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曾卓诗人谈诗诗的特点精炼、含蓄的文字
丰富、奇特的想像
深远、开阔的意境 曾卓(1922—2002 ),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但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 作者简介 鲁藜(1914—1999)原名徐图地,笔名流痕、怒隶、鲁加、许怀榕等。他的诗富于哲理,诗风纯真清丽,是我国“七月诗派”
的卓越代表。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
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
事。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
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
《鹅毛集》《鲁藜诗选》等。《一个深夜的记忆》的作者简介 诗人写这首诗时,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除了他身处的延安是解放区之外,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一片黑暗之中。《一个深夜的记忆》写作背景 1.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思想内容。
2.体味诗歌中“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3.对比评论文章,反复诵读诗歌,展开联想和想像,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学习目标kǎnshǔzhàluántiàolí预习检测朗读释义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朗读边尝试分析诗句的含义。 引进概念 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再造想像 1.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意象是入诗的必经之门,意境是诗的灵魂。请同学们穿过必经之门去把握灵魂,再次发挥想像,将诗歌描绘成一幅统一而重放异彩的画面。 我们已经体悟到了《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歌的意境,触摸到了诗歌艺术深处的灵魂。那么,这首诗中作为构建诗歌材料、诗歌意境的物质外壳的语言有何特点呢?请同学们结合诗歌探讨一下。 探析特点 认真阅读曾卓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看看哪些与自己的想法相同,哪些比自己更深入,哪些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哪些是自己没有想到的。请在这篇评论的旁边加以批注。探析特点 1.作者对《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诗的评论,有哪些独到的体会和见解?探析特点 首先,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 其次,在曾卓的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 一方面是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于黎明来临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时代的脉搏跳动,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望融合在一起了。 2.作者说:“用了‘感觉到’这个词语,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意”,这就说“感觉到”有双重含义,那这双重含义是什么? ①对深夜月光的描写,“河岸被山影压着”,是从静态方面表现宁静;风吹“月亮的弓弦”“黎明的音响”“有星流过旷野去”,从视角,听觉的动态方面烘托夜的宁静。
②“夜在沉静中进行”“黎明即将到来”的意境深邃,含蕴丰富。 3.诗人曾卓评论《一个深夜的记忆》的意境是“宁境而深沉”的,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宁静”体现在哪里,又为什么说它“深沉”? 4.作者对《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诗很有偏爱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喜欢这首诗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战斗洗礼的诗人纯净、乐观的心。 1.篇幅短小、结构严谨。2.见解独到、新颖。写法特色 1.结合曾卓的评论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谈一谈鉴赏现代诗歌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2.用学到的方法在原诗旁边加上批注。 合作探究 诗 歌 鉴 赏 方 法 从诗歌的语言入手——诗歌语言有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要反复朗诵,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从诗歌的形象入手—— 要抓住形象的特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像、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 诗 歌 鉴 赏 方 法 从诗歌的情感入手—— 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像,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 从诗歌的艺术特色入手——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 七 里 香
席慕容拓展阅读 当暮色装饰着雨后的窗子
我便从这里探测出远山的深度
在窗玻璃上呵一口气
再用手指画一条长长的小路
以及小路尽头的
一个背影
有人从雨中而去 窗 下
洛夫拓展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能够背诵,整理自己读这首诗的感受或困惑。 2.从推荐阅读的诗歌中选择一首反复诵读,并写下500字左右的评论。 布置作业再见