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练习题——2020-2021学年上学期重庆市各地区八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编(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练习题——2020-2021学年上学期重庆市各地区八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编(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9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30 14:5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题——2020-2021学年上学期重庆市各地区八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编
一、选择题
1.(2021·重庆万州·八年级期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一联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能充分体现林则徐“报国情怀”的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2.(2021·重庆·八年级期末)当前,以“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禁毒人民战争在我国各地进行。179年前,一位民族英雄领导了一场禁毒运动,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是
A.岳飞 B.戚继光 C.林则徐 D.邓世昌
3.(2021·重庆渝中·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4.(2021·重庆梁平·八年级期末)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利益 B.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打开中国市场
C.中国腐朽制度阻碍了社会发展 D.英国企图通过战争获得领事裁判权
5.(2021·重庆梁平·八年级期末)在中国近代,列强侵略遭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下列人物牺牲于鸦片战争中的是( )
A.陈化成 B.邓世昌 C.丁汝昌 D.聂士成
6.(2021·重庆北碚·八年级期末)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的内容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望厦条约》
D.《尼布楚条约》
7.(2021·重庆渝中·八年级期末)下列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正确的是
A.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B.公车上书——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武汉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
D.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敌后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8.(2021·重庆巴南·八年级期末)道光帝去世前留下遗命:死后用白布遮脸!他无脸见祖先,其在位时,国家权益损失严重。下列能证明道光帝在位时领土主权被破坏的证据是( )
A.开放广州、福州等地为通商口岸 B.赔款2100万银元
C.中英双方协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 D.割让香港岛一地给英国
9.(2021·重庆綦江·八年级期末)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他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海龄 D.关天培
10.(2021·重庆綦江·八年级期末)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获取大量赔款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11.(2021·重庆北碚·八年级期末)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是指
A.美英联军 B.日俄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2.(2021·重庆南岸·八年级期末)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任可。贵宾接待厅、国宾客房和私人卧室、招待室、女人化妆室,以及其他每个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报道中的“那里”指的是
A.太和殿 B.圆明园 C.香港岛 D.紫禁城
13.(2021·重庆渝中·八年级期末)2020年12月1日,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马首”铜像,历经160年,终于回归故里。该文物的流失是由于
A.英法联军对中国皇家园林的抢劫 B.沙俄对中国北方领土的大肆侵占
C.八国联军侵华对北京的公然抢劫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对文物的侵夺
14.(2021·重庆巴南·八年级期末)近代史是一部被动挨打的屈辱史。下列哪些内容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略行径( )
A.进攻虎门炮台 B.火烧圆明园 C.攻占威海卫 D.屠杀义和团
15.(2021·重庆万州·八年级期末)2020年 5月,圆明园遗址公园发文悼念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他曾两度重金回购圆明园流失的文物十二生肖像。圆明园大量文物的流失主要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16.(2021·重庆长寿·八年级期末)下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 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A.近代化的探索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7.(2021·重庆巴南·八年级期末)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变法通议》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8.(2021·重庆南岸·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革命,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的侵略:在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建立太平天国政权 B.定都天京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19.(2021·重庆綦江·八年级期末)有人认为“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指太平天国运动),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的天真幼稚,最终陷于失败”。下列各项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它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 B.它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它涉及天京事变 D.它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20.(2021·重庆渝中·八年级期末)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物要收归国库。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这种改变
A.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导致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21.(2021·重庆万州·八年级期末)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 )
A.《资政新篇》 B.《义勇军进行曲》
C.《海国图志》 D.《天朝田亩制度》
二、综合题
22.(2021·重庆梁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布十几个省。
材料三 1846—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它转战大半个中国,坚持斗争14年,最终失败,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教师用书》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 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1)材料一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到严重冲击。( )
(2)鸦片战争后,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
(3)连年的自然灾害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 )
(4)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
(5)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三、识图题
23.(2021·重庆长寿·八年级期末)(1)请将下列通商口岸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上海 B.厦门
(2)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
24.(2021·重庆南岸·八年级期末)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请将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名填在答题卡图上
A.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
四、论述题
25.(2021·重庆南岸·八年级期末)中国称1840年的中英战争为鸦片战争,英国称这场战争为“通商战争”。在你看来,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予以简要评析。
提示:从战争性质和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分析。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
(
2
)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体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A正确;三元里抗英是人民自发的抗英运动,B错误;左宗棠收复新疆,C错误;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的是邓世昌,D错误。综上故选A。
2.C
【详解】
依据题干“179年前,一位民族英雄领导了一场禁毒运动”,结合所学知识,1839年,林则徐主持虎门销烟,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林则徐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之一,C正确;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殉国,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D
【详解】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D。
