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题】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河北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补题】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河北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30 12:30:14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补题】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河北卷)
一、单选题
(2021·河北) 冰川物质平衡是单位时间内冰川以固态降水为主的物质收入和以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的代数和,天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岳冰川分布区,前者冰温(℃)恒为负,后者接近0℃,下表为两山区代表性冰川物质平衡情况,下图表示两山区冰川累积物质平衡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冰川代号 朝向 物质平衡毫米/年
天山 T1 N -423
T2 NE -116
T3 W 261
阿尔卑斯山 H1 N -455
H2 NE -381
H3 NW 56
H4 SE 27
1.导致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 到海距离 B. 主导风向 C. 冰川覆盖 D. 山地坡度
2.1990年以后,两山区冰川的变化指示出( )
A. 天山冰川消融量较大 B. 天山冰川扩张更明显
C. 二者的平均雪线高度都在上升 D. 阿尔卑斯山冰川积累速度较快
3.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关键是( )
A. 所处山体隆起 B. 臭氧空洞扩大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山地林线上升
(2021·河北)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
A. I-II-III B. I-II-IV C. II-IV-V D. IV-V-VI
5.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答案】 1.B
2.C
3.C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解析】【点评】冰川是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消融是冰川物质消耗的主要方式。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加剧了冰川融化的速度,使得雪线海拔不断提升, 冰川退缩强烈。
1.A、同一山体不同坡向距离海洋远近差别不大,A错误;
B、冰川物质平衡是单位时间内冰川以固态降水为主的物质收入和以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的代数和 , 正值表示冰川固态降水量大于消融量,有利于冰川发育,负值表示冰川固态降水量小于消融量,导致冰川后退。 读两山区代表性冰川物质平衡情况表中,天山朝西坡向正值,朝北、东北坡向为负值,天山位于北半球西风带范围内,西坡为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雪量较大,冰川积累多,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北坡东北坡靠近内陆降雪少,冰川累积少,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阿尔卑斯山朝西北、东南坡向正值,朝北、东北坡向为负值,阿尔卑斯山东南坡和西北坡分别面向地中海和大西洋,来自海洋的风带来水汽多,降雪量,冰川积累多,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北坡东北坡靠近内陆降雪少,冰川累积少,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值。导致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为主导风向;B正确;
C、天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岳冰川分布区 ,各个朝向都有冰川覆盖,冰川覆盖与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关系不大,C错误;
D、没有山地坡度与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的信息,D错误;
故答案为:B。
2.AD、1990年以后阿尔泰山比天山冰川累积物质平衡下降速度更快, 冰川消融量更大 ,AD错误;
BC、两山冰川累积物质平衡都为负值,冰川消融量大于固态降水量,冰川面积减少,平均雪线高度上升,B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3.A、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主要与气温、降水相关,与山体隆起关系不大,A错误;
B、臭氧空洞扩大主要影响两极地区,对天山阿尔卑斯山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影响较小 ,B错误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平均雪线高度上升,冰川消融量大于固态降水量,从而 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 ,C正确;
D、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影响山地林线, 山地林线上升是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结果,不是影响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答案】 4.A
5.C
【考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
【解析】【点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4.A、按纬度地带性变化,大陆东岸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读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基带 I为季雨林、雨林带,III为常绿阔叶林带,I-III之间的II为季风常绿落叶林带,常绿林带带出了落叶林带,是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A符合题意;
B、 I 季雨林、雨林带, II季风常绿落叶林带, IV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I-II-IV 与纬度地带性一致,B不符合题意;
C、II季风常绿落叶林带,IV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V 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带,II-IV-V与纬度地带性一致,C不符合题意;
D、IV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V 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带,VI亚高山常绿落叶灌丛与草甸,IV-V-VI与纬度地带性一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①、植物的分布主要受水热状况影响,风速大小不是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①错误;
