔叔11:40到车站,能赶上12:00发车的班车。
2、爸爸从家到火车站大约需要20分钟。车站规定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爸爸最迟应在什么时间从家出发?
(1)课件出示火车票,让学生观察火车票。
(2)全班读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推算时间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
可以从火车开车时间13:37倒着推想:因为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所以最迟应在13:32前到达车站;因为从家到火车站需要20分钟,所以最迟应在13:12从家出发。
(四)归纳小结
(五)随堂检测
1、2008年9月27日16:39到16:59,“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航天员翟志刚首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他出舱活动的时间一共是多少分钟?
2、
3、下面是小华星期日一天的主要活动安排。
(1)根据表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2)制作一张自己的周末时间安排表,和同学交流。
4、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下午5:00 ( )
晚上12:00 ( )
上午9:00 ( )
5、一场跳绳比赛,从 9时35分开始,进行了35分钟,( )时( )分结束比赛。
6、
7、妈妈8时出发,13时到达济南,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妈妈一共驾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五、板书设计
练习七
1、24时计时法
2、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
3、简单的时间计算
4、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
一封信昨天17:00从邮箱取出,到今天7:00到达目的地,这封信经过了多少小时到达目的地?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