4.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禁止毒品、大英帝国、发财”,由此判断清帝国与英国为禁止毒品,而进行的这场“殊死的决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与英国进行的这场“殊死的决斗”,是指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打开中国市场,销售产品,掠夺原料,故B符合题意;中国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利益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而非根本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腐朽制度阻碍了社会发展,是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而非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英国企图通过战争获得领事裁判权,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5.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陈化成在鸦片战争时期保卫吴淞,与英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故A符合题意;邓世昌和丁汝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故BC不符合题意;聂士成于庚子之变的天津保卫战中,中炮阵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6.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协定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故A符合题意;《黄埔条约》、《望厦条约》、《尼布楚条约》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专题复习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目的、时间、经过、签订条约、影响。
7.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A符合题意;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洋务运动,排除B;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是淞沪会战,排除C;台儿庄战役发生在正面战场,排除D。故选A。
8.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领土主权被破坏主要体现的是割地,租界等。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领土主权,故D正确;开放广州、福州等地为通商口岸,影响的是中国贸易的状况,故A错误,赔款2100万银元与领土主权被破坏无关,故B错误;中英双方协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是破坏了海关权益,故C错误。综上故选D。
9.A
【详解】
依据题干“他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这是说得林则徐禁烟。清朝官员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不久,林则徐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A符合题意;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牺牲,B排除;海龄在镇江之战抗击英军,C排除;关天培在鸦片战争中牺牲,D排除。故选择A。
10.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之后又火烧圆明园。圆明园是“万园之园”,是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荟萃之地,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财富,对其焚烧和劫掠,是强盗行径,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B项符合题意;获取大量赔款是列强在战争后获得的经济财富,不是文化损失。排除A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权益,“增加新的通商口岸”让中国背负起沉重的经济负担,“开辟新的内河航线”则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这两者都不是文化损失。排除CD两项;故选择B。
【点睛】
“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英法强调的行为损害了中国文化。结合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火烧圆明园,损害了了中国的文化成果,是对中国和人类文明的损害。
11.C
【详解】
根据题干给出的时间“1861年”和“火烧圆明园”可知信中的“文明人”是指英法联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ABD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2.B
【详解】
依据题干可知这一洗劫的暴行发生在1860年,结合所学知识,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清朝首都北京,洗劫并火烧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B正确;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皇宫紫禁城宫殿建筑,AD排除;1842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C排除。故选B。
13.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抢劫了大量的中国珍贵文物,使得这些文物,流亡海外,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图片无关,排除;故选A。
14.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B正确;进攻虎门炮台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排除A;攻陷威海卫是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的战役,排除C;屠杀义和团团民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的罪行,排除D。故选B。
15.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使得圆明园大量文物流失海外,B符合题意;ACD三项的战争时期,没有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反抗外来侵略者。由此可知,其单元主题应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符合题意;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是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五四爱国运动,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7.B
【详解】
19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颁布施政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故选B;《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排除A;《变法通议》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梁启超撰写的宣传维新变法的系列文章,《变法通议》是章太炎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文章,排除CD。故选B。
18.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其内容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故D正确;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定都天京只能证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达到顶峰,故B、C错误;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是想建立“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社会,但是其制度具有空想性,不符合实际,最后未能实现,故C错误。综上故选D。
19.A
【详解】
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根据“伟大战争”等可知,材料没有否定太平天国运动,A符合题意;根据“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可知,材料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B排除;根据“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可知,材料涉及天京事变,C排除;根据“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的天真幼稚,最终陷于失败”可知,材料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D排除。故选择A。
20.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物要收归国库。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故B符合题意;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表述错误,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并颁布了土地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这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D项正确;《资政新篇》是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而颁布的,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并颁布了土地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而不是《义勇军进行曲》,B项错误;《海国图志》是魏源代表作,与太平天国无关,C项错误;故选D。
22.(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未涉及
(5)未涉及
【详解】
(1)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可见,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了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70年,故本题说法错误。
(2)根据材料“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布十几个省。”,可见,鸦片战争后,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故本题说法正确。
(3)根据材料“1846—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大风暴即将来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可见,连年的自然灾害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故本题说法正确。
(4)结合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未涉及。
(5)结合所学可知,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符合史实,但在材料中未涉及。
23.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厦门位于东南沿海,上海位于长江出海口,所以上方的方框内填A,下方的方框内填B。
24.左B右A
【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观察《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及据所学知识可知,金田位于左框处,天京位于右框处。所以答案是左B右A。
25.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发动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系列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1840年--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性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使中国由一个独立主权的国家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2
)
(
1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