②③④、由上题可知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是季风常绿落叶林带,海拔约1000-1600米,该山地位于我国东部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但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层薄,影响植被生长,从而形成与水热条件不相符的植被类型,②③正确;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④错误;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 / 1(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补题】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试卷(河北卷)
一、单选题
(2021·河北) 冰川物质平衡是单位时间内冰川以固态降水为主的物质收入和以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的代数和,天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岳冰川分布区,前者冰温(℃)恒为负,后者接近0℃,下表为两山区代表性冰川物质平衡情况,下图表示两山区冰川累积物质平衡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地区 冰川代号 朝向 物质平衡毫米/年
天山 T1 N -423
T2 NE -116
T3 W 261
阿尔卑斯山 H1 N -455
H2 NE -381
H3 NW 56
H4 SE 27
1.导致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 到海距离 B. 主导风向 C. 冰川覆盖 D. 山地坡度
2.1990年以后,两山区冰川的变化指示出( )
A. 天山冰川消融量较大 B. 天山冰川扩张更明显
C. 二者的平均雪线高度都在上升 D. 阿尔卑斯山冰川积累速度较快
3.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关键是( )
A. 所处山体隆起 B. 臭氧空洞扩大 C. 全球气候变暖 D. 山地林线上升
【答案】 1B
2C
3C
【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解析】【点评】冰川是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层次,并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压力下,产生塑性流动和块状滑动,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冰川消融是冰川物质消耗的主要方式。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加剧了冰川融化的速度,使得雪线海拔不断提升, 冰川退缩强烈。
1.A、同一山体不同坡向距离海洋远近差别不大,A错误;
B、冰川物质平衡是单位时间内冰川以固态降水为主的物质收入和以消融为主的物质支出的代数和 , 正值表示冰川固态降水量大于消融量,有利于冰川发育,负值表示冰川固态降水量小于消融量,导致冰川后退。 读两山区代表性冰川物质平衡情况表中,天山朝西坡向正值,朝北、东北坡向为负值,天山位于北半球西风带范围内,西坡为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雪量较大,冰川积累多,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北坡东北坡靠近内陆降雪少,冰川累积少,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阿尔卑斯山朝西北、东南坡向正值,朝北、东北坡向为负值,阿尔卑斯山东南坡和西北坡分别面向地中海和大西洋,来自海洋的风带来水汽多,降雪量,冰川积累多,冰川物质平衡为正值,北坡东北坡靠近内陆降雪少,冰川累积少,冰川物质平衡为负值值。导致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差异的主要因素为主导风向;B正确;
C、天山和阿尔卑斯山都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岳冰川分布区 ,各个朝向都有冰川覆盖,冰川覆盖与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关系不大,C错误;
D、没有山地坡度与两山区不同坡向冰川物质平衡的信息,D错误;
故答案为:B。
2.AD、1990年以后阿尔泰山比天山冰川累积物质平衡下降速度更快, 冰川消融量更大 ,AD错误;
BC、两山冰川累积物质平衡都为负值,冰川消融量大于固态降水量,冰川面积减少,平均雪线高度上升,B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3.A、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主要与气温、降水相关,与山体隆起关系不大,A错误;
B、臭氧空洞扩大主要影响两极地区,对天山阿尔卑斯山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影响较小 ,B错误
C、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平均雪线高度上升,冰川消融量大于固态降水量,从而 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 ,C正确;
D、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影响山地林线, 山地林线上升是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结果,不是影响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原因,D错误;
故答案为:C。
(2021·河北)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谱是( )
A. I-II-III B. I-II-IV C. II-IV-V D. IV-V-VI
5.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该山地垂直带的形成主要由于( )
①风速大 ②坡度大 ③土层薄 ④蒸发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 4A
5C
【考点】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世界主要陆地自然带
【解析】【点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4.A、按纬度地带性变化,大陆东岸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读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基带 I为季雨林、雨林带,III为常绿阔叶林带,I-III之间的II为季风常绿落叶林带,常绿林带带出了落叶林带,是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A符合题意;
B、 I 季雨林、雨林带, II季风常绿落叶林带, IV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I-II-IV 与纬度地带性一致,B不符合题意;
C、II季风常绿落叶林带,IV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V 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带,II-IV-V与纬度地带性一致,C不符合题意;
D、IV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带,V 寒温性常绿针叶林带,VI亚高山常绿落叶灌丛与草甸,IV-V-VI与纬度地带性一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①、植物的分布主要受水热状况影响,风速大小不是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①错误;
②③④、由上题可知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的是季风常绿落叶林带,海拔约1000-1600米,该山地位于我国东部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但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土层薄,影响植被生长,从而形成与水热条件不相符的植被类型,②③正确;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④错误;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